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創業邦
「編者按」
馬斯克之後,誰會是全球新一代的科技領袖?
如果你在美國做個調查,90%的人會選擇OpenAI創始人兼CEO 山姆·阿爾特曼(Sam Altman)。比爾·蓋茨說,公司的最新產品ChatGPT,意義“不亞於互聯網的誕生。”
38歲的阿爾特曼有一路開掛的生涯。 19歲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輟學創業;26歲與創業夥伴將公司賣了4300萬美元,從此財務自由;29歲投資並管理美國最大創業孵化器YC,5年規模擴大十倍;30歲,他與馬斯克等人聯手創辦Open AI,躋身全球頂尖創業者之列。
在YC創始人、矽谷創業教父Paul Graham眼裡,Sam是極具魄力的領導者和開拓者。 “如果把Sam Altman扔到某個食人族之島,5年後他會成為這個食人族島的國王。”
這篇文章是阿爾特曼在2019年即將任OpenAI CEO時寫的博客。通過在YC時期和大量創業者及技術人才的交流,阿爾特曼總結了他眼中的創業秘訣,文章標題平淡無奇《如何取得成功》(How to be successful),但字字珠璣,至今仍被矽谷創投圈奉為圭臬。
以下為創業邦對原作的整理。
複利化成長
Sam說,複利有神奇的魔力,指數曲線是創造財富的關鍵。一家中型企業,如果價值每年增長50%,用不了幾年就能成為巨頭。
世界上,真正有網絡效應和高度擴展性的行業並不多。但技術進步讓這一點成了可能,你可以花時間發現和創造這樣的機會。
個人職業生涯也是如此。大多數職業發展軌跡都是線性的,而成功需要選擇具有復利效應的職業。達成這一目標,有多個途徑,包括借力資本、技術、品牌、網絡效應,以及從事管理工作。
絕對自信
Sam說,自己認識的最成功的人,都是自信到離譜的人。
為什麼?因為成功就是超越平庸,需要逆向思維才能創造出最大的價值。而對自己不自信的人很難具備逆向思維能力。
對初創企業CEO來說,一個挑戰是激發自己以及團隊的士氣。如果沒有自信,這個任務幾乎不可能完成。一個人的志向越遠大,遭受的打擊就會越多。這個時候,只能靠自信。
自信容易導致自大。怎麼克服?
Sam的做法是,強迫自己假設這些批評是正確的,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調整計劃。企業家必須學會保持自信與自我認知之間的平衡,避免過度自信造成與他人脫節。
獨立思考
創業過程需要原創性思維,學校很難教,只能是自己學。
Sam非常推崇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馬斯克建議凡事都從“第一性原理”出發,從問題的本質開始,想出新的創意,並通過與人交流,嘗試發現更簡便更快捷的方法以解決問題。
除此之外,Sam有兩大心得。第一,對創業者來說,失敗是家常便飯,量變導致質變,失敗多了,成功就出現了。
第二,把自己逼入絕境,靈感往往就來了。這話可以反過來理解,缺乏靈感,可能就是問題的難度不夠大。 Sam說,靈感往往來自於壓力,這一點他屢試不爽,深信不疑。 (參見創業邦《金礦的死囚,創造力爆發,只因被逼入絕境》)
重視銷售
光是自信還不夠,創業者需要具備說服他人的能力。
Sam說,幹什麼工作,本質都是銷售,把自己推銷出去。當老闆,需要把自己推銷給投資人、媒體、合作夥伴。打工,要把自己推銷給老闆,把產品推銷給客戶。
一個好的銷售,需要滿足四個條件:好的想法、強大的溝通能力、一點點個人魅力,以及執行力。但做好銷售的前提對自己推銷的產品抱有絕對的自信。
Sam有幾個特別的心得:
*書面溝通能力:把事情想清楚,再簡明扼要地寫清楚。
*銷售和多數技能一樣,是可以磨練的。做的時間越久,就越擅長。
*創業公司CEO要參與“打單”。這一點非常重要。
保持專注
專注可以讓工作事半功倍。
Sam說,自己認識的人,都會花很多時間想明白要專注在哪些事情,而且他們的結果都很不錯。由此可見,做正確的事比工作時間長短更重要。多數人是將時間花在了無關緊要的事情上。
一旦你想明白了該做什麼事情,就快速行動起來,把精力集中在少數幾件最重要的事情上。成功人士都是快速行動者。
努力工作
如果你在聰明和勤奮中佔了一項,就能超過90%的人。但想超過99%的人,必須聰明+勤奮。因為你的競爭對手往往是這樣的人。
Sam有兩個觀點:第一,做事極端,才可能有超凡的成就。
第二,創業沒辦法保持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但勤奮有復利效果,往往能帶來一個又一個驚人回報,這能產生巨大的生活樂趣。
Sam認為,勤奮要產生復利,也需要儘早開始。越早開始努力工作,獲利時間就越長、獲利就越多。
當然,勤奮不能透支身體。怎麼平衡? Sam說,個人有個人的高招,有一點肯定靠譜,就是與相處愉快的人一起做喜歡的事。
任性一點
只要足夠任性,堅持下去,世界就有可能以你的意志為轉移。
大多數人要么不敢嘗試,要么不夠努力,要么過早放棄,導致自身潛能沒有發揮出來。
Sam認為Airbnb是一個好的案例。無論遇到什麼困難,CEO布萊恩·切斯基(Brian Chesky)都能堅持下來,終於等到了時來運轉的一天。
怎樣才能保持任性和堅定? Sam的建議是保持樂觀。樂觀這種性格特徵是可以通過練習逐步提升的。畢竟,商業上成功的人幾乎沒有人是悲觀的。
打造人際網絡
一個人事業的天花板,往往取決於他能在身邊集結多少優秀的人。
怎樣打造一個人際網絡? Sam有三點建議:
*盡可能多幫助別人
Sam取得的工作和投資成就,大多數來自貴人的幫助。而這些人往往是他過去不經意間幫助過的人。
*保持好名聲
這包括:不虧待每一個一起共事的人;與他人慷慨分享資源;慧眼識珠、知人善用,讓每個人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
*結交積極向上、志同道合之人
挖掘人才是建立人際網絡的有效途徑,方法就是多社交。另外,不能局限於他人過往的工作經驗和當前的成就,需要關注的是此人是否有潛力,以及潛力能否短時間內被激發。
每當遇到新人,Sam都會問自己,“這個人有異於常人的能力嗎?”對於渴求人才的人來說,這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要想發大財,必須“擁有東西”
Sam說,福布斯榜單告訴我們,除了一些藝人,很少有人是靠薪水發財的。掙工資就是出賣自己的時間,而時間換來的財富只會保持緩慢的線性增長,不可能爆發式增長。
Sam認為,擁有能迅速增值的“東西”才能真正致富,可以是企業、房地產,也可以是自然資源、知識產權。
迅速增值的最佳方法就是大量製造出人們想要的東西。創業就是一個途徑。
要有內驅力
Sam招聘,先看人是否有內驅力。
他認為,大多數人的工作動力主要是外部驅動,這些人做什麼事情都是為了讓外人覺得自己很牛。
這種心態是有害的。一是它會導致工作中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人云亦云,因循守舊;二是會對形勢出現誤判,比如,容易將注意力集中在主要競爭對手,而不是客戶。
Sam相信,大多數成功人士都是靠自我驅動。他們做事情是為了讓自己滿意,他們覺得改變世界是自己的責任。一個人有了金錢和地位,這二者的吸引力就會逐漸消失,只有內驅力才能推動一個人向更高的地方攀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