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Denver 2023 會議背後的VC 觀察

主持人:Chloe,Foresight News

嘉賓:Evans(Arcane Group Partner)、Joshua(Antalpha Investment Manager)、Elaine(Waterdrip Capital Investment Director)、Yinghao(SevenX 投資總監)

整理:Peng SUN,Foresight News

主持人:今天第一個話題想請4 位嘉賓聊聊ETHDenver 之行的個人感受,分享一些參會期間遇到的趣事和見聞,我們請Evans 先做一下分享。

Evans(Arcane Group Partner):我24 號到了Denver,今年跟去年比起來少了很多噪音。去年在Denver 的新項目基本是以DeFi、NFT 為主要敘事。對於主要的幾個ETHGlobal 項目,投資人聊完就會做第二次投資,屬於一個相對來說熱度比較高且FOMO 程度比較大的一次會議。

今年的話,我能明顯感覺到來Denver 的都是經過一波大浪淘沙之後活下來的資本與項目方。我去了ZK DAY 和一些大的會議,基本上都是一些在行業裡面就做了很久的DeFi 項目,或者是近兩年比較火的ZK 項目,比如Scroll、StarkWare 等等。整體來說,我們關注的方向在這一次Denver 會議上並不多,因為我們主要還是側重遊戲和娛樂方面。活動期間我們注意到大基金關注點還是研發為主,我們跟Polychain 的朋友開玩笑說現在大多數VC 在看ZK 項目,但其實VC 投資人並不掌握ZK 知識,這就是ZK 投資方面的情況。

總體來說,這次參會比較愉快,大部分時間還是在跟以前的VC 做一些連接,我了解比較多的還是遊戲方面的進展。

Joshua(Antalpha Investment Manager):Antalpha 幾個同事在2 月19 號就已經到了Denver,因為Antalpha labs 在22 號組織開營HackerHouse。一共有10 個Builder 通過面試,進入HackerHouse。這是Antalpha 第一次以機構身份在海外進行這樣的嘗試。特別驚訝的是,我們來了之後發現是很受一些Builder 歡迎的。剛剛Evans 說到今年跟去年相比少了很多噪音,我也有同感。今年據說有2.5 萬人參會,但去年是今年的兩到三倍。可能是因為進入熊市,更多人回歸到Builder 進行參會,分享自己項目的狀態。

Elaine(Waterdrip Capital Investment Director):我的丹佛之行可以分為上、下兩部分。上部分主要是3 月2 號ETHDenver 主會場之前,前幾天都在參加周邊活動。最受矚目的有兩場周邊活動,分別是Interop 和ZK Day。這兩場都是以開發者的小組討論為主,開發者與投資機構對於比較硬核的或是技術生態的項目比較感興趣。我沒有具體參加Interop,但是據說有很多是Cosmos 生態的。我們基金和我個人比較看好Cosmos 生態以IBC 為基礎的App Chain,可能會有更多新的App Chain 出來。第二個就是ZK Day,去年有很多二層ZK Rollup,以及以零知識證明為底層技術的項目,它們也在參加ZK Day。剛剛Evans 說到很多機構是沒有ZK 知識的,因為ZK 與密碼學還是比較難看懂的。所以,開發者也非常少,能投資的也比較少,目前的ZK 項目估值非常高。

後面的周邊活動也看到很多關係比較密切的基金,他們在辦一些自己投資組合的討論會。比如,一些亞洲基金會辦一些周邊活動,交流各自的投資項目或募資。總體來說,從去年FTX 爆雷到今年上半年為止,一級市場的投資比較緊,沒有很多開放式投資。但是這一次,開發者很樂於跟機構聊他們在做的事情。在周邊活動中,我聊到的一些項目主要是以DeFi、SocialFi、NFTFi 為主,基本上是偏DeFI 與應用層為主的項目。整體來說,周邊活動裡沒有遇到很多特別想投、特別有意思的項目。

