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由創業邦舉辦的“2023AIGC技術應用大會”在深圳召開。
在題為《應對策略—AIGC重塑百業千行,企業升級如何借勢? 》的主題圓桌環節,BV百度風投AI應用賽道負責人溫永騰與三位嘉賓展開了精彩對話,他們是:
無界AI聯合創始人,馬千里
生數科技首席執行官,唐家渝
登臨科技聯合創始人兼首席架構師,王平
以下內容來自圓桌速記,經巴比特整理。
溫永騰:在過去這一年多時間裡,底層模型的發展突飛猛進。但我們相信AI到了一定階段後,一定要深入行業,去做行業應用。接下來有請各位嘉賓,做一個簡短的自我介紹。
馬千里:
我是無界AI馬千里,做AIGC這一塊,主要的領域是文生圖。無界AI發展到目前有兩個方向。 C端上已經有300多萬用戶,每天創作300多萬幅AIGC作品。 B端是第二塊,增長非常迅猛,合作過麥當勞、上汽集團等一批大企業。
我們會深刻地發現,今年以來,傳統大產業,傳統企業,哪怕你覺得它和AIGC沒有太多相關性的企業,都在湧向AIGC。
另外,文生圖它的發展速度比文生文,比ChatGPT,都要更早一點,商業化也更早一點,大概早半年時間。我們感知到文生圖領域有很多創業機會。
唐家渝:
生數科技是一個比較年輕的團隊,但整個團隊做生成式AI的研究已經有十幾年,近兩年在國際上發表頂會論文接近30篇,在業界遙遙領先。我們現在最主要做的是一個底層多模態大模型,通過一個模型做到圖像、視頻等各種各樣的生成式的能力。基於這個模型我們在上層打造一些端到端的應用,主要是面向2C的場景,一些可以降低創作門檻的應用。
王平:
登臨科技專注在做國產GPU大算力芯片,是國內最早一批做國產大算力芯片的企業。我們覆蓋的領域從高算力的服務器一直到邊緣端,在同一個架構下,異構的架構下,都有產品。產品落地在互聯網、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領域。大模型起來後,也跟很多AIGC企業建立了很好的合作。
溫永騰:無界是否是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如何利用AIGC技術為不同行業提供個性化的內容解決方案,幫助企業升級內容創作。
馬千里:
各行各業他們去用AIGC往往會覺得無從下手,他們要么是有場景但沒有算力,要么沒專業團隊,或者沒有把數據歸集起來做相關的行業應用。
我們在和B端合作時,由輕到重有不同的方式。
最輕的合作是與營銷結合,因為AIGC是一種非常容易觸達到C端的營銷工具。我們合作過奇瑞汽車、李白酒業、森馬等等,非常多。我們有300多萬用戶,我們合作辦一個AIGC繪畫大賽。奇瑞汽車當時要徵集自己的虛擬形象代言人,它一開始面向專業人員,徵集了幾十幅作品。後來跟我們合作,一下子徵集了7000多幅作品。
稍微重一點的是利用我們現實的能力,有點像SaaS。比如說你有文生圖的場景,你有營銷場景,或者你有做漫畫的場景,或者你有很多應用,這個時候你沒有算力,你直接去接我們的接口就OK了,這個是成熟的接口服務。比如像麥當勞,我們在六一時做了一個回到童年的AI作畫活動。
最深的一層合作就是對於AIGC行業有產業認知。你知道要做一個什麼樣的行業模型,行業有什麼痛點,然後用這個模型的方案去解決它。類似於MaaS,模型即服務。我們剛剛跟萬事利發布了一個印染模型,專門為它這個行業量身打造,它要符合印染行業的標準,生產線機器的標準,非常多的細節。這方面還有像攝影行業有攝影模型等等。
溫永騰:企業在做行業模型的時候你們有建議嗎?
