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邵文
·“人機交互是強烈影響全球商業版圖的技術領域,每一代交互方式都產生了全球巨頭……下一步可能就是ChatGPT操作系統了,這個影響就太大了。”
·“比較遺憾的是最近發布的關於GPT-4的技術報告沒有透露過多技術細節,如模型大小、參數、訓練數據或訓練方法,所有這些都很難審查或複制。同時,可能存在版權問題,存在關於數據質量的問題,這為模型的保密設置了一個負面的先例。”
圖片來源:由無界版圖AI工俱生成
本周是人工智能帶給世界變革的一周。當地時間3月14日,ChatGPT的開發機構OpenAI正式發布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多模態大模型GPT-4。當天,谷歌宣布將生成式AI裝進其Workspace“全家桶”。 16日,微軟宣布將GPT-4融入旗下一系列辦公軟件工具,稱“人類與電腦的交互方式邁入了新階段”。
對於GPT-4的公佈和微軟的大動作,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採訪了業內多位專家。法國里昂商學院人工智能管理學院(AIM)院長、全球商業智能中心(BIC)主任龔業明表示,比較遺憾的是GPT-4的技術報告沒有透露過多技術細節,這為模型的保密設置了一個負面的先例。而微軟的辦公軟件融入GPT-4會引發企業辦公領域的實質性革命。 “下一步可能就是ChatGPT操作系統了。”他說,“亞洲企業當年沒有抓住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系統Windows,這次可能又痛失機會。而且微軟還是和OpenAI關係最緊密的企業。”
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領域企業“比鄰星球”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段志雲認為,從安全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個AI能把互聯網上的所有信息都蒐集到一起,然後再去處理,實際上會有一個很大的信息安全隱患,所以國內一定會推自主可控的AI能力。
澎湃科技:GPT-4的更新哪些是情理之外,哪些是情理之中?
陳逸君(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研究員):我讀了OpenAI發布的長達98頁的技術報告。 GPT-4發布速度之快在我的意料之外,但它的性能升級方向卻在情理之中。
GPT-4最重要的升級當然是對多模態的支持,這極大擴展了AI的應用場景和可能性。人們可以把一些簡單的想法和創意用草圖或者簡單圖文的形式告訴AI,讓它去創作音樂、歌詞和繪畫等。多模態的組合完全是1加1大於2的效應,在GPT-4的輔助下,人們的工作效率會極大提高。
此外,相比ChatGPT,GPT-4回答問題的正確性和對細節的把握都得到了提高,這種提升也大幅改善了用戶體驗。 OpenAI在報告中把這種提升歸功於“更多的數據和計算”,從GPT的迭代技術路線來看,這是可以預見的改進。
龔業明(法國里昂商學院人工智能管理學院院長、全球商業智能中心主任):應該說GPT-4的更新非常符合我的期望。市場反應也比較良好。 GPT-4的局限性與早期的GPT模型相似:它可靠性不高(所謂“幻覺”問題),上下文窗口有限。但這也是完全符合期望的,我沒有期望OpenAI會在短期內解決問題。
比較遺憾的是最近發布的關於GPT-4的技術報告沒有透露過多技術細節,如模型大小、參數、訓練數據或訓練方法,所有這些都很難審查或複制。同時,可能存在版權問題,存在關於數據質量的問題,這為模型的保密設置了一個負面的先例。而早期的GPT模型,相關技術信息已經發布。
澎湃科技:之前微軟德國公司的CTO安德烈亞斯·布勞恩透露,“我們將在下週推出GPT-4,它將是一個多模態模型,會提供完全不同的可能性——例如視頻。”為何在GPT-4的發佈時似乎沒有提及視頻?
段志雲(比鄰星球創始人兼董事長):視頻還是會更複雜一點。現在的技術路線下,視頻其實就是很多張圖,單張圖的生成或讀取已經完全沒有障礙了,但視頻信息量要大得多,比圖片更接近真實環境,這是個計算量的問題。
澎湃科技:對OpenAI有什麼看法?
孔蓉(天風全球前瞻產業研究院聯席院長):它的組織文化有一個對於未來世界的願景,不只是短期盈利為目標,而是有很強的一個關於如何改變世界的目標。在這樣一個大的願景之下,攏聚了一群想要改變世界的人,然後才是創造這個產品。我覺得這是需要關注的,國內可能原有的環境是相對比較希望快速出結果。但其實有一些公司更關注的是人類未來的機會和發展,從人類福祉的角度思考,才做出一個產品。
澎湃科技:那麼國內是什麼情況?
段志雲:首先我覺得不能預期太高,畢竟是在比較有限的時間之內盡可能把效果做好。第二,也不用太悲觀,因為比賽才剛剛開始,相當於OpenAI剛剛探索出了正確的方向,邁出了那一步,只是發令槍打響剛剛開始跑。它的確有優勢,尤其在歐美市場上有非常明顯的優勢。但再跑一段時間,在應用和商業模式都越來越豐富之後,其實還是充滿可能性的。
澎湃科技:在GPT-4的中文表現如此好,同時中文語料庫質量可能不那麼令人滿意的情況下,是否還有必要做中文大模型?
段志雲:我認為有必要。首先從安全角度考慮,如果有一個AI能把互聯網上的所有信息都蒐集到一起,然後再去處理,實際上會有一個很大的信息安全隱患,所以國內一定會推這樣自主可控的AI能力。而且從GPT-3開始就不開源了,也就是說對所有的使用者來講,甚至使用的國家來講,它就完全是個黑盒,所以你其實不知道背後有什麼沒有什麼。從這個層面上,我們肯定得有國內這種自主可控的模型。哪怕可能會落後一點,但也得迎頭趕上。
其次,我覺得盲目去跟OpenAI對標沒有意義,畢竟他們是先行者。中文的好處是全世界的使用規模不小,如果能在中文裡有差異化優勢也是不錯的。語料庫的問題,其實是中文互聯網上容易被查詢到的信息可能質量不夠高,但不代表沒有這樣的數據。這其實是個信息孤島的問題,大家慢慢都意識到這些數據的重要性之後,可能很多分割的數據庫就會開放。有了這件事情,我覺得會鼓勵全行業把數據做更多互通。
澎湃科技:怎麼看GPT-4對這個領域可能產生的影響?
龔業明:最直接的影響是對人機交互的影響。從第一代交互方式命令行界面(Command-Line Interface),到第二代交互方式圖形用戶界面(Graphic User Interface),到ChatGPT代表的第三代交互方式自然用戶界面(Natural User Interface)。人機交互是強烈影響全球商業版圖的技術領域,每一代交互方式都產生了全球巨頭。
微軟正在將OpenAI的大語言模型整合到其Microsoft 365產品中,這是對產業影響特別大的一件事,引發企業辦公領域的實質性革命,對服務業有巨大影響。下一步可能就是ChatGPT操作系統了,這個影響就太大了。亞洲企業當年沒有抓住圖形用戶界面的操作系統Windows,這次可能又痛失機會。而且微軟還是和OpenAI最緊密的企業。
其他國家和美國在信息產業的差距可能進一步拉大。 ChatGPT的護城河很高,和芯片製造有類似之處,你知道原理沒有條件也製造不出來。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