下部分就是3 月2 號到3 月5 號的ETHDenver 主場,可以看到圍繞著以太坊生態的主要項目、明星項目,包括去年已經融資了的項目,他們今年都是因為已經拿到融資了,所以今年就有錢做事。我們去年沒有投上,跟他們聊下來會覺得有點可惜。去年沒有及時去跟進,有些投資還是錯過了,不知道未來是否能夠跑出來。這些賽道的一些項目主要包括基礎中間件、API、開發者工具或者是給到未來的應用。所以,我們認為,如果去年是很多Layer1 在搶占用戶,那麼以太坊生態就更多是在做垂直市場,這方面有很多工具和安全公司,一是讓大家更好地承載Web2 的用戶,二是告訴大家我們未來怎麼樣把安全做得更好,三是開發者未來怎樣才可以更加簡單高效地開發。

這兩天通過了以太坊最新的賬戶抽象(AA)協議標準,這也是一個利好,所以有很多人開始聊一些未來搭建在AA 上面的基礎設施,這是目前大家在聊的一些話題。

我自己也跟其他的一些開發者去組隊,報名了這次的Build Box 的黑客松,抱著去嘗試、理解怎麼去玩的心態,所以主要是報的Chainlink 的。同時,我也在主會場跟一些開發者聊天,做了一些簡單的調研,目前在會場裡面的開發者很多是剛從Web2 進入Web3 的,他們從24 號到現在會接受很多的教育。同時,他們也會跟現場的導師去交流,嘗試做一個可以開發方向。很多開發者做過很多的項目,他們是隨機組隊的,可能是一方面來拿贈款,另一方面是跟開發者交流。

我去年參加了很多會,比如ConsenSys 的會是To B 端,Token 2049 是以亞太的項目方為主,而ETHDenver 基本是以北美開發者為主,中國大概有一兩千人。不過,在這裡能直接跟以太坊生態非常頂尖的項目方面對面交流。

Yinghao(SevenX 投資總監):我們是一個已經成立三年左右的基金,從中國移步新加坡,今年重點在是美國。我們這次在ETHDenver 中主動想扮演一個更重要角色的原因與很多亞洲背景的基金是一樣的,對此我們有一些比較深的感觸。

首先是Web3 創業環境,東西方的割裂可能在越來越嚴重。由於整個西方世界在基礎設施驅動的創業大背景下,佔據了比較強的先發優勢,而東方尤其是在國內的監管因素以及創業者基因的因素,我們離主流趨勢的距離一直沒有被消減。因此,為了繼續留在牌桌上,無論是出於防守還是進攻的考慮,我們與很多亞洲基金會都在向主流市場靠攏。我們是想通過這樣的形式作為起點,以亞洲基金的面孔在美國市場上進行一些開拓,這就是我們的一些想法與策略。

在ETHDenver 會議上,我一直在觀察中國創業者和美國本土創業者之間的區別和差距,之後在回答其他問題時再分享我的一些觀察。總體來說,割裂是存在的。在周期內必須得貼近主流生態與主流趨勢,這樣投資機構才能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回報。我們亞洲基金會抱有同樣的期待,在這樣的環境下抱團取暖。

主持人:下面請4 位VC 嘉賓介紹一下,目前以太坊生態中的賽道和敘事的具體邏輯是什麼,以及你們側重觀察的賽道中有哪些值得關注的點?

Evans(Arcane Group Partner):我們資金主要看Gaming 生態,以數字化娛樂生態為主。我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通過優化用戶體驗,把更多的Web2 用戶帶到Web3。

在這一次的會議中,我們比較關注的是身份認證、錢包相關的生態。所以我當時去了WalletConnect 和Dynamic 等做身份認證的主流項目。當時我們做了一個實驗,以MetaMask 為例,有80~85% 的Web2 用戶會在最後記私鑰時放棄錢包創建。所以,如果真的要把遊戲與應用生態做廣泛採用(mass adoption)的話,可能在錢包入口方面就需要很大的優化提升。我們聊了相關的項目,譬如做ZK 身份驗證的,類似於把驗證層去中心化;還有Particle,他們主要是是做MPC 的一個環境去給用戶做登錄入口。

我們也關注了以太坊賬戶抽象(EIP-4337),這是一個相對中期的方案。因為從長期來看,從一個新的Layer1 角度來說,很多Layer1 在誕生時就已經自帶AA 的概念,那麼後續以太坊EVM 是不是會硬分叉,這可能是三到四年後的事。

