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記者吳天一
·這是目前市場上首次出現的使用Micro OLED屏幕實現雙目8K效果的產品。單眼4K,把分辨率拉到了目前行業能達到的極限,幾乎是一個天花板。能看清文字,意味著在Vision Pro中,一切其他電子產品的屏幕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蘋果迴避元宇宙這個詞,絕不僅僅是出於自恃身份不隨大流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導向的考慮。蘋果不希望人生活在虛擬的空間裡,人類的未來無疑是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越是如此,真實就越顯得稀缺而珍貴。”
在當地時間6月5日舉行的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上,蘋果公司帶來了令人印象深刻的MR(混合現實)設備Apple Vision Pro,擁有Eyesight、手眼操控等功能。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在主題演講中稱,“Apple Vision Pro將我們帶入空間計算時代”。
“蘋果這樣的公司入場,無疑會給行業帶來關鍵拐點,可能迎來產品形態、內容生態、消費應用場景、產業鍊等行業多環節的活躍,並在大眾認知上實現突破。”YVR首席營銷官朱然告訴澎湃科技(www.thepaper.cn)。
蘋果在大會上似乎極力避免提及人工智能(AI)和元宇宙的概念。比如,頭顯外部搭載“Eyesight”透視功能,實際上是一種用戶臉部的3D化身,通過掃描面部產生,業內人士透露,該功能正是通過機器學習實現的,但蘋果卻對AI閉口不談。視+AR創始人張小軍也向澎湃科技表示:“蘋果從未提過元宇宙,純粹虛擬世界的概念不符合蘋果的審美。MR這一形態也在極力避免用戶進入封閉的虛擬世界,Eyesight的出現就是為了不讓人單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
蘋果頭顯外部搭載“Eyesight”透視功能,實際上是一種用戶臉部的3D化身,也體現了避免用戶進入封閉虛擬世界的理念。
給行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很多科技從業者和未來學者認為,人類的交互方式將由2D交互向更具效率的3D交互轉變。 3D視覺交互系統取決於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的發展,這些技術統稱為“擴展現實”(XR)。
“在蘋果的MR設備發布前,XR(擴展現實)產業已經進入低谷期了。”張小軍稱,長期以來,該行業一直難以被認真對待,消費者主要將其視為玩休閒遊戲的一種方式,而不是日常生活必需的電子設備,這也與XR產業的硬件、生態不成熟等相關。
YVR首席運營官陳明也在接受澎湃科技採訪時表示,VR技術之所以陷入低谷,是因為廠商在跟風後匆匆散去,高估了VR短期內的水平,又低估了其長期發展、完善的能力。
蘋果入場AR顯然給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蘋果作為全世界最具技術實力、創新能力和品牌號召力的公司之一,用Vision Pro全方位“吊打”了同行。 “之前AR產業發展受限,本質還是因為產品不過關,比如戴上去之後有紗窗效應等,內容不夠好,肯定會滯銷。但蘋果這次的產品,僅從宣傳片來看,可以稱得上很完美了。”張小軍錶示。
朱然也認為,“Vision Pro絕對可以看作是一款打破常規的實驗性產品,會給行業帶來正向推動。”
一些業內人士質疑,蘋果的MR設備是否會擠壓其他廠商的發展空間,幾位受訪者都認為不會。 “第一反應是會擠壓,因為蘋果的各方面都更好,大家會選擇蘋果。”張小軍說,“後來我覺得不是,因為本質上可能還是市場定位和價位區間的問題,國內這些廠商的產品是平價替代產品,不是跟它(蘋果)同質競爭的產品,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產品的市場定位差異較大,反倒可能是一個促進。”
非常震撼的效果
幾位受訪者認為,Vision Pro的配置稱得上達到了行業標杆水平。顯示方面,Vision Pro主顯示屏採用Micro OLED,單眼分辨率達到4K,這是目前市場上首次出現的使用Micro OLED屏幕實現雙目8K效果的產品。
而事實也證明,超高分辨率所獲得的視覺體驗反饋總體非常正向,目前體驗了Vision Pro的人幾乎都給出了相當高的評價。 “無論從硬件參數、交互設計,還是發布會上發布的廣泛應用場景來講,蘋果的Vision Pro都令人驚艷。”Unity中國XR技術總監李鵬鵬告訴澎湃科技。 Unity已成為本次大會上蘋果公佈的登錄VisionOS的原生合作方。
目前市場上大部分VR產品,出於成本考慮,大多采用LCD或者Mini LED背光+LCD的形式,優勢很明顯,成本低、量產成熟良率高,缺點也明顯,亮度、ppi、對比度和色域等各方面參數也更低。 Quest 2、PICO 4等價格都在人民幣2000-3000元之間,而Micro OLED單塊屏的價格就已高達上百甚至數百美元。
