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What even is an institution?》
作者:Vitalik
特別感謝Dennis Pourteaux 和Tina Zhen 的討論促成了這篇文章。
Dennis Pourteaux 最近提出的另一種政治指南針提出,我們當今時代最重要的政治分歧不是自由與威權主義或左派與右派,而是我們如何看待“制度”。當今社會賴以運行的製度是好是壞?解決方案是逐步改進它們,用完全不同的製度取代它們,還是完全廢除制度?
然而,這提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到底什麼是“制度”?
政治話語中的“institution”一詞讓人聯想到國家政府、紐約時報、大學,也許還有當地的公共圖書館。但這個詞也被用來描述其他種類的事物。 “the institution of marriage”一詞在英語中很常見,在谷歌上獲得了超過兩百萬的搜索結果。如果你直截了當地問谷歌,“家庭是一種制度”,它的回答是肯定的。
ChatGPT 觀點:
如果我們認真對待ChatGPT 的定義,即“社會制度是一種存在於社會中並被認為對其運作至關重要的行為和規範模式”,那麼紐約時報就不是一種制度——沒有人會爭辯說它實際上是必不可少,許多人認為它是有害的!另一方面,我們可以舉出一些例子,這些例子可能是Pourteaux 的“反制度主義者”會贊同的製度!
•推特
•比特幣或以太坊區塊鏈
•英語語言
•子棧
•市場
•處理國際航運的標準組織
這就引出了兩個相關但又有些獨立的問題:
1. 一些事物在人們眼中成為“制度”,而另一些則不是,這個分界線是什麼?
2. 那些認為自己是反制度主義者的人實際上想要看到什麼樣的世界?反制度主義者在當今世界應該做些什麼?
調查實驗
在過去的一周裡,我對Mastodon進行了一系列的調查,我提供了許多不同對象、實踐和社會結構的例子,並提出了一個問題:這到底是不是一個制度?在某些情況下,我在同一個概念上做了不同的調整,以觀察改變某些特定變量的效果。有一些有趣的結果。
下面是一些例子:
和:
和:
還有:
還有更多有趣的:《紐約時報》vs《今日俄羅斯》vs《比特幣雜誌》,太陽系vs如果我們開始重新設計它會怎樣,預測市場,各種社會習俗,等等。
在這裡,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共同因素。與浪漫關係相比,婚姻更像是一種制度,這可能是因為它有官方認可的印記,而更主流的關係風格比不太主流的風格具有製度性(在比較《紐約時報》、《今日俄羅斯》和《比特幣雜誌》時,這種模式會重複出現)。由清晰可見的人類做出決策的系統更像是一種制度,而非非個人的算法結構,即使它們的輸出最終完全是人類提供的輸入的函數。
為了進一步闡明,我決定做一個更系統的分析。
有哪些共同因素?
Robin Hanson最近發表了一篇文章,他在文章中指出:
至少在知名話題上,大多數人希望相關機構採取以下理想形式:大眾認可精英,他們監督專家,挑選細節。
在我看來,這似乎是一個重要且有價值的見解,儘管方向有所不同:是的,這就是人們熟悉的製度風格,而且不會感到奇怪(當他們看到Hanson喜歡提出的許多“替代製度”時,他們可能會感到奇怪),但這也正是反制度主義者最強烈反對的製度風格!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製度化監督委員會當然很好地遵循了“大眾認可監督專家的精英”模板,但它並沒有真正讓很多人開心。
我決定對這個制度理論,以及其他一些理論,進行一次測試。我確定了七個在我看來可能是製度重要特徵的屬性,目的是確定哪些屬性與人們認為某物是製度的想法最密切相關:
•它是否具有“大眾認可精英”的模式?
•它是否存在“精英監督專家”的模式?
•它是主流嗎?
•邏輯上是中心化的嗎?
•它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嗎? (如。間歇性禁食不會,因為每個人都可以選擇是否單獨進行,但政府可以)
•它是否有一個特定的結構,背後有很多有意的設計? (如,公司有,友誼沒有)
•它是否有獨立於個體的角色? (如,民主選舉產生的政府會這樣做,畢竟他們甚至稱領導人為“總統先生”,但以其唯一主持人命名的播客則根本不會這樣做)。
我瀏覽了這份名單,並根據我對這些類別的民意調查,對35 家可能的機構進行了評分。例如,特斯拉得到:
•25%是“大眾認可精英”(因為它是由埃隆·馬斯克運營的,作為名人,他在實踐中確實得到了很多認可和支持,但這並不是特斯拉的內在特徵,如果埃隆失去合法性,他不會被趕出特斯拉,等等)
•100%認同“精英監督專家”(所有大公司都遵循這種模式)
•75%的人認為“是主流”(幾乎每個人都知道,很多人都有,但還算不上紐約時報級別的家喻戶曉)
• 100%的“邏輯中心化”(大多數事情在這方面都是100%;作為一個反例,“約會網站”得到50%,因為有很多約會網站,“間歇性禁食”得到0%)
•100%的“涉及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特斯拉生產的產品賣給人們,它僱傭員工,有投資者,等等)
•75%的“有意結構”(特斯拉確實與股東、董事、管理層等有很深的結構,但這種結構並不是其身份的一部分,比如,股權證明共識適用於以太坊,投票和國會適用於政府)
•50%的人選擇“獨立於個人的角色”(雖然公司中的角色通常是可以互換的,但特斯拉確實因為成為Elon宇宙的一部分而獲得了很大的收益)
