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鍊和加密貨幣如何對此做出回應


Michael Eisink 擔任心理學家和教練已有20 年。 2017年,他發現了比特幣的奇妙世界,從此染上了加密貨幣熱。在他的專欄中,他通過心理學家的眼光看待加密貨幣。

如果你的環境中有2 到3 歲的蹣跚學步的孩子,你會經常聽到“不”一詞旁邊的“自己動手”。大約在那個年齡段,孩子開始意識到自己的自我,成為自己的人。

自決理論與自治

這完美地說明了自主性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工作中,我們希望體驗到足夠的控制力,當我們被訓斥或被告知我們應該或不應該做什麼時,我們會覺得很煩人。

20世紀70年代中期,愛德華·德西和理查德·萊恩提出了自決論。根據Deci 和Ryan 的說法,驅動行為和行為改變的是三種普遍和先天的需求(有些理論承認不止三種需求,但除此之外)。它們是:自主的需要、能力的經驗和與他人的聯繫。在本專欄中,我解釋了自治的概念。

任何以任何身份或以任何方式與人打交道的人都知道很難讓別人改變他們的行為。無論你是父母、老師還是心理學家。與受外在動機影響的行為(例如,老闆讓你去做)。事實上,在後一種情況下,員工或孩子甚至會更傾向於做相反的事情。

區塊鏈:更多的自主權和對我們資金的控制

比特幣(BTC) 在2008 年銀行業危機之後取得巨大成功並非巧合,始於雷曼兄弟(Lehmann Brothers) 的破產。在傳統銀行中,資金流經中央金融機構,信任在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銀行收到你的錢並在其上發布交易的那一刻,你已經損失了x 時間(查看)你的錢。幸運的是,近年來這種情況有了很大改善,因為你轉賬到歐洲境內另一個賬戶的資金會立即記入對銷賬戶。但是,這還不適用於許多其他服務(例如全球交易)。銀行破產後還存在資產損失的風險。

不了解你的錢就意味著無法控制你的錢。在2008 年之前,這幾乎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的,因為銀行破產是不可想像的。在銀行業危機之後,情況就大大減少了,人們對銀行的信心受到了巨大打擊。人們因金融危機(暫時或永久)失去了積蓄,並希望在未來更好地保護自己免受這種情況的影響。區塊鏈技術在全球銀行業危機後的騰飛並非無緣無故。

區塊鍊和加密貨幣顯然提供並正在滿足重要需求

比特幣、以太坊(ETH) 或卡爾達諾(ADA) 等去中心化系統的優勢之一是你是自己的銀行,全年24/7 不間斷。因此,你的錢幾乎總是可用的,而且與傳統銀行相比,你對自己的錢有更多的控制權和更多的自主權。當然,也有缺點,包括高波動性。

我的期望是永遠不可能逆轉區塊鏈技術的使用,尤其是加密的使用。這可以比作一個充氣的氣球,你試圖將它完全推入水下:你越努力,它就會以越高的速度射出水面。

氣球原則像徵著許多青少年在被要求做某事時的抗拒方式:我們討厭父母、政府、銀行和其他機構對我們發號施令並限制我們的控制權。難道我們不自己決定我們做什麼嗎?政府越想把千斤頂推回盒子裡(例如通過發行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對舊系統的阻力就越大。

因此,我在這方面的建議是不要抵制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順其自然因為誰最終贏得了自主權之戰:你的青少年還是你?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RYPTO-INSIDERS。版權歸作者Michael Eisink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