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吳老斯基
圖片來源:由無界AI工俱生成
未來難以精準預測,偉大往往超乎計劃
前天晚上在上海組織了一個AI應用創始人飯局,席間大家推杯換盞、侃侃而談,由於參與者都是創始人,討論迅速進入了深水區。
我突然發現,對於某些事情,大家是存在統一看法的,而對另一些問題,則存在明顯差異,看來有必要開篇立題展開講講。
在開題之前,我先拋出一個觀點,來跟各位探討:
未來難以精準預測,偉大往往超乎計劃。
新的生產力革命和交互革命到來的時候,我們往往樂於去預判未來,但過去的經驗無法推斷未來的範式。趨勢可能是顯而易見的,但我們很難踩中未來的每一個節點。
我們需要接受和理解未來的不確定性,同時根據現實數據反饋,來不斷修正和更新我們的信念,快速行動和迭代。
正如這一代人工智能所展現的湧現能力,完全超出了預期和計劃。我們往往高估了AI的能力邊界,又低估了AI的發展速度,與其擔心和焦慮,不如早點躬身入局,普通人去抖音上付一個199,企業則看看怎麼把AI技術應用到自身的業務場景和工作流中。
幹完這碗雞湯,接下來,結合過去半年我跟數百位AI創業者的面對面交易所,以及旁聽公司安排的近千場AI項目路演會議,我們就用提問的方式來試圖展開,對於國內AI應用創業者們,在市場選擇、融資策略、商業模式、未來判斷上,他們有哪些共識與非共識。
大模型創業還有沒有機會?
我在之前的文章(朱嘯虎沒錯,大模型沒有投資價值)裡表達了清晰的觀點:相比通用大模型,我更看好垂直模型和AI應用。
時至今日,大約十來家投資機構已經投資了十來家國內大模型公司,阿里和騰訊也參與投資了其中幾家,他們既無必要也不會繼續投資新的大模型公司,通用大模型的創業窗口已經關閉了,基本上往後已經沒有新的大模型創業的空間和機會了。
而那些已經投了大模型的投資機構,接下來的重點就是看AI應用/infra/agents;沒有投大模型的,也在看應用層;擁有大模型的產業方為了生態佈局,也必然要看應用層。
年初的時候,做AI應用會被嫌棄太薄、太容易被大模型價值碾壓,而現在恰好是AI應用公司開啟融資的最佳時間。
但,融資是AI應用創始人最重要的事嗎?
業務重要,還是融資重要?
業務比融資重要,當然。
這話半年前大家興許還不敢講,時至今日也是被現實狠狠打臉了。有很多AI應用創始人跟我見面,前三句話是:太難了太難了太難了然後問我們現在的融資環境有沒有變好一些。
我則馬上潑上一盆涼水:在國內,對於非硬科技賽道的融資環境,未來可能也不會變好,我們需要接受這種常態。
進一步分析下,市場上主要的幾類潛在投資人:
政府或國資主導的人民幣基金,基本不投AI應用,如果是跟製造和算力相關的AI方向還可以聊聊;
產業方,目前看的非常積極,但大部分會先嘗試業務合作,投資進度推進較慢(也有快的,私聊);
雙幣基金,對項目有PMF的要求,一般ARR100萬美金比較適合;
個人或家辦,要么投相對成熟的項目要么看你關係熟不熟;
純美元基金,不想多談,時代結束了。
從階段上看,國內可能不缺投種子的,譬如奇績創壇,也不缺投A輪的,譬如金沙江等,但陸奇到朱嘯虎中間沒有接盤俠,這是最尷尬的。
雖然投的人少但並不妨礙看的人多,但凡你是一家做AI應用的企業,特別是AI Native的,相信我,找你的投資人比客戶多了十倍不止。
見客戶和見投資人消耗的時間差不多,但是見投資人的轉化率可能會非常慘淡。我身邊很多AI應用的創始人,從今年年初融到現在,可能見了大幾十家機構也沒融到,或者也只能拿到1-2個TS。
所以,如果你還沒達到投資人認為的PMF(投資人認為的PMF和你認為的PMF可能有差距),與其把時間花在融資和VC身上,還不如把重心放在業務和客戶身上。
創始人最重要的三件事,找人找錢找方向,找錢也不等於找VC,客戶的錢、渠道的錢、代理商的錢、政府的補貼甚至銀行的信貸,都是錢的來源。如果AI創始人想了解我們如何幫助企業做業務加速,歡迎關注吳老斯基加我微信聊聊。
不出海,就出局?