完整的數據在這裡。我知道很多人會對我所做的各種個人排名有很多不同意見,讀者可能會說服我,我的一些分數是錯誤的。我主要希望我已經在列表中包含了足夠多的不同的製度,個人的分歧或錯誤可以大致被平均掉。
以下是相關表:
但事實證明,這種相關性具有誤導性。 “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幾乎毫無疑問地成為一種制度的必要屬性。 0.57的相關性某種程度上表明了這一點,但它低估了關係的強度:
從字面上看,每一件我標記為明顯涉及互動的事情比我標記為不涉及互動的事情有更多人認為它是一種制度。中間的一個點是我假設的一個島嶼的例子,在這個島嶼上,生日是奇數的人不允許在12:00之前吃肉。我不想給它100%,因為不吃肉是一種私人活動,但這個問題仍然強烈暗示了一些社會或其他壓力來遵循這一規則,所以它也不是真正的0%。這是一個Spearman係數優於Pearson係數的地方,但我寧願只展示圖表,而不是噴出奇異的數字。以下是其他六個:
最令我驚訝的發現是,“獨立於個體的角色”是迄今為止最弱的相關性。由民主國家運營的Twitter 是最具制度性的,但通過付費治理計劃運營的Twitter 與由Elon 直接運營的Twitter一樣是製度性的。獨立於個人的角色增加了穩定性的保證,但以錯誤的方式獨立於個人的角色讓人感覺太陌生、隨意,或者不像製度。約會網站比專業的婚介機構更獨立於個人,但人們認為婚介機構更像機構。嘗試高度角色驅動和機械可信中立的媒體,(例如這個精巧的設計,我實際上認為這真的很酷)只是感到陌生-也許是壞的,但也可能是好的,如果你發現今天的製度令人沮喪,你對可能的替代方案持開放態度。
“大眾認可精英”和“精英監督專家”相關性高。第二個比第一個高,儘管Hanson和我可能對“recognize”有不同的理解。 “意向結構”圖表的右下角是空的,但左上角是完整的,這表明意向結構是必要的,但不足以使某物成為製度。
也就是說,我的主要結論可能是“institution”一詞一團糟。與“institution”一詞所指的是一系列概念(如“高度現代主義”)不同,該詞似乎有許多不同的定義:
1. 這種結構符合我們熟悉的“大眾認可精英,監督專家”的模式
2. 任何有意設計的用於調節人際互動的大型結構(包括金融市場、社交媒體平台和約會網站等)
3. 廣泛流傳和普遍規範的社會習俗
我懷疑反制度主義者將他們的懷疑集中在(1) 上,特別是(1)的例子被錯誤的部落抓住了。對於反制度主義者來說,結構是個人主義的還是角色驅動的似乎並不重要:個性(“克勞斯·施瓦布”)和官僚機構(“覺醒的學者”)同樣可能來自錯誤的部落。反制度主義者一般不反對(3),實際上在許多情況下希望(3)盡可能地取代(1)。
對(2) 的支持可能與Pourteaux 的“技術樂觀主義者”與“技術極簡主義者”的區別密切相關。技術極簡主義者不認為Twitter、Substack、比特幣、以太坊等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儘管有些“比特幣極簡主義者”將比特幣區塊鏈視為一個狹隘的例外,否則他們希望看到一個由家庭等因素決定更多結果的世界。 “技術樂觀主義反制度主義者”專門參與了一項政治計劃,要么試圖用正確的(2) 取代(1),要么試圖通過引入更多正確的(2) 元素來改革(1) 。
反制度主義者或製度改革者的前進方向是什麼?
將過多的故意策略歸因於反制度主義者是錯誤的:反制度主義是一種運動,它更加團結地反對而不是支持任何特定的替代方案。但有可能的是認識到這種模式,並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即,哪些前進道路對反制度主義者來說是有意義的。
從語言的角度來看,在這一點上,即使使用“institution”一詞似乎也更容易造成混淆而不是啟發。 (i) 希望用不含精英角色的結構取代包含精英角色的結構,(ii) 偏好小規模和非正式結構,而不是大規模和正式的結構,(iii) 一個希望簡單地將當前的精英換成新的精英,以及(iv) 一種社會自由主義立場,即個人應該被自己的想法所驅動,而不是被其他人創造的激勵所驅動。 “institution”這個詞掩蓋了這種分歧,並且可能過於關注正在拆除的東西而不是要在其上建立的東西。
不同的反制度主義者有不同的目標。當然,在Twitter 上對《紐約時報》進行強有力的尖銳批評的人同意你關於社會不應該如何運作的觀點,但你確定在決定社會應該如何運作時他們會成為你的盟友嗎?
完全避免結構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存在囚徒困境,我們需要激勵措施。小規模和非正式結構的挑戰通常很明顯:規模經濟和標準化帶來的收益——儘管有時非正式方法帶來的其他好處值得失去這些好處。簡單地交換精英的挑戰是顯而易見的:它無法在社會上擴大到跨部落的共識。如果目標不是永遠崇拜一群新的精英,而是讓精英永遠保持高流動率(參見Balaji 的創始人與繼承人的二分法),這是更可信的中立,但隨後它開始接近於避免普遍崇拜精英的領域。
在沒有精英的情況下創造正式的結構是很有趣的,尤其是因為它還沒有被充分探索:有一個強有力的例子表明,,在交流更加受限的時代,擁有精英角色的機構可能是一種不幸的歷史必然,但現代信息技術(包括互聯網,以及零知識密碼學、區塊鍊和DAO 等更新的更可怕的東西)可以迅速擴大我們的可用選項。儘管如此,正如Hanson指出的那樣,這條道路也有其自身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