據了解,蘋果的Mirco OLED為完全定制,尺寸達到1.42英寸,屬於目前尺寸最大的Micro OLED屏。據相關屏幕從業者透露,本次蘋果搭載的兩塊Micro OLED屏幕,良品率只有20%,這也是其MR設備售價高昂的原因之一。
4K是業內人士指出的重點之一,雖然4K對於消費者而言並不陌生,但此“4K”不同於影音產品常見的4K。 “單眼4K,把分辨率拉到了目前行業能達到的極限,可以給人一個非常震撼的效果。聽起來4K很常見,但在VR、AR領域,4K幾乎是一個天花板。”張小軍說,“這是閾值型產品,4K才能讓消費者覺得可以接受。2K會有紗窗效應,用起來彷彿走進90年代的錄像廳。”
“很多人沒注意到,今天的產品展示中,蘋果展示了很多文字方面的內容,比如應用裡的文字、網頁文檔設計等。它敢展示,就說明人戴上去是可以看得清那個字的,意味著它開啟了非常大的辦公場景。”張小軍錶示,這意味著在Vision Pro中,一切其他電子產品的屏幕都是可以被替代的。
蘋果展示了很多文字方面的內容。
從形態和技術路徑上來看,Vision Pro或許更像VR,通過全彩“Video See Through”(簡稱VST)來實現MR融合效果,但張小軍認為,Vision Pro與市場已有的VR、AR眼鏡最大的區別在於兩點。 “第一個是它做到了4K顯示,第二個是它用VR眼鏡的形態,形成了AR眼鏡的效果。這兩個都是直接跟人的視覺相關的。目前的AR產品相當簡陋,只能滿足一些特定需求,而Vision Pro可能是蘋果未來實現理想化AR的過渡形態。”
蘋果承載了把AR帶到C端的夢
大會上,蘋果公佈了全新的操作系統“VisionOS”,蘋果稱其為“專為空間計算設計的操作系統”,可以與iPhone、iPad等設備實時同步。從發布演示來看,VisionOS依舊保持蘋果一貫的設計語言,蘋果稱該系統“與MaOS和iPadOS類似,且建立在幾十年的工程創新的基礎上”。
朱然表示,Vision Pro能藉助蘋果本身獨一無二的生態優勢,或實現與其他蘋果生態設備之間的“無縫切換”,迅速拓展MR設備使用邊界,為未來的生態應用提供了無限想像,將與更多應用場景融合。而長期來看,蘋果在內容生態方面的領先地位,也有望吸引大量內容開發者參與相關內容創作,以大幅優化現階段的XR內容生態和體驗,推動整個行業內容生態持續繁榮,形成行業正向循環。
對於蘋果匆匆帶過的“MR+教育”、“MR+工業”等應用場景,張小軍認為,蘋果在AR領域投入了巨大的研發成本。 “發布會上有些一閃而過的功能,可能都經歷了無數次的研發與創新。”他說,“我們做技術的才知道,這後面有多少工程師的心血、多少次版本的迭代才能做到。AR是個門檻非常高的行業,同時做好生態、硬件、軟件,而且要做到非常好的體驗,每一點都極其困難。目前市場上的VR、AR眼鏡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只有硬件,沒有開發者,注定不長久。”
關於AR產品,微軟、谷歌和蘋果都有自己的技術路線和市場定位,國內許多公司例如PICO、愛奇藝也有相關佈局,“大部分都是面向B端的,嚴格意義上,只有Meta和蘋果在做面向C端的產品。”張小軍稱,“其實蘋果承載了能把AR帶到C端的一個夢。”
空間計算是一種價值導向
本次發布會上,蘋果還帶火了一個全新的概念:空間計算,通常是指採集、獲取、處理和交互三維化多模態數據的一系列理論、技術和工具。
目前各個互聯網巨頭對於空間計算的理解不同,一些專業從業者常常把3D引擎或渲染歸類於甚至等同於空間計算。張小軍錶示,空間計算的本質是讓計算機理解物理世界,並以此為基礎,無縫地融合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包括以Vio/Slam為核心的6dof(6個自由度)運動跟踪技術;人/物/場的三維重建技術;普適的VPS(視覺定位)技術等。
“其實空間計算這個詞不新不舊,它不像移動計算或個人計算是很早就有的詞,空間計算也就是大概2000年代、2010年代才出現的概念。”張小軍錶示,在移動互聯網時期,我們的計算或交互僅限於手機和人兩者之間。而在空間計算的場景下,是3個主體的互動,即人、設備、物理世界。
張小軍認為,空間計算首先是一種算法技術能力,其次帶來一種新的自然交互的變革。自然交互的變革看起來很簡單,但是牽一發而動全身,因為交互的變革會影響全部應用的變化。
暢銷書《元宇宙改變一切》的作者馬修·鮑爾(Matthew Ball)在WWDC大會期間發推稱:“空間計算是蘋果用來闡述’元宇宙’的方式。”但張小軍並不贊同,他認為,空間計算是一種價值導向,把真實放在數字世界的中心位置,才是“空間計算”的核心價值理念。 “我們提了很多年空間計算沒人在乎, 但現在蘋果提了,就不一樣了。蘋果迴避元宇宙這個詞,絕不僅僅是出於自恃身份不隨大流的考慮,更重要的是一種價值導向的考慮。蘋果不希望人生活在虛擬的空間裡,人類的未來無疑是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的,越是如此,真實就越顯得稀缺而珍貴。”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