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CTO:企業的AI轉型怎麼做?數字化轉型還有必要嗎?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來源:見識

作者:唐露堯

原標題:《我向這位CTO提了三個AIGC問題》

ChatGPT的爆火、AIGC新技術的出現,正在掀起一場全新的行業變革大浪潮,它對未來商業的變革、對未來崗位和職業的影響將更為廣泛和深刻。

見實前不久發起主題為《AIGC衝擊、變化和想像》的新白皮書撰寫。本文便是來自撰寫過程中的一次深度對話,電話的另一端是行業某頭部廣告營銷公司CTO 許楠,深聊中,許楠指出了AIGC對個人、企業以及行業的衝擊與影響,並回答了三個AIGC常見問題:

一是,企業怎麼落地。市面上充斥著大量的AIGC商業產品,許楠特別關注到“企業自有模型”的做法,他認為,建立品牌自由模型難度大,成本高,品牌要想真正把Chat GPT用在實戰中,其實通過向量數據庫建立一套過濾機制更好。

二是,我會不會被替代。 AIGC能力將成為未來職場的通用能力,正如Office那樣,未來的區分就是“會用AI”的人替代“不會用AI”的人。

三是,行業將去向何方。正如現在如火如荼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那樣,“企業AI轉型”將成為行業未來新的風向標。

歷史一次又一次證明,效率更高的組織在持續打壓效率更低的組織。無論是個人還是企業,AIGC爆火都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由於白皮書尚未發布,遂嘉賓我們作匿名處理,正式發佈時,將在白皮書內公佈。也歡迎大家與見實聯繫並參與《AIGC衝擊、變化和想像》白皮書的內容共創中來,分享你對於AIGC技術所帶來的新崗位、新工作和新服務的看法和建議。接下來,讓我們回到對話現場,聽聽許楠的AIGC思考,如下,Enjoy:

01、企業怎麼落地?建立品牌自有模型並不究竟

見實:回過頭來看,AIGC對品牌的圖文、直播、短視頻等內容生產會帶來哪些影響?

許楠:圖文AIGC是最直接的衝擊,而短視頻AIGC的應用才剛剛開始,如,抖音剪映直接輸文字,就可以幫你拼湊出來一條短視頻,節奏還是不錯的,只是還需要不斷精細化和調優,下半年或者明年初可以看到直接商用化的成果。

直播AIGC更多是在談虛擬人直播,絕大部分應用是在本地生活領域、才藝主播或者口播主播領域裡。

虛擬人直播有兩個常見問題:一是虛擬人和商品互動問題;二是虛擬人設問題,觀眾其實很輕鬆就可以辨別出主播是否是虛擬人,所以直接開誠佈公和觀眾坦白,這是一場虛擬人直播即可,核心要看品類,如果商品是日用品且以價格折扣為主導,那虛擬人反倒更合適,可以大大降本增效;如果賣更加複雜的商品,比如,小家電或服裝,需要展示衣服實物細節,這時就需要真人出鏡了。

總得來看,品牌的跟進更多是創意營銷思路,可以把它理解成一個更接地氣的元宇宙,但這種做法只能在短期內帶來流量的圍觀。

見實:行業中常見的幫品牌打造用戶內容“小模型”,還要多久才能夠實現?

許楠:自建模型難度是有多,如果你真正去了解品牌商,就會發現,絕大部分品牌商或許不用自己來搭小模型,大模型就可以支持。

如,大模型足足400T的內容數據,基因序列都能準確的預測,且準確率高達90%以上。

而讓品牌猶豫的隱私問題也是一個偽命題,尤其是消費品行業,其實不存在特別隱私的部分,如,品牌希望GPT對客戶講化妝品的配方和產品公佈的配方一致,但不透露核心專利配方或者化學方程式之類,然而用戶根本就不關注背後的化學方程式是怎麼得來的。品牌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公開不願公開的信息,一旦公開就能被檢索到,無非是精準度和效率問題。

如果非要控制和篩選GPT的回复,其實提前配置一個數據庫充當過濾器的做法就挺好,這個過濾器會幫品牌判斷這個問題應該傳遞哪些信息,在這個場景上面能給還是不能給,這個數據庫是一個向量數據庫,建立起來非常容易。

見實:數據在品牌開展AIGC的進程中起到怎樣的作用?

許楠:AIGC 作為效率工具,現階段不需要品牌提供歷史增持的數據,我們無非就是把自己想做的事情轉換成一條“文字指令”給到GPT,然後它來生成一個滿足我們要求的內容,真正到數據反哺AI還是下一階段的事。

未來如果真要做垂直行業的AIGC,可能就需要客戶提供更多細分領域的內容了,如醫療、健康、藥品的推薦, 用AIGC還是很難實現的,這就需要把歷史上所有使用這個藥的相關案例全都餵到AIGC裡,同時,再建立一整套反饋系統,建立答复標準,這時可能就需要創建兩個AIGC角色,通過AI與AI之間的對抗式問答輔以人工篩選來打造垂直行業AI。

02 、我會不會被取代? “會用AI”的人替代“不會用AI”的人

見實:Chatgpt的產生對不同崗位造成了衝擊,你覺得有失業焦慮的必要嗎?

