2022 全球市場九大黑天鵝

撰文:趙穎

來源:華爾街見聞

時光匆匆,又至歲末,極劇動盪、挑戰性的2022 年即將逝去,如果站在2021 年底,你絕對不會想到2022 年黑天鵝已經到了遮天蔽日的地步。

75 基點的加息,天然氣漲十倍,鎳價暴漲250%,500 年一遇的干旱,史上最嚴厲的製裁,一年三任首相……放在平常,任何一件都能讓你驚掉下巴,2022 年卻如走馬燈一樣從我們眼前晃過,讓人直呼活久見。

回首這一年,疫情跌宕反复,伴隨著俄烏衝突,流動性收緊以及強勢美元,衝擊著本就脆弱的金融市場,給全球經濟帶來嚴重逆風。

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人們見證了前所未有的動盪,衰退與復甦的較量,在危機中繼續前行、探尋方向。在2022 年的尾聲,華爾街見聞盤點了過去一年中發生在全球市場上的九大黑天鵝事件。

俄烏衝突爆發西方發起「史上最嚴厲的製裁」

烏東一聲炮響,拉開了今年全球動蕩的序幕。

2022 年2 月24 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宣布對頓巴斯地區發起特別軍事行動,俄烏衝突全面爆發,這是歐洲二戰以來最大規模衝突。

如今,俄烏局勢仍在膠著中,衝突已持續300 余天。這場衝突不僅撬動了國際格局形勢的轉變,西方對俄發起的多輪經濟制裁,也引發全球股市、匯市、能源、糧食和金屬期貨市場動盪。

衝突爆發後,美歐對俄羅斯發起前所未有的金融制裁,範圍廣且強度大。其中包括將部分俄羅斯銀行排除在SWIFT 系統之外,禁止或限制俄羅斯的能源出口,暫停「北溪2 號」項目,凍結俄羅斯外匯儲備等措施。

此外,制裁也延伸至企業和個人,從能源,到汽車製造,再到運輸,600 家西方企業撤出俄羅斯市場。英超切爾西俱樂部老闆阿布也遭英國製裁,最終切爾西以42.5 億英鎊賣身,出售所得款項存入英國政府控制的銀行賬戶中。據統計,自2014 年起,西方對俄製裁次數已經達上萬次。

最令人意外的,是俄羅斯給出了強有力的反制,包括要求歐盟國家以盧布購買俄羅斯的天然氣,否則就斷供。

歐州的「自殺式」制裁也令其自身陷入能源危機和通脹危機,經濟衰退風險加大,居民深受嚴重生活成本危機的困擾。而盧布卻越制裁越強,一度創下創下兩年新高,經常賬戶盈餘也曾翻了三倍。

不僅如此,俄烏衝突的影響波及全球經濟,聯合國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雙雙下調經濟預測。 IMF 指出,俄烏衝突使全球經濟復甦遭受巨大挫折,其影響將導致143 個經濟體今年的經濟增速預測值被下調。

那到了2023 年,俄烏衝突會結束嗎?又將以何種方式結束?

歐洲能源危機肆虐天然氣一度漲破天際

隨後,在俄烏衝突引發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中,史無前例的能源危機成為歐洲市場一整年的焦點。

歐洲天然氣供應原本高度依賴俄羅斯,但自2 月份俄烏衝突全面爆發以來,俄氣加速退出歐洲市場,歐洲基準荷蘭TTF 天然氣合期貨一度創下了339.2 歐元/ 兆瓦時的歷史高位,較去年同期大幅飆升了6 倍多。

按時間線來看,今年4 月,因波蘭拒絕使用盧布支付天然氣,俄氣全面暫停了亞馬爾管道的供氣。

今年9 月,俄羅斯向德國輸送天然氣的最大管道「北溪1 號」在經過了3 天檢修後,宣布無限期關停了。緊接著,「北溪2 號」管道突發爆炸,造成天然氣洩漏。

而12 月份,最後一條流經烏克蘭、通往歐洲的俄氣管道也發生了爆炸,進一步對歐洲天然氣市場造成衝擊。

能源危機在歐洲引發物價飆升、電價飆漲等問題,使歐洲居民生活危機加重,企業成本增加,經濟面臨衰退風險。受天然氣危機重創和政府的供給限制,歐洲的工業產能大約有10% 處在停產狀態。

