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消費者使用現狀分析

作者:Olivia Moore,a16z投資夥伴;翻譯:金色財經xiaozou

9個月前,ChatGPT發布,7個月前,它成為月活用戶最快突破1億的消費類應用,開啟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時代。

但除了ChatGPT以外,消費者是如何與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產品互動的?老牌企業佔據主導地位的有哪些領域?新興公司又在哪些領域脫穎而出?誰可能是下一個“大贏家”?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查看了SimilarWeb流量數據(截至2023年6月),按月訪問量對GenAI web產品進行了前50名排名。我們還分析了這些產品是如何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長的,以及增長來自何處。

我們依靠web流量和應用流量的情況來確定公司的“上榜資格”,到目前為止,大多數GenAI消費產品都是web優先的(詳見下文)。對於榜單上有移動應用的公司,我們加入了來自Sensor Tower的截至2023年6月的流量數據,以確定它們的排名。因此,這個排名可以作為用來識別和理解類別趨勢的工具,而不是一個關於所有消費類AI平台的詳盡排名。

以下是我們總結的6大要點。

1、 大多數領先的產品最初就是圍繞生成式AI建設的

和ChatGPT一樣,這份榜單上的大多數產品一年前還不存在——80%的網站都是新建的。這表明,雖然許多傳統公司正在使用人工智能來強化自己的產品,但最引人注目的消費體驗有很多都是全新的。

榜單上的50家公司中,只有5家是現有大型科技公司(或是被現有大型科技公司收購的公司),它們是:Bard(Google)、Poe(Quora)、QuillBot(Course Hero) 、Pixlr(123RF)和Clipchamp(Microsoft)。

根據PitchBook的數據,其餘榜單成員中,高達48%的公司是完全新啟動的,沒有外部融資。這表明,在相對較少的資金支持下,大型AI產品是有可能迅速發展起來的,當然還有15%的公司是有5000萬美元以上融資的公司!

nwD1mQ69x9rH02ny0RBa8ubOFTBZw0uLoAvgSxWW.png

風投支持的公司和自主創業的公司之間的主要區別是什麼?是技術。建立和訓練屬於自己的模型(根據模型的大小)可能要花費數百萬美元。

排名前50的公司幾乎都屬於以下三種情況中的一種:(1)訓練自己的專有模型,(2)對現有模型進行微調,(3)在現有模型基礎上建設消費者UI (例如,“GPT wrappers”)。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10的產品中,有一半是基於自己的模型構建的,有4個產品微調了現有模型——只有一個產品屬於“wrapper”類。

我們先不考慮ChatGPT(鑑於OpenAI的113億美元融資額,該數據存在偏差),擁有專有模式的公司平均融資額為9800萬美元。相比之下,對開源模式進行微調的公司的融資額需要2000萬美元,而“wrapper”類公司只需要900萬美元。

2、ChatGPT目前遙遙領先……

ChatGPT佔據了前50名產品全部月流量的60%,估計月訪問量為16億,月用戶量為2億(截至2023年6月)。這使得ChatGPT成為全球第24大訪問量最大的網站。

8i1eLmxnaui7kts1CekdnO8GrDntoto90Oi0q3Ht.png

雖然競爭平台CharacterAI已經穩居第二,規模約為ChatGPT的21%,但還沒有其他產品取得如此迅猛的發展。特別是在手機領域,根據Sensor Tower的數據,CharacterAI是最強大的早期玩家之一,其日活用戶數量可與ChatGPT相媲美,且用戶留存率明顯更高。

與主流消費產品相比,即使是最大的GenAI產品也是小巫見大巫。將ChatGPT的web流量和移動應用流量加在一起時,ChatGPT的排名與Reddit、LinkedIn和Twitch大致相當,但仍遠低於“巨頭”們(WhatsApp、YouTube、Facebook等)。

w3oFjHEzC3tHxcy1DQXdUsIed2CPoAkLubAqnYpA.png

3、LLM助手(如ChatGPT)占主導地位,但競爭對手和創新工具日益興起

在前50名產品中,通用LLM聊天機器人佔總消費流量的68%。除了ChatGPT,同一類產品還有來自谷歌的Bard和來自Quora的Poe,均排名前五。

KppVMwgRircLcj4zociviKb8HgbQvgFta6Z3lPgr.png

然而,近幾個月來,另外兩類應用開始受到重視——AI陪伴類應用(如CharacterAI)和內容生成工具(如Midjourney和ElevenLabs)。在更廣泛的內容生成類別中,圖像生成是最大用例,佔41%的流量,其次是專業消費者寫作工具,佔26%,視頻生成佔8%。

