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欠的錢,愛奇藝不想還了?


來源:螺旋實驗室,作者:牧歌,編輯:堅果

圖片來源:由無界AI‌ 生成

又一家VR公司正徘徊在生死邊緣。

據《科創板日報》報導稱,愛奇藝旗下VR公司青島夢想綻放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夢想綻放)目前業務已陷入停滯,在職和離職員工總計超百人被拖欠工資。

夢想綻放是愛奇藝諸多被獨立出去的業務之一,前身是愛奇藝智能,再往前追溯甚至能到2016年愛奇藝設立的智能硬件部門,該部門從成立之初便專注於研發VR技術與“奇遇”系列VR一體機。

2021年12月,愛奇藝智能正式推出愛奇藝奇遇Dream VR一體機,在發布會上,愛奇藝智能宣布將更名為夢想綻放。

根據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北京愛奇藝有限公司仍是夢想綻放的第一大股東,佔股49.62%。

螺旋實驗室同時還注意到,僅僅在不到一個月之前,外界曾披露小米To B業務副總裁白鵬從小米離職,加入的公司正是“夢想綻放”,白鵬到任後,接替了公司元老熊市文擔任CEO一職。

距離這次重要的人事變動過後還不到一個月,夢想綻放便傳出業務停滯、員工欠薪的消息,對於今年寒氣逼人的VR行業來說,這樣的局面似乎並不意外,但又無可奈何。

早有停擺跡象

夢想綻放的停擺,其實早有跡象,在今年年初,時任夢想綻放副總裁的王愷還曾對外宣布,今年4月將推出“奇遇下一代全新混合現實MR旗艦新品”,並豪言要和蘋果的MR產品“形成搶跑之勢”。

但到了4月之後,愛奇藝的新款產品並未如期而至,反倒是有不少愛奇藝用戶在網絡上投訴,奇遇VR產品原本承諾的用戶活動返現無法兌現。

去年5月,奇遇VR曾推出過打卡活動,承諾用戶連續300天打卡可以獲得3000元返現及其他禮物,但很多用戶在完成要求打卡之後,卻並未獲得預期的承諾返現。

為此,已經有不少用戶欲通過起訴獲得返款,還有用戶將此事投訴至當地市場監督部門,獲得的回复則是“青島夢想綻放科技有限公司表示目前出現資金困難,無法及時返款”;“建議投訴人起訴商家”。

近兩個月時間裡,關於夢想綻放的其他傳言也在昭示著這家VR公司的處境艱難。

36氪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夢想綻放在近半年時間裡已經累計進行了兩次裁員,裁撤比例超過了50%,僅剩不到百名員工。

而《科創板日報》的報導也顯示,夢想綻放自今年3月起便開始緩發工資,起初是按照50%或者70%發放,到了五月份,有些人則整月都沒發工資。

夢想綻放的資金壓力從何而來,作為一家硬件科技公司,其產品銷售乏力或許是一大誘因,雖然這家公司已經推出了8款VR產品,但在VR行業整體銷量疲軟的情況下,夢想綻放也未能逆勢產生增量,加之返現活動無法兌現,更使得其在用戶群體中口碑下滑。

目前,奇遇VR旗艦店鋪在天貓、淘寶與京東等電商平台中都已下架。

也正是由於產品銷量上的表現不佳,夢想綻放的救命糧草也遲遲未能到賬,今年1月,夢想綻放曾宣布獲得了4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由青島經控集團和真知資本聯合投資。

但有知情人士透露稱,這筆投資並非一次性到賬,而是階段性撥款,中間還涉及到一定的對賭條款。由於夢想綻放“沒有完成既定的銷量目標,因此沒有辦法拿到完整的融資款項,只拿到了幾千萬”。

龔宇也不想管了?