這一年,「能源安全」成了各國的關注的焦點,勝過了所謂的氣候目標,德國開始重振燃煤發電。

好在,得益於溫暖的天氣以及歐洲砸錢採購液化天然氣,歐洲天然氣庫存接近存儲上限,天然氣價格出現回落。

但是,熬得過今年,那明年呢?畢竟,在歐洲天然氣供應方面幾乎沒人可以替代俄羅斯。

美聯儲掀起全球加息狂潮攪動全球金融市場

時間來到3 月,一場轟轟烈烈的全球加息潮席捲而來。

俄烏衝突導致的能源價格飆升、疫情期前全球央行大放水以及經濟復甦提振需求,將通脹之火燒的愈發旺盛,最終只能以一場加息狂潮為其降溫。

3 月16 日,美聯儲FOMC 宣布加息25 基點,為2018 年來首次。此後更是一路狂飆,連續4 次大幅加息75 基點,年內共加息7 次,累計加息425 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的從年初的0% 上調到4.25% 至4.50%,創下了1980 年以來最大年度加息幅度。

歐央行也緊隨其後,7 月21 日加息50 個基點,告別了近十年的負利率時代。阿根廷、哥倫比亞、墨西哥等新興市場央行也連續多次大幅加息,阿根廷央行今年加息9 次,累計加息3700 基點,是全球主要央行累計加息次數最多。

今年,60 多家央行,300 次加息,數十年未曾出現過的全球超大範圍加息潮,在2022 年上演。這輪史上最激進的緊縮週期,引發了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債務困境、匯率貶值以及經濟下行壓力。

在美聯儲加息的摧殘下,美股經歷了自2009 年來最大回撤,跌入「技術性熊市」。對利率更敏感的美股科技股哀鴻遍野,成為2022 年以來全球表現最差的權益資產之一,亞馬遜、蘋果、谷歌、微軟、Meta 和特斯拉這六大明星科技股今年市值合計蒸發超5 萬億美元。

較為脆弱的新興經濟體也慘遭磨難,25% 的新興市場正處於或接近債務困境,60% 以上的低收入國家面臨債務困境。今年5 月,斯里蘭卡宣布七十多年來首次違約,隨著美元耗盡,國家破產,經濟崩潰,並引發了社會動盪和政治動盪。

加息導致的強勢美元風暴也席捲全球,今年美元指數持續走強,一度突破114 關口,創20 年來最高。而全球非美貨幣持續下跌,歐元、日元和韓元均跌至數十年低點,亞洲多國打響了「貨幣保衛戰」。

大放水引發高通脹,高通脹促使央行加息。激進加息下,明年全球經濟能倖免於衰退嗎?

「妖鎳」逼空終局:溫州首富全身而退摩根大通虧錢出局

同樣是在3 月,LME 鎳期貨上演的史詩級逼空行情至今仍歷歷在目。

LME 鎳期貨價格在兩日暴漲超250%,並一度攀升至創歷史紀錄的101365 美元/ 噸,一時間全球震動。

其中全球最大鎳生產商青山控股獲得全場矚目,與此同時,摩根大通也是這場軋空事件的主要參與者,它作為青山控股鎳市空頭頭寸最大的交易對手方參與了全程。

在青山控股實控人項光達超過15 萬噸的鎳空頭頭寸之中,只有3 萬噸是LME 場內交易,而和摩根大通交易的場外頭寸達到5 萬噸,這引發了相關方面的關注。

時隔三個月後,這場大戲走到了終局。

在6 月份,青山控股仍持有LME 鎳空頭頭寸,但已縮減至3 萬噸左右,遠低於此前超15 萬噸的峰值,而摩根大通已從此次軋空事件中退場,並為此付出了代價。公司在此前的4 月一季報中,提及與鎳交易相關的1.2 億美元虧損。

雖然青山控股縮減敞口基本標誌著危機的結束,但是各方與LME 之間的紛爭似乎才剛剛開始。

英國年內更換三位首相特拉斯引發「減稅恐慌」

時間進入9 月,有「新鐵娘子」之稱的特拉斯憑一己之力引發英債危機。

今年的英國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在位70 年的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逝世,一個時代落幕;二是英國一年內更換三位首相,特拉斯因減稅政策成為英國史上任期最短首相。

當地時間7 月7 日,英國前首相約翰遜因派對門醜聞引咎辭職。 9 月6 日,被外界譽為「新鐵娘子」的特拉斯接替約翰遜,發表就職演講時承諾將帶領英國度過「風暴」,重建經濟。

