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到最近哪家投資機構最為風頭無兩,那非DWF Labs 莫屬——幾乎是以每月定投的形式大筆向外撒錢,憑藉頻繁大手筆的投資而強勢殺入大家的視野之中。
與此同時,大家耳熟能詳的加密做市商Wintermute 也在前陣子與DWF Labs 互相就彼此的「黑料」進行了曝光,由此再一次掀開了加密行業內眾多項目,因資本扶持而形成不同派系陣營的蓋子。
1.做市商之間的項目陣營
Wintermute 作為專業做市商,此前在OP、BIUR、ARB 等新上線藍籌種類上一直積極參與做市,幾乎都是彼時市場中的絕對熱點項目,且做市風格廣為大家熟悉:
像OP 的先深度洗盤、之後大幅拉起的過程就讓不少投資者印象深刻,且其中除了二級市場的直接交易之外,還伴隨有消息面等多條戰線的同時發力。
譬如OP 發放之時,Wintermute 搞不清EOA 與普通地址的區別,而導致Optimism 給其用於做市的2000 萬枚OP 丟失(後來追回大部分)。
包括後來Optimsim 基金會多簽錢包更是陸續向Coinbase 託管錢包轉賬共計價值約4.5 億美元的OP,且事前沒有任何公告,直到被社區發現並引發洶洶物議後,Optimsim 基金會才出來解釋稱,「該轉賬行為並非Token解鎖也不會導致當前Token供應量的變化,僅僅是按計劃向投資者進行轉賬」。
此事導致OP 價格一度大跌,事後證明這也是OP 底部的標誌性事件之一。這不由得讓人想起最近ARB 拉升前數億枚ARB 轉移的爭議操作,被懷疑是Wintermute 消息面的操盤手段之一。
而DWF Labs 則以已有Token的老項目為主,且是「投資+做市」結合,像最近的中國項目、香港概念的CFX、MASK、ACH,以及老牌項目EOS、SNX 等等,都是熱點概念、老題材標的為主。
其實雙方的旗下參投項目幾乎囊括了最近的所有漲幅榜頭部,而二者在社交媒體上的隔空互懟,也說明當下市場資金已經走到了這兩家頂級機構互相爭奪話語權與更大影響力的階段。
2.加密行業的資本「派系」
其實加密項目因為受背後提供資本支持的VC 影響,而或主動或被動選邊站隊的情況,並不鮮見。
早在2021 年8 月,SushiSwap 就曾透露為什麼它選擇使用Arbitrum 而不是Optimism 作為其最先佈局的Layer2 擴展解決方案。
其中SushiSwap 直言是因為Optimism 給了Uniswap 優惠待遇,推動Uniswap 率先上線:
儘管「SushiSwap 已經在Kovan 測試網上完成部署,但最後被告知Uniswap 將獲得這個機會,Optimism 非常直接地告知Uniswap 必須先部署」。
而按照SushiSwap 的說法,Optimism 之所以青睞Uniswap,是因為受到了投資者a16z 和Paradigm 的影響,並直言這兩家風險投資公司可能「串通一氣」,以影響他們的既得項目並使其受益。
今年2 月a16z 向由0xPlasma Labs 提出的在BNB Chain 上部署Uniswap V3 的最終提案提出反對票,導致Uniswap 登陸BNB Chain 的計劃擱淺,就與a16z 和Jump 分別支持LayerZero 和Wormhole 的對立有著莫大關係:
其實a16z 並非是不願意將Uniswap 部署至BNB Chain——畢竟在Uniswap 決定是否部署在Polygon、Celo 和zkSync 中時,a16z 是投了「贊成票」的。按照趙長鵬轉推的具體說法,這場鬥爭的核心,是a16z 不願意用Wormhole 做跨鏈橋來作為Uniswap 登陸BNB Chain 的跨鏈選擇。
而交易平台之間的派系之分則更為涇渭分明,以Layer2 賽道經典的Optimism 與Arbitrum 陣營為例,從交易平台以及Token及相應佈局的角度看,扶持不同陣營的站隊還是能看出一些端倪的:
Coinbase 明顯偏向Optimism,並選擇基於Optimism 推出自己的L2 網絡Base;
Binance則更偏向Arbitrum,在上線ARB 的同時,其生態的主要項目MAGIC、GMX、GNS、RDNT 等也盡數上線,這是包含Optimism 在內的眾多競爭公鏈項目都沒有的待遇;
包括最近吸引眼球的SUI 發行,則更為明顯——OKX、Bybit、Kucoin 等與Sui 合作進行1EO 認購,但其中卻並無Binance身影。
據稱這可能和Binance的排他協議有關——無論是首發Token還是投資項目,Binance都會有一些針對其它交易平台的排他協議,因此Binance無法同意SUI 同時在多個平台1EO,SUI 也不接受Binance的排他協議。
3.小結
其實對於被投項目,尤其是那些明星項目而言,大多數情況下並不缺資金。而對機構而言也是如此,不是有錢就能投到項目,好項目更多的在意是機構能給項目方帶來怎麼樣的資源。
所以像頂級投資機構或玩家們才會有更大的話語權——它們不只是把錢給到位,還提供覆蓋項目整個發展鏈路的一條龍行業資源,尤其是整合自身多方資源優勢,提供其它投資機構不具備的一站式投融資服務。
獨行快,眾行遠,客觀上看,這樣條塊分割明顯的關係網確實是助力投資組合項目成長的一大優勢,譬如有助於發揮各自的資源與優勢,通過項目矩陣為單一項目成長賦能。
但壟斷與惡性競爭的隱憂也很明顯,尤其是伴隨著己方被投項目陣營的不斷擴大,形成相對排外的協同矩陣,那馬太效應的優勢會更加明顯,這就形成了我們現在明面上看到的各家機構「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