一邊是前端的銷售無法支撐起公司的日常經營,另一方面,後方的資金援助也基本已經見底,對於如今的夢想綻放而言,似乎只能將希望寄託在老東家愛奇藝身上。

但問題是,愛奇藝似乎也不太願意全盤接手夢想綻放的爛攤子。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愛奇藝創始人龔宇目前還擔任著青島夢想綻放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有員工曾就裁員問題在內部聊天工具上直接聯繫了龔宇,但得到的回复卻是: “現在夢想綻放是一個獨立公司,我只能問清情況,給他們建議。”

還有一些夢想綻放的員工聯繫龔宇,希望能夠解決工資拖欠的問題,但得到的回復也大都相似,龔宇上來就強調了愛奇藝和夢想綻放是兩個獨立的主體,愛奇藝只能給予建議和幫助。

無獨有偶,部分參加了奇遇VR打卡活動但卻無法獲得返現的用戶,在網絡上進行投訴時也收到了類似的回應。

小紅書用戶“老張老張從來不慌”,曾在網絡上向愛奇藝發起維權,但得到的回復是“該產品由愛奇藝公司內部孵化的事業部研發生產,現已獨立運營。”

從法律意義上來說,愛奇藝和夢想綻放確實分屬於兩個獨立的公司主體,但同時也不能否認的是,夢想綻放在推廣奇遇VR產品時,曾多次借助愛奇藝的影響力作為背書,客觀上很多用戶是衝著愛奇藝的招牌購買產品並參加活動。

而如今用戶的活動獎勵無法兌現,員工薪資也未能足額發放,理應最後為夢想綻放兜底的愛奇藝,卻選擇了抽身事外。

而縱觀愛奇藝近兩年的發展現狀來看,其選擇與夢想綻放劃清界限,可能也是出於自身財務狀況的考量。

虧損長達十二年之久,愛奇藝於去年年中才艱難實現盈利,而能夠扭虧為盈的一大重要舉措,便是愛奇藝對於業務和人員的精簡,包括砍掉了一些效率低下和看不到前途的業務。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愛奇藝確實需要用VR這樣的概念來充實自身的商業故事,但這也僅僅是停留在概念之上,如果落實到真金白銀的投入上,現階段的愛奇藝似乎還沒有這樣豐厚的家底。

愛奇藝還需要VR嗎

曾幾何時,愛奇藝對於VR產業抱有過極大的熱情。早在2016年,愛奇藝就提出過要啟動VR生態計劃,其中包括10大IP視頻自製計劃,100大IP遊戲合作計劃,1000萬VR用戶計劃。

也就是在此背景下,夢想綻放的前身“愛奇藝智能”被正式立項。

後來元宇宙的浪潮襲來,愛奇藝更是數次以自身的VR業務為噱頭,向外界勾勒自己的元宇宙藍圖。

而站在彼時來看,夢想綻放打造的奇遇VR也確實有過高光時刻,整個2021年,奇遇VR線上電商渠道的出貨量佔比達27.4%,僅次於字節旗下的PICO ,位列行業第二,兩家共同瓜分了過半的市場份額。

到了2022年,奇遇VR在全球的市場份額還能夠排到第五位,但市場已經在悄悄發生了概念,這一年全球AR/VR頭戴設備出貨量驟跌了20.9%,很多公司預期中的VR終端爆發和內容生態爆發均遲遲沒有到來。

甚至於直到今年。蘋果公司千呼萬喚始出來的頭顯設備Vision Pro正式面世,也依然沒有從根本上帶動全球VR設備的消費熱潮。

在這種情況下,各大公司已經在紛紛削減對於VR方面的投入,微軟今年開啟萬人大裁員,騰訊XR部門取消全部崗位,字節PICO調低2023年銷量目標……

愛奇藝同樣也不例外,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探索VR和元宇宙已經不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風頭頭正盛的AIGC。

如今的夢想綻放其實和幾年前的愛奇藝也有相似之處,當時財務狀況糟糕的愛奇藝,曾被外界猜測會是百度急於甩掉的包袱,但百度最終還是選擇繼續豪賭,直到去年3月仍在持續為愛奇藝輸血,直到等來了愛奇藝的全面盈利。

但當下的VR行業畢竟不是去年的在線視頻行業,同時還兼任著夢想綻放公司董事長的龔宇可能也清楚,還值不值得為一棵將死的樹,再繼續去澆水施肥。

或許這也就是商業世界的殘酷之處,合夥創業的時候,我們是親密無間的兄弟夥伴,但真正淪落至生死時刻,我們就是“兩個獨立的法律主體”。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