然而,在上任英國首相僅僅44 天后,特拉斯便黯然離場,妥妥成為英國歷史上任職時間最短的首相。網友此前還進行了一個實驗,比較特拉斯首相和濕生菜的保鮮期哪個長。

讓特拉斯創下這一「恥辱紀錄」的,是其推出的雄心勃勃的「減稅計劃」。

要知道,英國正面臨40 年來最高通脹,10 月CPI 同比飆升11.1%。為了抑制通脹,英國央行持續加息,而減稅則與英國央行的緊縮政策相左。

減稅計劃一經宣布,立即引發市場恐慌。英國直接遭遇「股債匯」三殺暴擊,其中英鎊匯率重挫至歷史低點,英國國債上演「大崩盤」,規模近4 萬億美元英國養老金基金面對前所未有規模的追繳保證金的通知,不得不出售手中的資產,迫使英國央行緊急「購債救市」。

實際上,英債危機並非獨立事件,而是全球流動性緊縮下的風險暴露。當全球流動性大幅收緊,利率長期維持高位時,市場波動風險隨之增加。

特拉斯之後,前財政大臣里希·蘇納克成為了英國新任首相,他也是英國歷史上首位亞裔(及印度裔)首相。上任之後,蘇納克進行增稅,同時削減公共支出共計高達500 億英鎊,以填補公共財政的漏洞。

不過,「富豪政客」蘇納克能否解救英國於水火之中仍是未知數。

OPEC+ 兩年內最大力度減產行動和美國「對抗」到底

10 月初OPEC+ 的減產,讓拜登和沙特徹底撕破臉,而雙方關係的破裂給石油美元敲響了喪鐘。

美國高通脹引發民眾不滿,拜登支持率連連下滑。當時拜登需要應對的是中期選舉,除了將通脹甩鍋給疫情和俄烏衝突外,對內催促自家頁岩油增產,對外給OPEC+ 施壓增產。

然而,剛剛從債務中緩過來的頁岩油運營商「寧死不增產」,而是選擇落袋為安,大手筆增加分紅、股票回購規模。

無奈,拜登只能親赴沙特以表誠意,但OPEC+ 依舊不為所動。

拜登訪問後,OPEC+ 日產量增加10 萬桶的「象徵性增產」當眾給了拜登一個耳光;時隔僅一月之後,日產量減少10 萬桶的「象徵性減產」更是讓拜登顏面掃地。

10 月5 日,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將在11 月和12 月聯合減產200 萬桶/ 日,這是OPEC+ 自2020 年新冠疫情開始時同意大幅減產以來的最大力度減產。

OPEC+ 擔憂,全球經濟放緩將削弱能源需求,11 月OPEC 年內第五次下調今年石油需求預期,並且同步下調明年預期。

減產行動激怒美國,拜登警告稱,這被視為一種「敵對行為」,會給沙特阿拉伯帶來「後果」。沙特王儲則私下嘲笑79 歲的拜登在公開場合失態,還對他的精神狀態表示質疑。

此後,沙特尋求更多元化的投資合作,沙特與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倡議,加強能源政策溝通協調,擴大原油貿易規模。

美沙撕破臉,折射出兩者之間如海市蜃樓般的友誼之船,也意味著主導了近半個世紀的石油美元正在瓦解。

沙特等石油國反擊取得階段性勝利,石油美元協議岌岌可危,如果改用其他貨幣進行石油交易,這將改寫自1974 年以來,美元主導石油等全球一系列大宗商品交易的貨幣格局。

馬斯克收購推特引發大混亂連累特斯拉跌跌不休失去全球首富寶座

10 月底,馬斯克收購推特總算到達了尾聲。

全球市場十大事件怎能少得了被稱為「全球流量製造機」馬斯克,馬斯克收購推特一波三折賺足了市場眼球。

今年3 月,馬斯克連發數條推文,表達對推特的不滿;隨後4 月初,搖身一變,成為推特最大外部股東;4 月中旬,馬斯克提出以每股54.20 美元的價格收購Twitter;

隨後,在7 月份,馬斯克又突然偃旗息鼓,單方面宣布終止收購;但推特豈是想買就買,不想買就不買的,馬斯克推特大戰升級,最終對薄法庭;拉扯數月後,10 月份馬斯克又回到了收購Twitter 的談判桌;10 月底,馬斯克以440 億美元買下推特,Twitter 的「馬斯克時代」正式開啟!

