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互聯網法院建全國首個以法院為主導的區塊鏈電子證據平台已上鍊電子數據超2億條

作者:王浩雄,北京青年報記者

8月31日,北京互聯網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北京青年報記者在發布會上了解到,北京互聯網法院院長姜穎在會上介紹了5年來法院的改革創新工作。其中,北京互聯網法院建設全國首個以法院為主導的區塊鏈電子證據平台,已上鍊電子數據超2億條。

打造電子訴訟平台AI 建全國首個以法院為主導的區塊鏈電子證據平台

據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鍊等技術,建設全流程一體化電子訴訟平台,完成了訴訟模式從線下到線上的整體架構,當事人一次都不用跑法院就可以完成訴訟的全過程,在線訴訟更加便捷、高效、經濟。電子訴訟平台深度運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技術,支持當事人在線註冊與身份認證;深度運用雲視頻技術、屏幕共享、語音自動識別技術,實現在線庭審最優體驗;深度應用數據安全交換技術、雲存儲技術,開發法官外網辦案平台,實現疫情期間審判執行不停擺。電子訴訟平台入選“中國創新型政法網站”“智慧法院十大創新案例”。

打造包括訴訟服務大廳、12368熱線、人民法院在線服務、AI虛擬法官智能問答、訴服工作小站、訴訟風險智能評估系統等“多位一體”的綜合性智慧訴訟服務中心,實現集約高效、便民為民。

同時,北京互聯網法院還建設全國首個以法院為主導的區塊鏈電子證據平台——“天平鏈”,解決電子證據存證難、易篡改、驗證難的痛點。目前已接入應用單位25個,上鍊電子數據超過2億條,跨鏈驗證電子數據34199條,涉及案件7554件。

創新二維碼繳納執行案款、“一鍵智能發還”技術案款發還平均時長僅3.31天

據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整合電子訴訟平台、多元調解平台、辦案平台、電子證據平台數據,打造可視化審判管理系統,從案件概況、審判程序、審判流程、審判質量多個維度,以動態圖標形式呈現全案由、全流程的實時審判數據。

創新二維碼繳納執行案款、“一鍵智能發還”技術,構建線上執行財產線索轉接中心,推動立案申請、線索轉接、案款收發流程節點有序銜接,實現案款交納準確率100%,案款發還時間從三分鐘縮短到20秒,案款發還平均時長僅3.31天。

建立電子卷宗單套歸檔機制,實現電子訴訟平台、法官辦案平台與檔案管理系統的流程對接,強化審判輔助支撐。採集電子卷宗、電子檔案全部數據,通過“天平鏈”存證平台進行存儲和固化,提升電子檔案的安全性與可信度。北京互聯網法院被國家檔案局等部門列為全國首批電子文件單套歸檔和電子檔案單套管理試點單位。目前已累計完成單套歸檔案件近18萬件,當事人通過互聯網查閱電子卷宗1284件。

推動數字社會治理法治化去年實現版權案件立案下降48%

據介紹,北京互聯網法院工作中持續優化互聯網司法供給。制定《為促進北京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互聯網司法服務和法治保障的意見》《關於推動“五子”聯動服務保障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關於服務保障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高質量建設的舉措》,持續發揮功能型法院職能作用;與北京市知識產權局、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簽署數據知識產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為規範數據產業發展、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搭建e版權訴源共治體系。發布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平台,形成“黨委領導、府院聯動、規則引領、多方參與、科技支撐”的訴源治理體系,2022年實現版權案件立案下降48%,有效促進糾紛源頭化解。該體係被評為北京市十大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優秀案例,榮獲最高法院首屆“人民法院改革創新獎”。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