馬千里:
企業會很關心安全性問題。因為做大模型要用數據去訓練,這個數據如果是在模型訓練方那裡,那怎麼去規避(數據安全)?這裡可能要有一些服務器的私有化部署等等解決的方案。
當然,過程中涉及的細節非常非常多,找一個靠譜的合作夥伴最重要,然後一步一步把各種雷排除。
溫永騰:生數科技作為一個多模態的生成式底層模型的公司,怎麼跟這些合作方去構建相關的生態和合作的關係。
唐家渝:
我覺得分幾個方面。
直接的方面是算力。英偉達之外,我們跟算力的企業,就是底層的硬件企業在做聯合的研發,或者說嘗試。對於合作方來說是更好得在大模型領域擴展,對於我們來說是尋找更有性價比的算力。
在數據方面也有比較多的合作。你的專業性數據是非常重要的,AI就像孩子一樣,它需要通過數據去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然後去創造各種各樣的東西。我們會跟數據合作夥伴去做合作,實現聯合創造。
因為我們本身是底層算法,包括底層能力,從0到1打造的底層技術服務商,所以除了我們端對端的產品以外,我們也會把一些生成式能力對外。比如無界AI,他們對具體場景非常了解,所以可以利用我們的能力進一步賦能到更垂直的場景。我們跟這樣子的應用服務商有比較多的合作。
溫永騰:今天算力的市場非常大,登臨如何看待這樣一個機會,以及如何發揮自己的產品和技術的優勢,為上游的應用、AIGC應用的場景和公司賦能。
王平:
對我們來講這是非常大的一個機會,我們要給出一個更好的、更便宜的一個算力解決方案。
但第一個前提是我們要解決通用性的問題,我們登臨GPU一開始就因為是一個CMT架構,可以很好得支持擴大,具有很好得易用性和通用性,它可以讓大家在和各種各樣的行業垂直領域裡得到一個快速的部署,不會說有一個東西你解決不了。
再基礎一點,我們的客戶希望得到更好的、更具性價比的算力,這也是我們希望帶給客戶的價值。我們在AI方面有特別優化,可以獲得一個更高的性價比,一般來講就有2到3倍性能的能耗優勢。
我們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我們可以做到一個很大的單機大模型。有些客戶對他自己的數據比較敏感,甚至希望有私人助理,私人偏好。單機大模型可以提供很高的算力,並且能夠讓他自己在本地就可以完成部署使用。
溫永騰:可以跟我們分享下,你怎麼看未來,或者說2-3年內芯片的供應情況,芯片的市場格局。
王平:
供應的情況基本面來講還是會牽扯到國際關係,中美關係上。國內企業拿到美國高端芯片越來越難,坦白說,我個人認為國內沒有看到哪家真正能夠完全替代美國高端芯片。
但基於這樣的大背景,我相信使用國產算力的應用肯定會越來越多,大家使用的越多,打磨的多,我們持續迭代,後續可以讓大家越來越好用,芯片是一定要講迭代的。
至於說最後NV在中國的份額如何,這裡有政策因素,也有我們共同努力的因素,我覺得我們佔比會越來越高。
溫永騰:三位嘉賓是否可以在各自的領域展望一下,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會是怎麼樣的?
馬千里:
AIGC對UGC的替代會是一個非常恐怖的事情,碾壓性的一個事情。
Gartner有一個預測,未來三年,人類生產資料的10%都是AI創造的,而不是UGC或者是其它。這可能意味著大家現在每天刷手機,超過30%到2025年都是AI給你生產的。
與此相對應,算力會持續地擴張。另外,模型也在小型化,未來,每個人都可能會有一個模型在自己的手機裡。
基於這三點,未來可能會產生這樣一個場景,算法推薦不是特別重要了,算法創造變得特別重要,大家以後每天看的內容不是算法給你去推薦的,而是算法時時刻刻給你創造的,每個人都會有一個量身打造的、自適應化的模型,你和這個模型是相互孿生的關係。
這種情況下,沉迷是非常嚴重的,你想看到啥你就看到啥,這是一個非常非常長遠的想像。但是我們看來不是特別遠,這個生態進展是非常快的。
回到產業息息相關的觀點,可能技術競爭都變得不是特別重要,生態競爭會變得非常重要,你的模型和另外一個模型之間可能不會有特別強的差距,你的模型有很多的生態長在上面,有很多生態的人員在你這個模型之上去做研發,這會變得非常重要。
唐家渝:
一個更智能化的信息時代,背後的AI一定是多模態的,它能夠做多模態的理解,也就是信息輸入,做多模態的生成,也就是信息輸出。技術發展上這一定是一個大的趨勢。
這中間當然有很多的難點,但我們擅長,也有信心,有決心去做好這個方向。希望把所有的模態都能做一個比較好的融合、理解和生成。
另外,如何利用更少的能源,能產生更大的AI智能化的價值,這會是一個趨勢。
溫永騰:
我們百度風投其實也投了數十家生成式AI公司,密集地跟大量的創業企業和產業方交易所。最後,我們也想分享一下有關整個生成式AI落地的一些看法。主要有兩個大變化。
第一個,就是說整個生產方式的變化。我覺得這個生產端或者說整個業務後端的變化我們看到是非常大的,這裡面其實會誕生非常多的機會,我們也一直在尋找包括下一代的芯片算力的機會,下一代的開發平台的機會,甚至,是不是有下一代的應用市場的機會,這一點讓我們非常興奮。
第二個,交互方式的變化。在此之前是以產品為核心,我預計用戶會怎麼使用一個產品,然後我去設計我的交互過程。但現在的交互是以language UI為核心的交互方式。
這意味著有非常多未被大家挖礦的應用場景可以去做,它蘊藏著非常多改造、增強,甚至顛覆傳統應用的機會。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