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nvestguru
我的投資俱樂部成立到現在已經八年多了。前幾天和一位朋友聊,提起2016年俱樂部的群友在A 市的第一次聚會,現場大約二十多人,七年之後,只有他一個人還在群內。同期在B 市的群友聚會,現場十個人裡面,七年後還有六位仍在群內。 A 市聚會是在一位群友自家開的滇菜餐館裡舉行的,環境優雅,熱鬧非凡。大家吃的開心,發言踴躍。 B 市聚會地點房間小很多,氣氛明顯更沉悶。但七年之後兩地群友去留的差別如此之大,完全沒有想到,讓人感慨萬千。
我在俱樂部內部的研討中,較早推薦了一些投資標的,因為深入研究,自己做到知行合一,長期持有後獲得了不錯的回報。這裡最戲劇性的是特斯拉,從2015年大家開始討論,正反兩方面吵得極為厲害,少數人甚至參與做空。也有一些人受不了翻來覆去的枯燥的爭論而退群。到2019年夏天的時候,特斯拉的股價比2015年最高點下跌超過30%。爭論四年之後,反方看似是正確的。然後就是突然兩年二十多倍的暴漲,一切就都是歷史了。可以參見筆者的老文章。
為什麼長期主義的實踐這麼困難?為什麼A 市和B 市兩地的群友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反复推敲後,我的結論是:
關鍵在於資源的貧乏。
長期主義的堅持,需要自身有足夠資源可以耐得住表面的波動。如果一個事情,堅持四年,儘管從第一性原理上各個維度都有肉眼可見的大幅度進展,但在賬面上還有浮虧,還有主流媒體的各種負面的鼓譟,即使內心認可,也無法承受老闆/客戶/家人的壓力而繼續堅守。
B 市的群友大多是私營企業家,底子厚,沒有迅速發財的壓力,也不需要馬上依靠投資掙生活費;不給別人管理資產,因此沒有短期業績的壓力,堅守七八年毫無問題。
而A 市很多群友,要么還在創業早期,要么還在職場打拼,短期出業績的壓力非常大,時刻都在尋找馬上能見效的新機會。
即使碰到好的長期機會,要么賣得過早收益有限;要么遇到熊市,即使內心認可,奈何業績壓力,只能割肉放棄。
更何況,很多人其實對事物的鑽研不夠深入,媒體上稍微有些負面消息,外面稍微有些包裝精美的誘惑,自己就守不住了。
一個人或者團體的演化阻力最小的方向,是他可能獲得最大正反饋的方向,這取決於他和外界連接的網絡特徵,和這些網絡連接給他的選擇權。
資源的貧乏,本質意味著選擇權的貧乏。選擇權誠實的決定了阻力最小的演化方向,這比任何信誓旦旦的賭咒發誓都更準確。
這裡有個細思極恐的怪圈:
因為資源貧乏,所以屢屢落入各種許諾不勞而獲而暴富的騙局;
因為資源貧乏,即使撞上了好機會,稍微賺了點小錢就套現離場,不能耐心等待小樹苗慢慢長成參天大樹;
還是因為資源貧乏,整天聽到看到的,被輸入的,是各種噪音和似是而非的有害信息。
當看到某個朋友若干年後還是用同樣的方式,費力低效的做事,沒有什麼本質的進步,甚至因為年齡原因實質上還有些退化,而且說了也不願意真正改進的的時候,人會產生一種本能的生理痛感,然後只能一聲嘆息。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資源豐富的。資源貧乏者如何能夠實現長期的躍遷?這裡強烈推荐一下Dan Sullivan 和Benjamin Hardy 的一本新書:“十倍比兩倍更容易” ( 10x is easier than 2x ). 把這本書的核心精神總結一下:
很多人因為一種不假思索的本能,以為財富的增長就是對現在做的事情上加倍努力,這是2x (兩倍數) 的思維。
10x (十倍數) 的增長,長期看,實際上比兩倍更容易。因為,你一旦以10x 的視野來要求自己,就會主動強迫自己過濾,放棄,拒絕掉各種長期增長潛力有限的機會(甚至是騙局),你會讓自己高度聚焦,只做哪種有潛力讓自己十倍增長的事情。這個過濾方式,對人也適用。這種放棄,和自己的日常習慣一開始是衝突的,很多人不願意割捨,抵觸情緒嚴重。因此必須冷靜坐下來認真推演,從思想上徹底理解,“果斷放棄”低價值行為或機會,對於長期10x 的必要性。
因為你果斷拒絕了很多低價值機會,反而時間更多了。更多的時間讓你可以聚焦深入的研究,提高自己在底層用第一性原理識別和捕捉高價值機會的能力。
因為你在架構設計上就強迫自己不斷積累各種新的微小的優勢,遲早會有一天你會獲得突破,實現10x 的夢想。
回到第一步,重新審視自己的日常工作學習,再重新過濾放棄舊的低價值習慣,開始下一個10x 的篇章。
如果做一個思想實驗,你要把自己的淨資產三十年增加一千倍。聽上去目標很宏大,很難達到,你的第一個直覺反應是:根本不可能!但把它拆解一下,就是每十年增加十倍。 (以下計算為簡化的目的,不考慮稅收因素). 再分解一下,就是每五年3.2 倍。
如何做到五年3.2 倍?
按照簡單的倒推,這需要每年26%左右的回報。但事物的發展從不是一直向前,沒有波折的。實際情況是,市場常常不斷在牛熊之間像個神經病一樣的大幅波動。為了捕捉到大幅的回報,五年裡面大部分時間需要等待,積累信息和資源,等到機會來了,在大家都恐慌和缺乏資源的時候,(在全面分析基本面的各種定性定量因素後) 覺得某個投資五年內大概率有遠超3.2 倍的回報,才出手。
理解這個邏輯框架後,就必須謝絕大部分市場上的噪音和誘惑。對絕大部分事情都說不。對外界各種試圖空手套白狼的邀約和閒扯,沒有確定性的短線交易,不了解的東西,調研成本太高的東西,潛在回報不能遠大於下行風險的東西,沒有進入一種持續自我強化的壟斷性狀態的東西,等等,說不。五年至少3.2 倍成為一條簡單粗暴的紅線。不去碰紅線以外的東西,成為一種自覺的自律。
“說不”之後豁然開朗。這意味著你相比之前有大把的閒暇時間,可以深入的,按照自己的節奏調研。然後持續發掘出新的,別人無法真正理解和徹底實踐的機會。這樣當外人以為你只是運氣.倖存者偏差和事後諸葛亮時,你只是笑一下,不去解釋。
進一步推導,為了未來三十年還能一直享受你的勞動果實,必須以一種嚴謹的態度,投入大量時間和資源,保持身體的健康和自由。否則,到了七老八十,老年癡呆,體態佝僂,骨質疏鬆,大小便失禁,各種疼痛,心血管疾病,等等,縱有家財萬貫也是枉然。
於是,你就會有時間和興趣努力實踐太極,站樁,瑜伽,跑步,游泳,間歇性斷食,並持續關注其它前沿的抗衰老技術的最新發展。這又會給你更多年的時間,在意想不到的,不斷湧現的新的維度上獲得十倍以上的成長。
科幻小說家Frank Herbert 有名言: “追求自由,你就會成為慾望的奴隸; 追求自律,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解放” (Seek freedom and become captive of your desires. Seek discipline and find your liberty.)。對低價值事物的持續嚴格捨棄的自律,正是通往高價值成長的長期主義的解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