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來源:時代財經APP
作者:李婷謝斯臨
技術的進步,可能比你想像得更快。
半年前,遊戲大廠原畫師李娜還堅定地認為,AI永遠不可能取代她的工作。 AI繪畫拼湊的元素、過於濃烈的AI風格,以及高居不下的廢圖率、無法直接使用的成品,都讓李娜確信自己十數年在美術領域的增持,不會輕易被AI打敗。
但現在她已經不敢這麼想了。
轉折發生在今年2月。來自斯坦福的團隊在程序員社區GitHub發布了一款名為ControlNet的通用型插件。在這一插件的基礎上,AI繪圖軟件Stable Diffusion可以更精準地呈現人體姿態、畫面層次感,以及復雜的三維結構,並支持用戶對圖片細節進行調整。一個最明顯的進步在於,此前被視為“AI殺手”的手部細節描繪,現在已不再是問題。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ControlNet以一種通用型插件形式,將圖片編輯應用從娛樂工具、生產輔助工具,轉變為真正的新型專業性創作平台,有效生產可直接商業化的內容,掃除專業工具“不專業”的問題。
一眾遊戲公司迅速擁抱技術變革,將AI繪畫引進工作流程,用以擺脫遊戲行業巨大的人才壓力和資金焦慮。與此同時,第一批因為AI失業的人也隨之出現。
最先受到影響的往往是外包團隊。 3月2日,心動網絡創始人黃一孟在社交平台爆料,據他所知有遊戲團隊把原畫外包團隊給砍了,“AI已經實際開始影響到很多人的工作崗位了。”
在一家遊戲美術外包公司擔任技術總監的啟強向時代財經透露,近一個月來,其所在公司已經裁掉了一半的原畫師。 “原畫師利用Al完成方案,工作效率至少能提升50%以上,本來就在減少的甲方需求迅速被消化完。公司肯定不會養閒人,那些手中沒有需求的原畫師就只能被優化掉了。之前我們公司需要38個原畫師,現在已經裁掉了20個人。”
相比之下,身在大廠的李娜是幸運的。基於大廠謹慎的風格,李娜和她身邊的同事還未直面失業的風險。但從3月開始,應公司要求,AI繪畫已經加入了她們日常工作流程。從這個角度來看,安全只是暫時的。
“很難說半年之後自己還能不能保住這份工作,是時候想想下崗之後去哪裡擺攤賣炒粉了。”李娜苦笑著對時代財經說道。
AI介入遊戲美術,一半原畫師要失業
關於AI繪畫取代畫師的討論,從去年9月就已經開始。
彼時,由AI繪畫軟件Midjourney生成的作品《太空歌劇院》獲得了美國科羅拉多州博覽會藝術比賽金獎。不過,李娜體驗後發現AI繪畫生成的畫面邏輯不強,生拼硬湊十分違和,最多能為工作提供靈感跟素材,但效果和質感距離成熟的畫師還有距離。
“當時大家都覺得,AI做到這個程度還不足為懼,用了大半個月之後就沒有再繼續了。”
然而,當今年3月李娜再次用AI繪圖軟件時,此前的信心快速崩塌。人工智能成長的速度遠超李娜的想像,曾經那些不協調的地方已不復存在,在精心調整優化過後,現在AI繪畫軟件出圖的水平甚至能夠超越李娜自己。在她看來,被最為優秀的作品餵養出來的AI跑出來的作品,已經比70%的畫師都要好。
更可怕的是,AI繪圖仍在快速進化。 3月17日,Midjourney 發布了其商用AI圖像合成服務的第5版,在攻克手部細節描繪難題的同時,這一版服務還可以直接生成照片級的圖像,乍看之下幾乎可以比肩攝影大師的作品。
以“你好小朋友”為主題Midjourney 生成的攝影作品,圖片來源:小紅書博主“逗比”
不過,與外界想像“AI取代人類”的敘事不同,李娜向時代財經強調,AI繪畫軟件雖然現在功能強悍,但它還不能完全替代人類。出圖後,還需要原畫師做出更為細緻的調整才能最終採用。可即便如此,李娜也不得不承認AI繪圖軟件已經是一件十分有力的生產工具。
“從前需要一兩週的工作量,現在只要兩天就能完成。”
啟強亦向時代財經指出,AI強大之處在於它能幫助原畫師完成前面50%的工作,後面50%的工作則需要按照甲方需求進行修改繪畫。 “最恐怖的是,它可以短時間給你幾十種到百種的圖像雛形,方便原畫師在圖像雛形的基礎上進行創作。”
這樣的改變,對於一眾試圖降本增效的遊戲公司來說有著致命的吸引力。生產力的提升往往意味著資本可以用更少的人力成本,完成同樣乃至更多的工作。
