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談夢想的國產大模型,開始認真賺錢了


來源:矽基研究室

作者:山核桃白嘉嘉

美編:漁夫

有著百年曆史的《時代周刊》在近期評選出了一份關於「全球百大AI人物」的榜單。李彥宏、Sam Altman、黃仁勳、圖靈三巨頭、中國科學院曾毅、李飛飛……這份可能集結了所有AI大牛的榜單裡,再一次向人們宣告著AI對現實世界的巨大改變。

但在榜單之外,狂飆大半年的國產AI大模型確實在影響每一個普通人的生活。首批大模型通過備案,全面開放後,「文心一言」們已成了時下最流行的應用之一。百度的員工們在直播間里手把手教起了用戶如何寫Prompt,科大訊飛也拿出真金白銀激勵用戶參加訊飛星火的活動。

過去一段時間內,從通用大模型的參數與能力迭代,到垂直領域的應用案例,國產大模型經歷了早期的成長後,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機遇是來自更大的流量與更普及的行業認知,但挑戰則在於產業落地的艱難與商業模式的模糊。

儘管受益多重利好,但國產大模型依舊還有許多硬仗要打。

01、大廠路徑分野,創業者以小搏大

9月7日,隨著騰訊正式發布其通用大模型「混元」,中國大模型賽場上終於等來了最後一位重量級的大廠選手,至此阿里、騰訊、百度、京東、字節等互聯網科技企業已全部集齊完畢。

大模型狂飆大半年來,在成交量參數的規模戰之外,大廠們在大模型領域的佈局也已形成了明顯的分野。

一是態度的分野。百度、阿里是典型的激進派,其對大模型的佈局不僅體現在對內的業務賦能上,也體現在對外的大模型能力輸出上。

百度尤為強調AI對原有業務的重構,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曾多次強調「AI原生」理念。

所謂的「AI原生」實則是回到問題的起點,一切用AI的視角、AI的框架、AI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讓人工智能無處不在。不難看出,AI原生符合第一性原理,對於在AI領域投入多年的百度而言,是一個頗有想像力的故事。

但百度是否能講好「AI原生」的故事?這背後也存在諸多不確定的因素。

比如,有觀點認為,目前國內所強調的「AI原生概念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原生」強調新技術所帶來的交互方式與產品體驗所帶來的顛覆式創新,參考移動互聯網時代,由iPhone所引領的技術創新徹底改寫了PC時代的競爭格局。從這一點來說,國產大模型此輪競爭中是否能利用技術帶來徹底的產品交互革命,這或許將成為競爭的關鍵。

但現階段,隨著監管放開備案,包括百度等大模型廠商全面開放其產品,C端用戶的爭奪下,產品體驗是優是劣,大廠口中所謂的交互方式是否能真正為用戶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些問題也都將從幕後的「榜單測評」走向台前的「真槍實戰」。

而阿里則率先高調地走起了開源路線,同時也將AI寫在了戰略層。

逍遙子閃電退休後,阿里新任CEO吳泳銘在最新全員信中提到阿里的兩大戰略重心:用戶為先和AI驅動,阿里將圍繞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台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和全球化的商業網絡三類業務加大戰略性投入。

在開源生態上,此前,阿里雲宣布其通義千問系列大模型均開源允許免費商用,成為國內首家開源的科技大廠。近期,阿里雲推出的大規模視覺語言模型Qwen-VL也一上線就宣布直接開源。

而反觀京東、騰訊、字節等大廠,則在這一波的競逐中,選擇了較為保守的態度。這些大廠反復強調產業、業務等關鍵詞,幹自己最擅長的事。例如騰訊強調「連接器」,專注自研產品,讓夥伴唱主角。火山引擎(字節雲)在8月低調公測其基於雲雀大模型開發的AI對話產品「豆包」後,隨後將大模型能力引入落地其擅長的視頻、營銷等領域。

速度的快與慢,態度的激進或保守,背後是大廠對自身角色定位的差異,也是大廠們的戰略分野。

百度的激進體現在對內的開放,用AI原生武裝自身,對原有業務重構,原因在於百度對自身AI企業的定位,因此對外以「集成者」的身份。而阿里的激進則體現在對外的開放,無論是開源路線,還是內部孵化出「妙鴨相機」等爆款應用,在阿里「1+6+N」變革下,格外強調「孵化-獨立」的模式。

但在大模型競爭的早期,無論大廠們路徑如何分野,短期內目的地殊途同歸——都是為了做大生態。

而在大廠之外的大模型創業者,則是以小搏大,在尋找自身的護城河過程中,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在上一輪的創業者浪潮中,我們看到創業者普遍的焦慮有:現在做通用大模型還有機會嗎?如何避免淪為「套殼公司」的危機?究竟是拿著錘子找釘子,還是找到釘子再造錘子?