馬斯克入主推特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先是乾掉高管、罷免董事會、研究大裁員,隨後全員加班開發「認證費」,推特內部動盪不斷,多家廣告商停止廣告投放。

馬斯克最近表示,一找到「傻子」接班,就辭去推特CEO。

馬斯克收購推特引發大混亂,連累特斯拉跌跌不休。特斯拉的股價今年下跌了69%,自馬斯克正式接管推特以來,特斯拉股價下跌了25% 以上。

但特斯拉的大跌不僅是由於投資者擔心推特佔用了馬斯克太多的時間,同時也與汽車業的整體需求減退有關。

最終,馬斯克為收購推特的「任性」付出了代價,財富縮水74 億美元,在福布斯實時億萬富翁榜上排行下滑至第二位。

幣圈連環爆雷 「加密帝國」FTX 轟然倒塌

11 月初,幣圈超級風暴降臨,「加密帝國」FTX 轟然倒塌,SBF 淪為階下囚。

今年,幣圈「雷曼時刻」接二連三地上演,遭遇擠兌、恐慌蔓延……幣圈危機始於5 月的Luna 連續跳崖式暴跌,僅用了幾天時間,Luna 價格就從接近90 美元跌至不足0.00015 美元。此後,Luna 不僅以一己之力引發了幣圈大地震、造就了百幣齊跌的壯觀景象。 Luna 的崩盤也讓幾百億資產瞬間灰飛煙滅,無數人血本無歸。

繼Luna 遭遇了「死亡踩踏」之後,恐慌傳染持續蔓延,加密借貸巨頭Celsius 的業務直面暴擊,暫停提款、交易和轉賬;加密對沖基金三箭資本在脫錨恐慌的高峰期以大幅折扣率賣出資產,最終也走向破產。

然而,當人們認為加密寒冬已經過去時,幣圈又迎來了一場超級風暴:全球前五大加密平台之FTX 轟然「倒塌」,昔日的「幣圈央媽」SBF 從全球富豪淪為階下囚。

11 月2 日,一份關於Alameda Research 的報告被洩露,暗指Alamada 將陷入破產危機,FTX 將陷入流動性危機。市場嗅到危險氣息,開始大規模出逃。很快,FTX 遭瘋狂擠兌,不得不在11 月8 日暫停客戶提款,陷入「死亡螺旋」的FTX 只能對外緊急求救。

在尋求幣安收購無果後,FTX 在11 月11 日申請破產保護,一同申請破產的還有加密貨幣對沖基金Alameda Research,連同「FTX 集團」130 家附屬公司。

在後續的調查中發現,SBF 私自挪用了客戶資金用於其旗下對沖基金Alameda,導致FTX 存在巨額的負債缺口,破產前夕僅持有9 億美元可售的資產,而負債為89 億美元。

而年僅30 歲的FTX 創始人SBF 也面臨一系列欺詐指控,挪用客戶資產、財務造假、洗錢、政治獻金問題……SBF 案用美國檢察官的話來說,是「美國史上最大的金融詐騙案之一」。

日本央行「奇襲」 震驚全球

時間來到12 月,日本央行上演壓軸大戲,以一場「奇襲」震驚全球。

全球央行奏起「加息大合唱」,唯獨日本央行唱反調,堅守貨幣寬鬆立場,日元不跌誰跌。

不過,日元跌的真的很慘,3 月初美元兌日元還是115,隨後一路跌跌不休,而日本央行化身「最後的武士」,堅持YCC 政策不變,與日元空頭展開火拼對決。

當日元匯率一路跌破145 關口,日本政府在9 月22 日終於出手了。這是日本24 年來首次賣美元的外匯干預,上一次賣美元干預是在1998 年6 月亞洲金融危機最嚴重的時候。

但市場似乎不買賬,日元繼續下挫,到10 月份日元跌破150 關口,累計貶值幅度超30%,創1990 年7 月以來新低。

而在不久前,日本央行似乎撐不下去了,以一場「奇襲」震驚全球市場。

12 月20 日週二,日本央行宣布將收益率目標從±0.25% 上調至±0.5% 左右,但同時又將1-3 月日本國債購買規模提高至9 萬億日元/ 月。日本央行意外大幅修改收益率曲線控制計劃,引發日元大幅上漲,日本股市大跌。

儘管日本央行稱不加息,但外界認為此舉可能為2023 年日本的加息之路打開了大門。

目前,距離行長黑田東彥結束任期還有三個月,下一屆的日本央行行長是鷹是鴿,或許將決定未來走向。

尾聲

密集黑天鵝的背後,是人類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人類過去幾十年的舊秩序正在坍塌,而新秩序正在重建。

一切堅固的東西都在煙消雲散。

和平與發展是否還是全球的主題?

新冠與地緣戰爭是開始還是結束?

能源安全會否繼續先於氣候目標?石油美元又能維持多久?

世界經濟將去往何處?

這一切,且交給2023 年來回答!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