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時代DApp將成為製勝關鍵

俗話說,“打蛇打七寸”,而Web3 的命脈無非是信息獲取渠道——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DApp),它的優劣程度則決定了Web3 是否會像上次的互聯網革命一樣普惠大眾。

去中心化網絡上的用戶不僅能使用可組合的軟件功能,即易於集成到其他開源項目中的代碼塊,而且擁有開放式網絡。

事實證明,無需許可且可組合的加密平台實現了“1+1>2”的效果,目前全球唯一可稱為“萬能應用”的便是我們國內的微信,但它還不是理想的超級應用。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 希望將Twitter 變成像微信一樣一體化的應用程序,但實現超級應用還是很困難。

要將Twitter 打造成微信之類的應用程序,馬斯克必須重建Twitter——基本上是自2004 年以來在互聯網上建立的每一項服務開始著手。

網絡效應

網絡效應是全球科技巨頭的核心:包括Facebook、谷歌、蘋果、Airbnb、PayPal,Uber。這些成功企業與其他企業主要區別是具有網絡效應。

【某種產品對一名用戶的價值取決於使用該產品的其他用戶的數量,在經濟學中稱為網絡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或稱網絡效應。 】

蘋果是最大的科技硬件生產商,而谷歌是最大的網絡公司,蘋果和谷歌之間合作使得蘋果設備中遍布谷歌的身影。在這個互聯網經濟中,網絡效應對於公司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信任危機

在上個月美國國會舉行的聽證會上,TikTok 首席執行官週受資表示,“我們向委員會和所有用戶承諾,將確保TikTok 不受任何人的操縱。”

美國司法部正在加強針對蘋果和谷歌的反壟斷執法,這與針對兩家公司在搜索領域的長期合作夥伴關係採取的行動截然不同。即便是矽谷科技巨頭,通過收購或純粹的獨創也很難開發一款能夠跨越多個垂直領域的超級應用程序。

就中心化應用程序而言,用戶的數據安全不能夠被保障。在很多場景下,不管是出於審查對信息進行把控還是出於營銷進行推送,用戶的數據都不會為用戶一人所有。

Web3 開源代碼的構建塊共同協作實現了強化合力的作用。

如果沒有監管的支持,任何應用程序都不能夠完全發揮其本身的價值,或者強制超級應用程序集成所需的基礎。平台之間的合作使得對隱私要求較高和言論自由的用戶出現了信任危機。

可組合的網絡效應

去中心化網絡(Web3)有所不同:它是無需許可的。如果一個項目提供應用程序商店,另一個項目提供搜索支持,那麼第三方開發人員可以將他們的功能集成到一個新的應用程序中,而無需協商或徵求許可。一個成品是另外兩部分的組合,潛在組合不受監管機構的限制。

這方面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以太坊已經構建了支持以太坊DApp 之間這種可組合性的基礎設施。以太坊DApp 可以利用Uniswap 的流動性合約或調用Aragon 的鏈上治理合約,無需許可。

DApp 也將功能組合到Cosmos 生態系統中。例如,Osmosis 讓其他DApp 可以直接進入其鏈上市場,就像DApp 在以太坊上使用Uniswap 一樣。

我們現在開始看到跨多個生態系統組合功能的DApp。 Squid 就是一個例子:Squid 建立在Axelar 之上,是一種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它利用許多鏈上其他DEX 的流動性,以促進跨鏈交換。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這些應用程序與“超級應用”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Web3 開源代碼的構建塊共同創造了“1+1>2”的合成體。它們與其他互聯網應用程序構建的網絡效應相結合。

這是去中心化網絡的一個特徵,可以稱為可組合網絡效應。在當前的應用中,它通常以流動性的形式出現,即買賣雙方的網絡。但是Web3 的每一層都存在可組合的網絡效應,即使像以太坊的安全性這樣基本的東西也是可組合的網絡效應,可用於應用層組合。

雖然目前的網絡還不足以適應超級應用程序,但可組合網絡效應將會是開發者未來的標地。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