Eh9J7xahYocNY2Xtr3CRe13lpSsXIgHPevYjTqz4.png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類別是模型中心(Model Hub),該類產品上榜的只有兩個,但卻有相當大的流量——Civitai(AI繪畫模型分享平台)和Hugging Face都排在前十位元.這真是讓人印象深刻,因為消費者通常訪問這些網站是為了下載本地運行的模型,所以web流量可能低估了實際使應用。

4、早期“贏家”已經出現,但大多數產品類仍可競爭

對於建設者來說,好消息是:儘管人們對生成式AI的興趣激增,但在很多類別下,還沒有絕對成功過的產品。

下圖顯示了各個領域中排名第一和第二的玩家之間的流量差異。雖然也有一些例外(例如,陪伴類產品),但大多數類別的差距不超過2x,這意味著排名第一的公司的訪問量是排名第二的競爭對手的兩倍(或更少)。鑑於榜單上的公司在過去6個月的平均月增長率為50%,這個差距並非不可逾越。

BUeaeC2qqmpDEU3Ms4nfJXOY5kqHVIVvZMO7e8cX.png

我們也開始看到顯著的分化。專門為特定用例或工作流程構建的產品正在與更多的通用工具一起增長,並且顯示出了它們也可以成為成功公司的跡象。

有一個例子就是圖像生成。雖然Midjourney在更廣闊的領域佔據主導地位,但像Leonardo(專門針對遊戲資產)這樣的公司也有驚人的流量增長。下圖顯示了Midjourney的Discord服務器成員的增長情況,以及Leonardo的月唯一訪問量。雖然規模還不相同,但在Midjourney持續上升的同時,Leonardo已經能夠吸引數百萬用戶了。

Edt6fjwMhxDisVtPhOROTh1CuePG9bzj1l5y5PbK.png

6、完全有機的頭部產品購買,消費者願意付賬!

過去5年裡,許多消費應用都陷入了用戶獲取難題。由於缺少平台轉換(例如,互聯網到移動端)的支持,很難激髮用戶對新產品的興奮度。用戶獲取成本也在上升,這意味著大多數消費類公司不得不擔心生命週期價值和用戶獲取成本等指標。

GenAI改變了遊戲規則。榜單上的大多數公司都沒有付費營銷(至少SimilarWeb可以歸入此類)。通過X、Reddit、Discord和電子郵件,以及口碑傳播和推薦增長,可以“獲得”大量免費流量。

這些GenAI產品中排名最後四分之一的產品只有2%的付費流量。相比之下,根據a16z對150款產品的基準測試,非AI消費訂閱公司排名最後四分之一公司的付費流量為70%。

WNjqPnLT0tZ47uazXIpWPh8vhuqXkKN6NHghCTRo.png

消費者也願意為GenAI付費。榜單上90%的公司已經開始盈利,幾乎都是通過訂閱模式盈利的。名單上任意一款普通產品基本每個月能賺21美元(針對月訂閱計劃用戶),每年能賺252美元。

如果你在AI平台出現之前訂閱過任何流行的消費訂閱產品(例如Calm、Headspace、Duolingo),你就會知道這些產品的年訂閱費通常不到70美元,月訂閱費平均為10美元。生成式AI開啟了一個新的價值層,提高了消費者的支付意願。

6、GenAI移動應用平台仍層出不窮

到目前為止,消費類AI產品主要重心是瀏覽器,而不是應用程序。就連ChatGPT也花了6個月的時間才發布了一款移動應用!

但也有明顯的例外。在圖像生成類別中,得益於第三方API,應用程序的“啟動障礙”相當低。像Lensa和WOMBO這樣的產品用戶量急劇上升,當然下降的速度也很快。

為什麼沒有更多的人工智能公司進軍移動領域呢?瀏覽器是解除最廣泛消費群體的一個自然而然的起點。許多人工智能公司的團隊規模較小,他們可能不希望將注意力和資源分散到Web、iOS和Android上。因此,目前榜單上只有15家公司擁有一款活躍的移動應用,而且這15家公司幾乎無一例外,來自於自己的移動應用的月流量還不到10%,絕大部分流量都來自於web端。

5RY1nacjRTY7f8078TYoeOcBT7zuu9oj8DXhC6Ci.png

有3個明顯的例外:面向專業消費者的設計公司PhotoRoom(估計移動應用流量高達88%),陪伴應用CharacterAI(移動應用流量佔46%)和文本語音轉換產品Speechify(移動應用流量佔20%) 。這些公司的移動應用用戶粘性比他們的網站用戶粘性更大。

V8GJzRok7feFwyBPW5meDOREaRMkR7aka5Dqfxa1.png

鑑於消費者現在平均每天花在移動設備上的時間比台式電腦多36分鐘(4.1小時vs. 3.5小時),我們預計隨著技術的成熟,會出現更多以移動端為重心的GenAI產品。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