大半年過去,這種焦慮並沒有結束,創業者們依舊恐慌,但也有一些明確的方向。

首先,大模型目前來看是巨頭的遊戲,但創業者可以「以小博大」。在中間層與應用層上,依舊有廣闊的創業空間,雖然這依賴成熟的算力基建和清晰的商業模式。

其次,規模不再是絕對的追求,做大模型重要,但「如何用好大模型」更重要。因此將「大模型做小」也是落地行業的關鍵。國內某頭部券商傳媒行業分析師曾在一次行業分享中,向「矽基研究室」提到:“中國最擅長場景與應用,大模型外,在中模型和小模型上也會非常厲害。 ”

此前,360創始人周鴻禕也提到類似的觀點:“關於大模型,中國還有另一條路,就是把大模型做小。”但「做小」對意味著做精做專,這對行業玩家的專業知識、數據集質量以及應用端部署的方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2、落地產業,國產大模型還要闖多道關

行業玩家的變化外,從落地進展來看,當下的大模型行業,炫技的人少了,談產業落地的人多了。

比如,京東集團CEO許冉曾將大模型的價值總結為「算法×算力×數據×產業厚度的平方」,騰訊在大模型的產業路線上,也表現出了專注與聚焦。在前不久的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現場,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則強調:“騰訊堅定推動大模型走入產業全鏈條,從田間到產線,從實驗室到便利店,大模型將無處不在”。

大模型落地產業,是各方關注的重點,但理想很遠大,但現實很骨感。

產業場景中最難啃的,也最能驗證大模型所許諾的生產力變革的,工業製造業就是一個直觀的案例。

大模型在工業場景中的終極應用,是成為一顆統籌全局的工業大腦。消費者在手機上根據個人喜好生成產品並下單至工廠,訂單被大模型讀取後排入生產計劃當中,點對點地監督每一個環節,最後將產品託付給物流體系,直到真正送達消費者手中。

在這個過程中,由大模型統領的柔性供應鏈解決了企業的股票壓力,消費者可以上網實時查看自己下單的產品在哪一個車間裡,工廠管理人員不必一遍又一遍地巡邏,只需要在系統發出預警後安排相應技術工人檢修。

客觀來說,大模型想落地工業場景,第一道難關——數據,都還沒過。

眾所周知,數據、算力、算法是決定大模型質量的三大要素,數據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模型能力的上限。

而工業領域中,雖然數據總量大,但由於缺乏高效數據挖礦工具、缺少標準化接口、工業協議七國八制等問題,工業數據普遍去中心化且質量低,真正能用於模型訓練的部分並不多。而這也是今天工業大模型難產的主要原因。

即便過了數據關,大模型技術研究的局限性,也讓企業也很難接受在生產線中佈置這樣一個不穩定因素。

「湧現」能力是本輪大模型熱的技術原點,ChatGPT之所以能引爆AI領域,正是因為OpenAI將參數增加至千億級別後,大模型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能力。

但問題是,不論是學界還是產業界,對「湧現」的理解和研究尚處於初級階段。也就是說,我們既不知道它是如何發生的,也不知道如何讓這種能力沿著我們想要的方向發展。

這種「黑箱」屬性意味著,一旦模型出現問題,或是企業生產策略發生改變,就需要對模型重新進行調整,通過調整數據配比、數據輸入順序、算法等去「碰運氣」,而不是像修車一樣可以點對點地修正錯誤。