因此,在中間這段時間,AA 還有一段可以去發揮放量的時間點。在遊戲方面,我們與很多VC 在溝通,但是這一次更多的還是ZK 在遊戲中的應用,還接觸了幾個用ZK 做隨機數、做簡單的德州遊戲的項目等等。不過從體驗以及鏈上的用戶來說,這不是能夠大規模範式化的產品,但會是在現階段中相對不錯的創新。

與其他人的溝通還是會認為Web3 遊戲更多是基於Web2 的體驗,加上Web3 的一些核心特點,譬如NFT 的互操作性、代幣經濟學與遊戲本身的應用鏈。我們最近看了一個項目,在BNB Chain 上做了一個策略,目前已經有40 萬的日活躍量,所以我們認為遊戲生態在下一輪會有很大的突破。我們發現Polygon,Solana 等頭部Layer1 每天的日活在30 萬到40 萬之間,如果遊戲能夠廣泛採用,把Web2 用戶轉化過來的話,它們是有機會以一個遊戲鏈的方式去超越現在鏈上的日活。

Yinghao(SevenX 投資總監):我們現在也是市場上少有地持續高頻地關注遊戲與To C 賽道的投資人。我先談遊戲方面的投資邏輯和看好的產品屬性。

首先,從下往上看,我們會關注遊戲基礎設施。從性能、解決開發者痛點、解決用戶端痛點的角度,讓更大範圍內的玩家能夠持續參與到更加有Web3 屬性的遊戲,這其實是第一性原理。我們會關注做遊戲即服務、遊戲開發者套件以及針對遊戲場景的AA 錢包的項目。

其次,由於Web3 的加入,遊戲的產業鏈環節會產生比較大的變化。變量有兩個點,一是由於Web3 屬性的出現,遊戲的產業鏈可能會新增一些環節,新增的環節無論是在上一個蓄勢週期(公會組織形式)還是在這一個趨勢週期中,可能會有其他都是非常值得關注的點。二是由於Web3 模塊的出現,會對遊戲現有產業鏈的環節進行深度改造,譬如,改造某個環節的一些底層範式、對某個環節進行降本增效等。因此,我們在關註一些基於遊戲發行的創新性平台與協議,或是基於遊戲的DID 的產品或協議。

其三,我認為這個行業的一切要做內容驅動。我自己通過這次大會沉澱下來,有兩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傳統的Web3,也就是上一個趨勢週期的GameFi,以Play-to-Earn 為代表的遊戲,其品質可能比較低,大概率會停留在上一個週期裡。現在這個週期的主角遊戲要有過硬的品質,要有傳統玩家熟悉的一些交互方式和遊戲玩法的設計,同時又將NFT 和Token 以一個非常巧妙的形式與遊戲玩法進行結合,讓整個遊戲的開放式經濟實現較好的平衡與長足的增長。這一類游戲我們關注比較多。在這次ETHDenver 上,我也接觸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傳統廠商開發者在做一些高品質的遊戲,譬如RPG、戰棋類游戲等等。

內容驅動的第二個層次是在這次的ETHDenver 上也接觸到一些非常不一樣的遊戲開發者。他們並不一定有非常強的大廠經驗,但是對Web3 的技術開發非常熟悉。他們理解Web3 的技術環境構建,同時又是深度的遊戲用戶,這一類團隊現在在做一個比較熱的事情,叫Fully on Chain Game,就是鏈上游戲。

鏈上游戲這個概念跟傳統的Web3 Gaming 不太一樣的是,首先在遊戲玩法上可能會對一個類型的遊戲進行徹底的解構,然後用一些Web3 原生的理念對解構後的元素進行重組。其次就是其傳播路徑很可能是通過一些Degen 群體,以及一些具有簡單的編程能力和開發能力的群體,逐步向Web3 原生用戶擴散,然後再向從Web2 向Web3 轉型的用戶擴散,所以這也是我認為在ETHDenver 上遇到的一些有趣的團隊。

這是我對最近看到的一些遊戲項目的觀感,以DApp 為代表的To C 方向還是比較少。大家對於DApp 的想像力可能還暫時停留在一些Social、服務性平台或偏同質化的交易平台等等之上。但是,回歸到用戶的角度,在被激勵之外,暫時還沒有找到其他的點,能夠從原來的場景去遷移到這些To C 的DApp 上。關於這一塊,我在大會上面看到的好的產品並不多。

