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核電服務AI與雲端服務,微軟招募核能專家


之前曾介紹過,比起工作,AI先搶的是農夫山泉。之所以要用大量的水是因為要散熱,而熱量的主要來源是因為大量算力所需的巨額電力。現在,微軟正在考慮使用小型核反應器來為這些新產業所需的算力供電。

最新發布的招聘信息顯示,微軟正在招聘一名核能技術專家,相關職位名為“核能技術首席專案經理”,將要負責完善和實施微軟在全球範圍內小微型與模組化核反應堆的能源戰略,領導相關核反應器整合的技術評估,為微軟雲端和AI所在的資料中心提供動力。具體要求是,應徵者擁有學士及學位,以及在核工業、工程、能源市場或相關職位六年以上的經驗;三年以上管理跨職能或跨團隊專案的經驗;三年以上核能及相關技術或核能監管事務的工作經驗。擁有商業、工程、科學、經濟學、商業或相關領域的碩士學位,並且在工程、能源市場、電網建模、分析或相關職位擁有四年以上經驗,微軟將優先考慮聘用。

外界都知道微軟是OpenAI的大金主,動輒投資數十億甚至是百億美元。但很少人知道的一點是,2008年時,尚任微軟董事長的比爾蓋茲與內森梅爾沃德聯合創辦了泰拉能源(TerraPower),現在蓋茲仍是泰拉能源的董事長。泰拉能源的主打產品是行波反應器,這是與傳統的駐波反應器不同的新品,目前這種反應器可以連續運行40到60年而不必更換燃料。

隨著上世紀核能開始被開發並利用以來,外界對核能的興趣和關注與日俱增,因為核電幾乎不排放二氧化碳,並且近年來氣候變遷引起的擔憂也逐漸增加。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的統計數據,美國現有的核反應器大多建於上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目前核電約佔全美總發電量的18%,佔清潔發電總量的47%。

目前,美國核子反應器技術正朝著小型化的目標發展,泰拉能源也是這項理念的積極實踐者和推動者。小型核反應器比傳統反應器更小,反應速度更快,價格也更低,同時因為採用了模組化結構設計,不需要客製化每個反應器零件。從原理上說,核電是核聚變反應,是指兩個較小的Atom核碰撞形成一個較重的Atom,並在此過程中釋放巨大能量,這也是太陽內部的反應並產生太陽能的方式。核融合產生的能量非常大,是核分裂的四倍。理論上只要幾克反應物,產生的能量就足夠供應發達國家一個人在60年內的所需。

儘管核融合目前尚未大規模實現應用,但由於其有望提供無限的清潔能源,許多創投機構與新創公司都致力於此。同時由於技術難度的障礙,核融合發電能否,或者何時實現商業化,這一問題的答案依然模糊不清,業內長期流傳著一種說法:核聚變距離成功應用“永遠還有50年” 。去年12月5日,核融合迎來了久違的重大突破。美國加州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從一個實驗性核反應器中實現了淨能量增益,即產生的能源大於消耗的能源,向「可控核融合」邁出了新的一步,而「可控核融合」的意義是堪比「室溫超導」的。因此在此次試驗後,美國能源部長珍妮佛·穆爾赫恩·格蘭霍姆(Jennifer Mulhern Granholm)就表示,如果相關試驗能順利推進,就能用它為交通、工業提供能源,美國計劃在未來十年內實現核融合能源的商業化。

今年四月時有外媒曾報道過,矽谷的投資人最近幾年對核融合商業化前景頗為熱衷。比爾蓋茲不僅自己創辦了泰拉能源,也對一些相關新創公司積極投資。 OpenAI的CEO奧爾特曼也對核融合公司Helion Energy投資過3.75億美元,這是他個人迄今為止最大一筆投資,Helion預計將在2028年左右實現可控核融合。同時也是在今年五月,微軟就和Helion Energy簽署了協議,確保只要他們的核電站投產發電,微軟將是首批購買電力的客戶之一,之前還沒有哪家公司達成過這種出售電力協議。 Helion Energy要在2028年實現可控核融合的目標也相當激進,雖然有消息指出他們有強力的計畫保證實施。

但是凡事無絕對,核能產業近幾年遇到的非議也是一點不少的,主要的批評點中心化在建造反應堆需要的時間和資金成本居高不下,以及時刻都可能有的核洩漏,甚至是核爆風險。不過不論怎樣,微軟在招募核能方面的專業人才就已經釋放了訊號,顯示其對核電有需求有興趣,同時也可以視為壓縮AI與雲端運算等新時代產業成本的方法,甚至有可能推而廣之,意義還是很大的。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