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要點
Blackrock 是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並已申請現貨比特幣ETF 不能保證它會被批准,而且SEC 已經拒絕了迄今為止的所有現貨ETF 申請交易所一直在苦苦掙扎,裁員潮湧入行業,在監管打擊下訴訟不斷增加我們的研究主管Dan Ashmore 寫道,獲得批准的ETF 可以從交易所吸引更多的交易量去年加密貨幣寒冬期間,交易所出現了驚人的資金外流,而ETF 將為機構和個人提供一種低費用、方便和簡單的方式來獲得比特幣價格敞口
加密貨幣交易所經歷了艱難的幾個月。
事實上,這是艱難的一年。去年6 月,Coinbase 在超級碗廣告上花費了大約1400 萬美元三個月後裁員了18%。今年1 月,它又將員工人數減少了20%。 Kraken 和Crypto.com 在FTX 之後分別裁員了30% 和20%。
即使是幣安,它表示它通過招聘而不是裁員來逆勢而上,併計劃在2023 年進一步擴張,但上個月宣布將裁員,具體人數不詳。
這是在該行業經歷了一段驚人的衰退期之後,資本逃離了這個領域。 Coinbase 是該行業困境的良好晴雨表——其股價較2021 年4 月的上市價下跌了86%。它的表現幾乎低於行業中所有可以想像的基準。
然後是監管的小問題。立法者對美國的所有加密貨幣問題都採取了嚴厲措施。 SEC 兩週前起訴了幣安和Coinbase,而SEC 主席Gary Gensler 則抨擊該行業“大規模違規”。正如我上週所寫,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比特幣ETF 的貝萊德文件
上週還發生了一件大事——全球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Blackrock 申請了現貨比特幣ETF。多年來,也許沒有比神話般的比特幣ETF 即將到來更讓人產生虛假希望的來源了。到目前為止,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駁回了每一份申請。不能保證同樣的命運不會降臨在貝萊德身上。另一方面,這仍然是貝萊德:價值10 萬億美元的資產管理公司代表了迄今為止最嚴肅的應用。
如果ETF 獲得批准(這同樣不能保證),後一點可能是所有這一切中最大的好處。多年來,加密貨幣領域一直在為合法性而戰,最近隨著從Terra 創始人Do Kwon 到FTX 創始人Sam Bankman-Fried 的各種醜聞襲擊該領域而讓步。
由於流動性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稀薄,比特幣價格仍比歷史高位低60%(我最近寫了一篇關於著名的股票市場相關性如何在這次監管打壓中被打破的文章,比特幣努力跟上不斷上漲的資產價格其他地方),以及整個空間的恐懼情緒,機構和傳統金融機構的興趣已經從牛市的歇斯底里中消失了。 Blackrock ETF 可以幫助恢復過去幾年的部分聲譽損失。
交易所可能會受到ETF 的影響
所有這一切的一個有趣角度,並回到本文的關鍵,是交易所的區塊鏈反應。沒有多少人在談論這個,但黑石ETF 儘管對這個領域有利,但有可能對交易所產生不利影響。
哦,還有一個簡短的中場休息:從技術上講,貝萊德ETF 是一種信託基金,正如其提議的名稱iShares 比特幣信託基金所表明的那樣。但實際上,它的功能與ETF 完全一樣,具有每日創建/贖回機制。順便說一句,這正是SPDR Gold Shares ETF 的運作方式。因此,儘管根據定義它是一種信託,但這不應改變任何東西,並且出於所有意圖和目的,它都可以被視為ETF。
但無論如何,如果ETF 獲得批准,交易所交易的人會減少嗎?當然,ETF 的缺點在於你無法獲得“真正的”比特幣體驗。也就是說,我的意思是你不自己存儲它,你不能用物理比特幣做任何事情,你也不能參與區塊鏈的魔力。但是,那又怎樣?我愛比特幣,也愛這些東西,但有多少人真正關心? ETF 提供一個價格風險,就像直接購買一樣,我敢打賭,這就是99% 的人所關心的。
然後是收費問題。眾所周知,ETF 的費用效率很高。交易所幾乎肯定會更貴。例如,Coinbase 的費用目前為0.6%。人們會支付更高的費用通過Coinbase 購買嗎?同樣,我們也需要考慮這裡空間的聲譽。 Blackrock 在華爾街資本中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聲譽價值,而Coinbase 等加密貨幣公司的首席執行官似乎每天都在Twitter 上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進行口水戰。
Blackrock 將提供一種簡單、便宜且安全的方式來獲得比特幣的價格敞口。此外,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這將是順利的,並且不存在存儲問題和其他管理問題,這與實際直接購買比特幣形成對比(具有諷刺意味的是,ETF 建議使用Coinbase 作為託管人)。
如果ETF 獲得批准(這是第17 次,這遠不能保證,迄今為止所有其他ETF 申請都被拒絕),這對比特幣和加密貨幣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勝利。根據定義,這可能意味著所有參與該領域的公司都將獲得勝利。但對於交易所而言,在流動性、交易量和價格下跌、裁員和訴訟增多的情況下,它也將提供一種新的競爭形式。
分享這篇文章分類標籤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OINJOURNAL。版權歸作者Dan Ashmore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