先上一張我個人對AI應用目標市場選擇的理解。這是一個比較老的SaaS目標市場分析框架,我微調了一下,套在AI應用上依然管用。
從這張圖上來看,其實包含了好幾個問題的討論:
問:AI應用創業應該2B還是2C
就AI應用來看,2B會更快邁入商業化,而2C的天花板會比較高,給投資人的想像空間更大。
從國內市場來看,2B和2C在商業模式和增長模式上差異巨大,這就會影響到公司的人才需求、成本結構和預算分配,勢必要做選擇;如果是做海外市場,由於是PLG為主,倒不必糾結2B還是2C。
問:不出海就出局了嗎
作為AI Native的2C應用,特別是文娛和社交方向的,大家的統一認知是只能出海;如果是AI Native的2B應用,且以PLG為主的,也建議主做海外市場。
也就是說,如果你服務的是國內中大型及超大型客戶,業務發展主要靠集成商和直銷結合,確實不用考慮出海問題,其他的,要么已經出海,要么正在揚帆出海的路上。
問:國內2B增長只能靠SLG嗎
80%以上的企業級軟件80%以上的銷售增長靠SLG,目前SLG還是主流。所謂:超大B靠集成、大B靠直客,中B靠代理,小B可放棄。
客單價決定了業務增長和銷售方式,5位數及以上的客單價適合SLG,4位數及以內的客單價覆蓋不了首單銷售成本,只能PLG。最近合合信息也上市了,倒是給了國內想做PLG的公司一些信心。
談到PLG,就不得不談到SaaS,雖然SaaS已經是一個投資人嫌棄、創業者賣慘、媒體不嫌事大的笑話,老生常談的話題我們就不展開了,但我個人有一些新思路和新看法。
中國市場到底需不需要SaaS?
前段時間,中國是否需要SaaS之爭,熱鬧了好一陣子,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我看來有如下幾個原因:
(1)企業高度競爭內捲帶來的相對急功近利;(2)客戶對數據安全和軟件資產的掌控權;(3)國內人力成本還不夠高(千萬不要因為我們身居北上深等一線城市,誤解了中國的人力成本結構);(4)SaaS的學習、交付和使用成本還是高了。
在我看來,SaaS可以分為三類:管理型SaaS、交易型SaaS和增長型SaaS。管理型SaaS和交易型SaaS在面向超大客戶的時候,容易受到軟件定制和客戶自研的擠壓,面向中小客戶,容易遇到銷售成本高和客戶續費難的問題,但增長型SaaS沒這些問題。
有了AI-based的增長型SaaS,服務的都是營銷或銷售部門的真實需求,對於生產力的拉動肉眼可見,在當下的商業氛圍,幫客戶開源比節流有競爭力,讓客戶一個月後立馬減員比三個月後再減員有競爭力。
歸根結底,SaaS也只是軟件的一種形態,從最早光盤安裝的單機軟件->C/S客戶端軟件->B/S瀏覽器端軟件->SaaS雲端軟件,軟件的需求不會消失,但是軟件的形態會發生迭代。
那麼,有沒有一種軟件形態,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同時,還能夠迎合使用者的低學習和低使用慾望呢?
AI Agents是否是軟件的最佳形態?
話先別說死,互聯網來了,大家說報紙和電視要沒了,現在大家只是在互聯網上看新聞和電視節目,看電影還得去電影院;電商來了,大家說線下零售要沒了,現在商場裡全是人;AI來了,大家說要失業了,現在確實就業難(AI說這鍋不該我來背);現在AI Agents來了。
首先,大家對於AI Agents的理解上存在差異,Bots、數字員工、智能體、智能代理,名詞很多,大家理解上各有不同,比較標準的定義是:基於LLM驅動來實現對通用問題自動化處理的人工智能代理。
說的通俗易懂一些,你就把AI Agents想像成一家軟件外包虛擬公司。
你給他Brief,他理解規劃、拆解任務、自動執行、反饋優化,而且這家虛擬公司的虛擬員工A可以審查虛擬員工B的代碼,虛擬員工C和虛擬員工D之間還能相互協同,你只需要時不時檢查下代理的工作有沒有跟需求和進度對齊。
其次,大家對於AI Agents在自身產品上能做到什麼程度,也存在認知差異,有一步到位直接奔向Autonomous Agents的,也有先從Copilot開始的。
畢竟Agents從論文到工程化到產品化再到商業化,還是有一段漫長的距離要走的,特別是如果要應用在2B企業裡,集成、可靠、合規、體驗、安全等問題都是需要考慮和解決的。
打個比方,LLM是蒸汽機,Agents是列車司機,而客戶要的是一段美妙的旅程。斯坦福小鎮和西部世界之間可能距離了100個頭號玩家,這是一場冒險之旅,慢慢來不著急。
軟件的需求依然會持續存在,但是,軟件的形態我認為必然會發生變化。下一篇文章,我將重點講述AI Agents如何吞噬軟件。
我個人有個大膽的猜測:中國的企業級軟件市場,可能會跨越SaaS階段,直接邁向AI Agents階段。
你說,有L4了誰還開L1的車呀?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