此外,錢包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方向之一。個人看來,大家都在談廣泛採用,但這得由兩個力量才能實現,一個是必須要在用戶端去降低,不斷降低門檻,顯然AA 錢包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方案,它可以實現去私鑰、社交恢復、gasless 的一些基礎功能,以及在基礎功能之上的一些高級功能,譬如,可以由項目方自定義對用戶實現Gas 的轉移支付等等。但AA 錢包現在也存在一些問題,譬如Gas 費較高、初次部署的成本問題等等,但這也是個很好的方向。第二股力量就是在場景本身上要增加除了To Earn 之外的吸引力。目前,在遊戲之外的場景是我暫時沒有發現有吸引力的點,所以總的來說,我對To C 這部分的觀感大體就是如此。

Joshua(Antalpha Investment Manager):這既是Antalpha 第一次參加在北美舉行的大型以太坊活動,也是我個人第一次參加這種區塊鏈峰會。我個人的感受是在無論是參加各種周邊活動,還是在會場上一些創始人,他們的項目都過於早期。對於Antalpha 本身來說,我在會場上主要是跟之前已經聊過的項目方交流,因為之前都是遠程溝通,當面接觸更能夠了解他們的需求以及最近的進展。

有一個印象特別深的產品,當時第一次去Builder Hub,偶然遇到一個來自於加拿大的團隊,他們拿到了Coinbase 的贈款,也入選了a16z Crypto Starup School。他們的項目叫做Chainpatrol,功能是類似於給錢包加一個防火牆。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功能,但是他們能夠做到及時識別正在進行的交易與互動的地址,通過算法來顯示出這筆交易是否存在釣魚攻擊,這個地址之前是否有過詐騙歷史?

我的感受是在當下的Web3,無論是交易還是進行任何形式的互動,現在詐騙非常多。他們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工具,解決大部分普通用戶每天都會面臨的問題,Antalpha 非常喜歡這種小而美的產品,實際解決大多數用戶面臨的問題,這對我們來說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我們之前也投了Planetable,在ETHDenver 的會場上第一次見到創始人。 Planetable 是建立在IPFS 上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內容分發平台,可以直接解構ENS。如果在Planet 上面建立一個Blog,在Brave 瀏覽器中輸入ENS 地址後會直接顯示出你在Planet 上建立Blog,所有的內容都是非常去中心化的。過去幾個月,團隊開發一些新的功能。譬如,直接用手機進行MetaMask 打賞,同時以局域網的形式在手機上建立Blog,從局域網連接到電腦,再用電腦把Blog 直接發佈到IPFS 上。

小而美的工具是能夠極大提高Web3 用戶的使用舒適度與體驗感,我們非常支持這樣的項目,這次大會也很關注這樣的產品。

Elaine(Waterdrip Capital Investment Director):我最近看AI 很多,AI 目前是一個與Web3 完全不一樣的圈子,AI 的工程師很多是傳統互聯網大廠背景Machine Learning 背景出身,他們很早就接觸到AIGC 概念。當然這個概念也不是很新,前兩年大家都在談AI,只是去年11 月ChatGBT 新算法出來之後,這個模型引爆了整個市場。不管是Web2 還是Web3 都在ChatGPT 產生一些應用,這裡有非常多的開發者,再加上昨天Elon Musk 發推表示他覺得未來可能AI 是比Crypto 更大更有意思的市場。這也是我個人很看好、很認同並且最近在研究的一個賽道。

我跟很多的開發者交流之後了解到幾個項目。這些概念和想法都挺有意思,因為本質上ChatGPT API 開放之後,AI 應用需要有一個語義工程師(Prompting Engineer),下好指令為它提供語義,後來出新的模型算法才會更加優化。這裡可能就會跟Web3 有很好的結合點,譬如未來需要DAO 化或代幣經濟來吸引語義工程師,或者自動生成的NFT 會變成一個NFT 市場,這又可以跟Web3 有一個結合,以上是我目前粗略地聊下來發現Web3 和AI 有可能結合的點。目前,AI 與Web3 結合的賽道中最好的應該是雲計算與公鏈,因為AI 底層需要大量的算力去支持,這就需要公鏈去支持,這裡會涉及到一些礦工激勵。