許楠:我覺得沒必要,首先,不存在接入新技術就得進行大規模裁員,這一個自然淘汰的過程,如,會用AI的員工一天可以寫50篇文章,不會用的一天只能完成1篇,達不到正常標準的員工自然就會被淘汰。

如果拉長歷史時間線看,過去電腦和office剛出現時,很多人也擔心會不會被替代,因此,不掌握AIGC的人會被替代,掌握的人則不會被替代。

假設通過內部培訓讓所有員工都懂得如何使用AI,那公司的產能就會非常高,同時也就具備了搶占更大市場的優勢。但是,我們還忽略了兩個關鍵點:

一是,行業市場有上限,不可能一家獨大。只是會有新的增長邏輯,核心看企業高層是選擇在一個行業裡做深做強,還是往上下游和產業鏈延伸,開拓業務的第二增長曲線。

二是,新技術離商用還有一段距離。在註重強邏輯的領域,AI並不一定擅長,如策劃策略、商業策略、金融預測等問題,雖然GPT能給你一些策略,但這個策略是不是被現實環境所驗證,是否符合現狀,都是有待論證的。畢竟它的數據是固定的,2021年以前的數據顯然已經過時了。

那什麼行業又會被AIGC顛覆呢?內容創意行業首當其衝。不管是文案、圖像還是視頻,AIGC越來越接近我們的工作預期,因此,在內容創意崗位的人應儘早擁抱AI ,讓它成為你的效率工具。

見實:在AI 的影響下,未來會新增哪些新職業,你現在有接觸到或者有聽到過嗎?

許楠:提示詞工程師最近比較火,但也只是未來3年左右的階段性崗位,未來指令會越來越簡單,且朝著交互式方向演進。

一方面,GPT 3.5已經實現初步可交互,當我讓他策劃活動時,它會反問“你的活動信息太少,能不能再告訴我你的品牌或者產品或者市場面臨的情況,我再幫你繼續寫東西。”

另一方面,最新的Auto GPT在交互方面更加智能強大,不僅具備對歷史問答的記憶能力,還可以按照不同角色的決策方式採取對抗式驗證。

同樣是營銷活動策劃,Auto GPT會根據營銷活動背景自動創建多個虛擬角色。首先,基於CEO的決策方式對營銷方案提出建議,再將反饋意見喚起營銷策劃的人物角色進行修改,修正完後再從財務視角判定方案漏洞,整個過程完全不需要通過人工來反複調整提示詞。

見實:從技術的角度看,AI 未來是否會降低創業門檻,有更多AI 類或數字化創業的機會嗎?

許楠: 我個人覺得AI 的出現其實是減弱了技術創業的可能性,互聯網創業公司的產品其實非常趨同,且未來的代碼能力,還可以通過類似GPT的大語言模型自主去完成。

因此,小型創業公司很難去做自己的核心AI模型,核心能力肯定是由大廠提供。未來,可能只有兩種公司有機會:一是有錢有資源的大公司,二是研究型創業公司,有權威專家加持。

未來的創業並不是往底層AI 能力的方向走,而是往AI 和行業的深度結合方向發展。賣系統本身的能力,未來只會慢慢中心化在大平台或產業手裡,大多數創業者的機會存在於能被AI改造的各個細分行業中,正如現在“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剛需一樣,未來“企業AI轉型”依然具備很大的市場剛需。

03行業去向何方?從“企業數字化轉型”到“企業AI轉型”

見實:目前國內技術接入的成本有新變化嗎?

許楠:GPT3.5可以穩定輸出簡單的文案和策略制定,大概相當於17歲人類的智商,使用成本較低,1000個token(指令)大約只需0.012美分;如果對創作要求較高,可以用GPT4,收費大約是GPT3.5的10倍,肯定比人工更便宜。

見實:國內GPT屢被封殺,是否意味著國內AIGC產業在落地上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許楠:封殺只是針對大型企業製衡策略,大公司的商業化與規模化訪問需要層層授權,未來國外可能也只對國內巨頭公司開放GPT3.5的能力,但也不會全封。

在實際應用中,GPT接入後的效果並不穩定,商業化應用是有風險的,真正落地還是要看國產大模型能否提供一個穩定可靠的應用環境。

見實:企業之間的信息差或技術差上逐漸被抹平,未來的公司經營會呈現怎樣的狀態呢?

許楠:這個問題值得深度思考,傳統的應用形態無非是ERP、 SCRM營銷工具、營銷活動、企業財務系統等,這些系統最核心的作用是幫助企業提升業務流、工作流以及後台處理的效率。

如果這些功能模塊有一個具備“通用性能力”的AI協助處理時,前端應用就會極度簡單,數據可實現自動收集,後端客戶數據分析與客戶分配也都可以交給AI,基本上可以滿足企業需求。

當AI 程度越來越高時,基礎決策性內容,事務性操作,需要用到的人力也會越來越少,一個團隊裡最後就中心化在幾個最核心的人在做整體決策,企業將變得越來越輕量化。

如,一個電商品牌的總部可能只有兩個人,一個人負責GPT輸出圖文內容,另一個人負責商務和產品,一個以AI為中心的公司MVP模型可能就能跑通了。

見實:行業服務商會面臨哪些新模式的變革,哪類企業又會在這波浪中最終受益?

許楠:單看我們這個行業,當前絕大部分營銷公司依靠高成本的人力賺取較低的毛利。而當新技術出現後,合作方式便轉向了“策略+工具”的新模式。

未來我們或將會從一家“營銷公司”發展為一家“營銷科技公司”。營銷公司的價值也不再是堆人,而是把時間放在更具有創造力的事情上,提供營銷策略與諮詢服務的同時,配合營銷工具高效落地。

服務商企業將從一個低毛利空間的泥沼中掙脫出來,變成一個需要持續投入研發,通過技術取勝的營銷科技公司。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