啟強向時代財經分析到,在傳統的遊戲開發過程中,遊戲美術向來是一個高投入、長周期的環節。即便是一個中等規模的遊戲開發團隊,美術方面的員工至少也需要配備10餘人,同時還需要外包商來協助解決美工任務。一個遊戲如果製作幾十個角色,從研發到落地時間要在1到2年左右。
但在AI介入生產流程以後,遊戲研發效率將得到極大提升。啟強表示,假如游戲的各個環節都能使用AI,上述同等規模的手游團隊美術人員配置可以直接減少到3至4人,其美術成本也會相應減少20%到30%,且因為整體效率提升,上市週期也將大大縮短到至3、4個月。
對於整個遊戲行業,這無疑是一件好事。節約的美術成本將為遊戲廠商提供更多的試錯空間,豐富市場供給。
但對於身處其中的個體來說,情況卻要復雜得多。總有些人跟不上時代飛速前進的車輪,難以應對未來可能失業的風險。
如今,李娜正在努力學習使用AI,爭取不被時代淘汰。但即便如此,失業的恐懼依然如影隨形,每一次和朋友吃飯,她們討論的都是未來轉行還能做什麼;而在啟強身邊,很多原畫師直接選擇嘗試轉崗3D建模,或者乾脆轉型。
全球3億個崗位或被生成式AI取代
AI給遊戲美術領域帶來的行業震盪,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除Stable Diffusion、Midjourney這樣的AI繪畫產品外,以ChatGPT為代表的AI語言模型同樣在飛速升級。
3月15日,Open AI發布最新版本GPT-4,相比上一代GPT-3.5,這一版本在圖像理解和信息處理能力上取得極大突破,不僅能讀圖、會編程,還可以寫文案和策劃,甚至還能扮演李白寫詩。次日,微軟發布搭載GPT-4 的辦公軟件輔助工具Microsoft 365 Copilot,在一鍵分析數據、整理文檔要點等功能之外,Copilot還能根據一句話自動生成PPT。
飛速進步的人工智能開始讓不少白領擔憂自己會不會被AI取代,在小紅書等社交平台上,策劃、運營、文案等工種即將失業的論調不絕於耳。
事實上,這樣的變化已在逐漸發生。作為一家體育機構創始人的林楊,在密集接觸ChatGPT兩三週之後,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裁掉自己的市場主管和設計師,訓練ChatGPT來引導公司的市場行為,讓AI作圖工具Midjourney來製作海報。
“大家都在說,要回歸商業本質,開源節流。怎麼降本,怎麼增效?在生產力大大提升的前提下,再去降低成本,我在ChatGPT和其他相關的軟件裡,看到了這樣的可能性。”
目前從結果來看,這樣的決策還未給林楊的公司帶來任何不便。林楊告訴時代財經,他很快發現ChatGPT做出來的方案和人寫的方案幾乎一致。
“兩三句話就能說清楚的事情,不需要一個花哨的PPT,讓他用半個小時的時間給你做一個Presentation(演示),形式不重要。”
在經營壓力下,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做出跟林楊一樣的選擇。據美國《財富》雜誌網站報導,一家提供就業服務的平台對1000家企業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近50%的企業表示,已經在使用ChatGPT;而已使用ChatGPT的企業中,48%讓其代替員工工作。
林楊亦向時代財經表示,自己身邊已經有不少企業在用ChatGPT訓練自己的銷售團隊和客服團隊。與此同時,他也在要求自己的團隊學習使用ChatGPT。而林楊自己下個月的日程表,也基本被AI相關的價格排滿。
而國際頂級投行高盛最新一份研究報告指出,ChatGPT等生成式人工智能係統的最新突破,將給全球勞動力市場帶來重大顛覆,全球預計將有3億個工作崗位被生成式AI取代,律師和行政人員將是最有可能被裁員的崗位。
“該技術給勞動力市場帶來重大顛覆:可能創造出一個新的白領失業階層,他們可能遭遇與上世紀80年代製造業藍領工人類似的命運。”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