第二個說到AIGC 生成涉及很多方面,譬如NFT、音樂、視頻、去中心化的知乎,這些概念都可以放在Web3,背後的激勵機制需要結合DeFi 的模型。目前也是有一些項目在嘗試做,不一定能跑出來,因為AI 是否真的要跟Web3 結合,這是有待去被驗證的。目前一些AI 應用自運轉已經很好了,也有很好的現金流模型,它不一定要發代幣去去破壞自己的商業模式,不一定要去Web3 化。這是我最近重點在聊的第一個賽道。

第二個是NFTFi 方面的創新。目前NFTFi 抵押借貸賽道很卷,但是大家還認為有很多新的機會,譬如衍生品。之前SudoSwap 出來後,有很多人依然想做類似的產品,其實衍生品的交易量還是高於現貨市場。很多的創業者認為NFT 作為一個資產,雖然現在的流動性欠缺,但是要先佈局進入賽道,所以也有一些做AMM NFT 的,譬如衍生品、Perps、開多開空、訂單簿模型、AMM 訂單簿等。這些本質上還是DeFi 的玩法,只是將NFT 進行碎片化,通過做市商來大大提高流動性。雖然還很早期,但要提前預測一下。譬如,NFT 到了一定階段,交易量可能會更好;到了牛市,NFT 流動性會更好;以及,會不會有NFT 衍生品項目方可能會生存到未來的繁榮期。

第三個是DeFi 賽道。其實沒有看到太多的創新點,但是整個DeFi 的痛點還是MEV 攻擊,所以我關注的是能否將一些捕獲的價值通過智能合約去激勵Bot,讓它們提供更好的效率,隱藏利潤,讓所有人最大地爭取利益,而不是來競爭。

第四個是開發者工具或者數據類的基礎設施,剛剛說到區塊鏈整體開發需要很多的預言機,AI 驅動也需要數據的支持。那麼,我也會留意一些開發者的SDK,或者是提供API 功能套件的一些平台項目,這些比較考驗團隊是否有大數據的背景,還有是否有整合的能力。

第五個是存儲。我們是早期Filecoin 的投資人,我們認為所有的項目都會用IPFS 在去中心化存儲方面的基礎設施,同時也有很多項目方在嘗試去做DA 或者二層的數據存儲方面新的基礎設施。這是比較考驗團隊是否有很強的礦工,或者是它的存儲是否是有新的創新,這些都是蠻硬核的。整體來說,去中心化存儲賽道非常大,非常卷,每年都會有很多新的項目,但是之後節點是否能夠加入到礦工及其生態的玩法中,都是很考驗團隊運營能力的。

第六個是SocialFi。大家都在說AA 錢包,因為很多GameFi 項目需要用戶的簡單易操作性,譬如社交恢復這樣的錢包中間件可以幫助遊戲愛好者或者Web2 愛好者直接進入到Web2.5 的產品裡,非常簡單易用。 AA 錢包的底層基礎設施,譬如建立在ENS 底層之上的DID 層面,Mask 正在做這方面的創新。至於SocialFi 的DAO 化,DAO 去年很火,但跑了一年之後發現很多小的DAO 沒有活下來,而且DAO 工具的基礎設施還是不夠太完善。很多人發現治理DAO 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譬如如何把不同DAO 的元數據協議標準聚合化或者統一標準化。這方面的基礎設施很有意思。

主持人:最後一個問題,各位嘉賓可以從經常參會的經驗來談一談北美、歐洲和亞洲不同地域的大會舉辦情況有哪些明顯的區別嗎?

