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安.US 只是「擋箭牌」?華爾街日報:幣安躲避美國監管蓄謀已久


《華爾街日報》今(6)日凌晨發表長篇報導,試圖向外界強調幣安在美國的合規性問題,指稱幣安在2019 成立美國實體時就已製定計畫,以避免受到美國監管當局的威脅,暗示Binance.US 其實是幣安躲避美國監管的「擋箭牌」。報導更揭露,幣安過去曾向當時還未上任美國證管會(SEC)主席的Gary Gensler 拋出橄欖枝,意圖招攬他擔任顧問。

曾試圖聘請SEC 主席Gary Gensler 擔任顧問

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內部對話紀錄,Gary Gensler 於2018 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任教期間,曾與時任幣安風險投資部門負責人Ella Zhang、幣安投資的公司Koi Trading 共同創辦人Harry Zhou 會面。在Gary Gensler 婉拒顧問職位後,Harry Zhou 在對話中寫道:

我觀察到,雖然Gensler 拒絕擔任顧問,但他在分享許可策略方面很慷慨。

報導指出,Gary Gensler 在麻省理工學院期間任教期間,曾被多家私營公司接洽擔任顧問,但他拒絕了所有邀約。

幣安、Binance.US 關係非比尋常?

除此之外,《華爾街日報》的報導還強調了幣安與Binance.US 之間的關係。由於擔心監管審查,幣安高層人員多年前曾採取措施以降低風險,當中包含設立一個美國實體來吸引執法和監管調查,從而使幣安免受審查。

根據《華爾街日報》取得的內部對話紀錄,一位幣安高層在2019 年時曾向其他員工表示,若美國監管機構對該公司提出任何訴訟,必定會對幣安的業務和員工帶來核塵埃(Nuclear Fall Out)般的嚴重衝擊,並指幣安早已擬定對策,以迴避監管挑戰。

舉例來說,在一場題為「把幣安與美國執法部門隔開」的演講中,有員工建議幣安應該與在美實體建立「純合約」關係,並將其定位為「獨立的業務」。

幣安過去不斷對外宣稱,Binance.US 是專注於面向美國用戶的獨立實體,與幣安僅限合作關係,本身並未直接接觸美國用戶。至於幣安與Binance.US 之間是否存在關聯,這一直美國監管機關調查的重點。

針對《華爾街日報》的報導,幣安發言人回應稱:

Binance.US 在成立之初時,就與Binance.com(幣安)技術團隊達成協議,建立技術基礎設施並為新的美國合規交易所提供其他形式的支持。這是一項支持其他交易所的白標服務。所以你才會看到,這兩個組織的成員之間仍留存一些舊的通訊資料。

幣安指出,該交易所初期確實未有足夠的合規與控制措施,不過在合規性方面,幣安目前已有許多改變。

在以如此快的速度增長之際,我們犯了一些錯誤,現在已經得到糾正。在過去兩年對合規人才、流程和技術進行了大量投資之後,我們今天在合規方面已是一家截然不同的公司。

「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2023」

由區塊客與奧果區塊顧問Argoblocks 主辦、KryptoGO 共同主辦的年度產業論壇活動—「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2023」— 將於4 月7 日盛大登場。區塊鏈應用法律高峰論壇為亞洲區塊鏈法律頂尖論壇品牌,每年蒐集業界最迫切的關鍵議題,邀請產官學代表進行討論,論壇旨在集合金融科技法規之法律從業者及產業人士,共同探討區塊鏈應用的適法性,期盼在科技發展之初,提供一個法律友善的創業發展環境予全球業者,進而落腳台灣,帶動科技法律新時代。

詳細請至: blockchainlegalforum.com/

早鳥門票現正開賣:bit.ly/3mgULzD

這篇文章Binance.US 只是「擋箭牌」?華爾街日報:幣安躲避美國監管蓄謀已久最早出現於區塊客。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BLOCKCAST。版權歸作者區塊妹Mel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