對企業來說,這種充滿不確定的成本波動,甚至可能導致整條產線長期陷入癱瘓。因此從短期來看,大模型距離真正嵌入生產線各個環節還遙遙無期。

但不可否認的是,務實的中國工業人,仍找到了一些大模型的用武之地。

「矽基研究室」在一些工業製造企業的實踐經驗了解到,比如,任何一家企業都不希望看到因為設備故障或安全事故導致工廠停工,但想要杜絕這一點並不容易。因為在實際生產中,那些細微的變化所導致的風險並不容易被肉眼觀察到,只有通過綜合多個器械的運作數據,實驗室裡的深度分析,並輔以「老師傅」浸淫行業幾十年得來的經驗才能發現端倪。

老師傅們做不到的,大模型則可以信手拈來。遠超肉眼和人耳的觀察、分辨能力,使得大模型能透過機械堅硬的外殼觀察到內部齒輪的微小變化,經由與企業知識庫中的各種案例結合,直接生成風險報告供安全人員參考,因此可以有效降低生產風險和用工門檻。

03、加速商業化,從談夢想到開始認真賺錢

更直觀的改變是,國產大模型廠商都已加速了商業化的佈局,從談夢想開始認真思考如何賺錢。

這背後一方面是來自政策與監管層。隨著大模型應用通過備案,企業們的產品直接面向公眾,未來一段時間內,大模型廠商會在產品擴散上加碼投入,搶用戶心智。

「矽基研究室」觀察到,百度自「文心一言」全面開放後,已在其官方賬號開設多場直播,百度的員工們在直播間教用戶如何使用產品,學寫Prompt。科大訊飛更是拿出真金白銀設立「訊飛星火助手應用挑戰賽」,號召用戶分享創建的星火助手,參與就有機會瓜分10萬獎金。

圖片來源:科大訊飛微信公眾號截圖

產品心智戰打響,商業化被提至優先級,倒逼企業必須思考其商業模式。上述傳媒行業分析師提到:“商業化是大模型的第一要素,所有的商業設計都要把商業化放在第一位,這是共識。”

目前來看,國內外大模型行業的變現模式主要分為四種:一是通過大模型對話應用,根據提供增值服務訂閱制付費,例如OpenAI的ChatGPT Plus服務等。二是出售大模型API接口,按調用次數收費。三是售賣大模型開發服務,靠大模型行業解決方案掙錢。四是,將大模型能力融入當前業務產品,靠大模型優化產品能力以獲得更多商業回報,幫助存量客戶降本增效。

但目前來看,國產大模型在四種變現模式上,實際都各有各自的難處。

首先,通過大模型對話應用付費,但C端用戶的付費意願還有待培養。其次,靠出售大模型API接口賺錢,則面臨競爭激烈,利潤微薄的困境。小冰CEO李笛曾在一次採訪中提到:“我們應該提供API,收取每次調用的錢。這個收入是很少的。”

原因在於,一方面是競爭環境的變化。 OpenAI推出ChatGPT企業板、Meta開源Llama2,在產品推廣中,行業或迎來「價格戰」;另一方面,API接口開放帶動算力需求,最終的收入流入了算力基建,又是一場成交量算力的競爭。

而在售賣大模型行業解決方案上,如上文所提到的產業競爭格局,目前來看還處於「搶訂單、立生態」的過程,距離真正的商業化還有距離。而在第四種模式可能是最容易落地的場景,本質是利用大模型對舊場景的改造。

例如釘釘做AI PaaS,阿里媽媽(阿里旗下的數字營銷平台)就針對電商場景發布了兩款融入AI能力的一站投放系統,都是可落地的場景,但能否在存量里淘到更多金子,則需要打上一個問號。

而在大洋彼岸外的OpenAI,此前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導,預計在未來12個月內,通過銷售人工智能軟件及其計算能力,OpenAI將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收入。而梳理OpenAI的商業化歷程,其已經走過了從過去低價低頻的API模式轉型高定價、高粘性的2B付費模式等更多樣化的收費方式。

而OpenAI從吞金獸到能賺錢的前提是,其已形成了一定的用戶規模,能夠形成自身的數據飛輪,不斷迭代產品體驗。而對比國產大模型,依舊還處於早期。

毫無疑問,對國產大模型而言,一場更難的硬仗已經到來了。

參考資料:

1、晚點LatePost:《首批大模型通過備案,更激進的投入開始了》

2、極客公園:《沸騰251天,訪談近百位從業者,關於大模型世界的5個現狀》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