Evans(Arcane Group Partner):我去年6 月份參加了ConsenSys 共識大會,9 月份是Token 2049 和11 月份Web Summit Lisbon。去年這幾個活動的氛圍是差不多的,ConsenSys 主要是面對機構,主會場裡比較多的項目都是Metaverse 相關的,整個來說對投資方面的幫助不是特別大。

去年Token 2049 非常活躍,今年Token 2049 應該會比去年更好。因為FTX 事件之後,可能會再有一波上升,會有很多歐美的項目再到亞太區來做進一步的融資或者來新加坡或香港設立總部。 ETHDenver 今年的感受會比我去年參加的時候要相對好一點的,大家會去討論現在前沿的技術,無論是遊戲的發展,還是ZK 的應用。就像剛剛幾位嘉賓說到的,有一些相對小而美的東西,有ZK 的DID。譬如,我們在關注Polygon 的ZKEVM,他們做了一個PolygonID,這方面潛在的一些發展還是挺有意思的。

在DeFi 方面,原生需求就是交易,在AMM 出來之後,再想去做更多的底層創新是很難的。那麼今年,UniSwap 是在做一些微創新,把錢包等等全都打通,後續的話DeFi 是可以往合規去做的,比如說你用ZK 化的DID 驅動,只有完成KYC 的用戶才能交互,這個可能會是後面DeFi 相對割裂的場景。我們認為,DeFi 可能會有兩個大的方向,一個的話就是完全合規路線,用ZK 的方式去做DID,做合規的審查;或者說是完全走全球化路線。目前來看,主流的一些協議應該是走第一個路線,監管落地之後還需要再觀察一下。

會議這方面的話,我覺得今年Token 2049 會是相對比較大的一個會。

Yinghao(SevenX 投資總監):我近半年參加了兩個會,一個就是去年的Token 2049,一個是現在的ETHDenver,正好一個亞洲,一個歐洲。我的感受還是比較強烈的,這也是我自己比較喜歡觀察的視角,即東方市場與西方市場的區別。

自從Web3 再次興起之後,市場上一直流行著一個大的結論是美國或歐美的原生市場更注重基礎設施與前沿創新,亞洲市場可能更注重應用,對於前沿的創新並沒有那麼關注。我這次感受下來發現,其實跟人本身並沒有特別強烈的關係,但是跟地區的關係是比較大的。這裡面有一些更深層的原因,因為我之前做很長一段時間的投行,所以更傾向於用一個資本環境的角度去去談這件事。

我這次來Denver 之後也跟歐美本土市場的部分VC 進行一些比較深度的溝通,發現無論是一級還是二級,美國資本市場都是更有彈性的。舉個例子,不同VC 的LP 結構都是非常多元的,有些新成立的基金首次募資也能拿到一些長錢或老錢,這些錢的存在對於基金的投管退更加寬容,但這個局面更深層的是一個長周期沉澱帶來的東西。也就是說,這個錢在經歷了漫長的周期之後,歷久彌新,這才孕育了比較厚重的一種積澱彈性。在這樣一種縱向資金的基本面之下,我覺得美國這邊的Web2 與Web3 都有一種創投文化,跟東方是不一樣的,這種不一樣來自於一種意識傾向性帶來對於創投文化的一種培育。

譬如,我之前在國內做VC 的時候,國內的投資人是很反感這種拉大旗扯虎皮的高舉高打、提概念,尤其是在落地上不是很清晰的團隊。但我發現其實美國的VC 對於這樣的事情並不反感,甚至有一些基金會鼓勵這樣的做法。從壞的方向看,這樣的做法可能是老外VC 不切實際,但往好的方向想,正是這樣一種寬容或彈性能夠給到這邊的創業者一個更寬鬆的空間,讓他們去想一些可能短期看起來不切實際的事情,但長期看來更更加高遠的一些命題。回過頭來看,因為Token 2049 很多還是中國人,要去想中國的創造市場現在在經歷著什麼。從資金面的角度來看,中國的整個創造歷史差不多只有20 年,非常短暫,也就是兩到三個左右的完整的募投管週期,即使是現在中國的傳統行業也還是面臨著一個多重的壓力。

第一是成績單的壓力,就是能不能連續交出成績單,目前依然無法可以連續交出成績單。第二個就是時間表的壓力,必須得在有限的時間內交出成績單。這也就導致了國內VC 基金周期都比較短,人民幣基金周期很短,美元基金跟他們在全球其他地區的比起來週期也會比較短,長青基金根本就是沒有。這也會擠壓前沿創新。譬如,Web3 創業者對於週期的承受能力。還有一點是資產容量的壓力。我們的二級市場資產的深度還是不夠深,寬度也不夠寬,跟市場的成熟度有很強的關係,這種不成熟會傳導到一級市場。也就是說,國內創投的一級市場可能呈現出來的狀態,每一個階段也就只有1-3 個一級賽道,3-5 個二級賽道,其他的賽道都是比較邊緣化的。所以,這也會讓創業者覺得做前沿的創新會比較吃力,他們更願意去做一些風口下的事情。

最後一點就是大家一直說中國的創業者是不是產品能力強或者只願意做產品,其實我認為這不是中國創業者的一個主觀選擇,而是因為國內真正有創業這件事情(拋開實體企業不談)其實是跟著移動互聯網發展起來的,大概只有10-15 年的時間。當年的創業英雄故事基本上都是做互聯網APP,大家都是基於一個成熟的基礎設施環境在上面做一些應用。由於我們國家可能在這一塊的步子慢了很多,所以我們完全沒有參與早期Web2 計算機世界的底層創新,這逐漸就形成了我個人認為的中國創業者的基因。雖然人在不斷更新,但是這個基因一直保留著,那也就是說這種文化的傳承也延續到Web3 時代。當人們再去選擇創業的時候,中國的創業者確實很願意去選擇一些很具象的產品平台,或者甚至是服務性的東西。

但好的一點是Web3 是無國界的,我們的創業者都比較具有突破精神,這次在Denver 有人統計可能來了將近2000 名中國人。我相信,通過在產品能力和工程能力上的積累以及快速與主流語境吻合,在下一個蓄勢週期來臨時,中國創業者還是有可能扮演一個更加重要的角色。所以,中西方的命題包括中國人的命題,從Token 2049 開始一直都是比較熱門的話題。經過半年時間的觀察,我對華人創業者繼續保持一個樂觀的狀態。在未來的各種大會上,華人的身影會只多不少。

Joshua(Antalpha Investment Manager):這是我第一次參加Web3 的開發會議,我會從一個相對感性的角度來談一談我的感受。

ETHDenver 對於我個人的認知是非常震撼的,因為在此之前跟創業團隊遠程溝通的時候,並感受不到開發產品、產品迭代、進行創新時的熱情。但是,這次無論是一開始在Build Hub 跟在現場Hack 的開發者聊天,還是後面在主會場去跟各個代表自己不同的項目的人去溝通,都能非常直接地感受到他們真的對Web3 行業非常有熱情。有時候,當你跟一個非常認真在進行開發的開發者溝通時,你會非常明顯地感覺到他是對於自己Build 的產品或想法非常興奮,他非常希望能夠把自己產品做好。

這是我們現在做Web3 非常需要的精神,這樣一個大規模的會議,我們全程都能感受到大家非常專心熱情地想把Web3 做好。我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我在Build Hub 時,觀察到有兩個年紀非常輕、看起來就十二三歲的兩個小孩,剛開始以為是父母帶過來參加ETHDenver 的,後來才知道他們是以開發者的身份來參加ETHDenver 與官方的活動。當主會場開啟之後,他們也跟感興趣的項目聊天,很多非常出名、非常成功的創始人都很熱情地跟這些年紀非常輕的Builders 來溝通自己的項目,所以Web3 這個世界真的是非常包容。

我想這也是Web3 的競爭之一。我們看到現場不同種族、不同信仰的人們同時聚集到一起,為了同一個事業去奮鬥,我會覺得Web3 真的非常有意義。

Elaine(Waterdrip Capital Investment Director):不同地區有不同的生態,新加坡是資金密集的地方,機構多、LP 多、錢多,同時背靠東南亞,能感受到做資管的多、交易所背景的多。而由於受到美國的監管限制,今年丹佛並沒有什麼交易所能來做PR 活動,當然了,BNB Chain 或OKX Web3 錢包對外還是屬於第三方,所以他們還是在的。

剛剛談到新加坡,這邊還是以資管端和交易所為主,項目方偏GameFi 或託管類、資管類項目。圍繞以太坊生態的都是一些原生基礎設施的項目,ConsenSys 還是以機構機構側為多,如果一些大項目要去做PR 或是去做生態與開發,是比較適合去這邊的。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