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風暴和市場動盪之際,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向監管機構發出明確訊號:加強遏制債券殖利率上漲帶來的潛在風險。
如果債券殖利率的波動繼續不加遏制,它們很可能成為世界金融格局發生巨變的前兆。
波動性上漲
近期美國政府公債價格的波動不容忽視。上週,30年期美債殖利率飆升至16年來的最高點,超過5%。
這一驚人的上漲是在強勁的就業市場數據發布之後出現的,引發了人們對聯準會可能將基準利率維持在比預期更長的時間的擔憂。這不僅僅是紙面上的數字。
現實世界的影響是深遠的。以今年稍早矽谷銀行的倒閉為例。這對銀行所面臨的脆弱性敲響了警鐘,尤其是它們的過度暴露。
大大小小的銀行都成為了眾矢之的。今年三月,美國規模較小的銀行面臨一場危機,這場風暴也未能倖免於大型銀行,最終讓歐洲的巨頭瑞士信貸銀行陷入困境。
很明顯:管理失誤,尤其是對利率飆升的準備不足,可能會讓金融巨頭受到快速而無情的市場潮流的擺佈。
全球金融脈搏檢查
與這些事件同時發生的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全球金融穩定報告投下了重磅炸彈。該報告是在他們與世界銀行在馬拉喀什舉行的年度秘密會議開始時公佈的,呈現出相當嚴峻的局面。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警告稱,金融狀況可能突然收緊,以至於全球金融機構的穩健性可能受到嚴格審查。
讓我們來詳細分析一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全球近900 家銀行進行了壓力測試。大多數人似乎有能力應對「基準」情景,包括全球溫和成長和通膨下跌。
然而,其中55 家銀行(主要是美國地區銀行)可能面臨嚴重的資本損失。真正令人瞠目結舌的?在全球經濟嚴重衰退、通膨飆升促使各國央行上漲的情況下,高達42% 的全球銀行資產將瀕臨危險邊緣。
區塊鏈效應將不可避免地影響中國、歐洲和美國的幾個重要機構。
採取先發制人的行動
但這並不全是厄運和悲觀。正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托比亞斯·阿德里安所強調的,一線希望是貨幣當局的敏捷性和準備能力。
他們並不是金融不穩定的新手。典型的例子是:今年三月,聯準會透過推出緊急貸款機制迅速應對銀行業壓力,但並沒有迴避在接下來的一周上調利率。
這個教訓不僅僅是歷史性的。這是有啟發性的。即使少數機構搖搖欲墜,也會產生骨牌效應,產生深遠的影響。因此,監管機構應該積極主動,而不是被動應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強調的另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是槓桿部位不斷增加,特別是在美國政府公債市場。槓桿投資者似乎正走在鋼索上。債券市場波動的突然加劇可能會讓他們手忙腳亂,迫使他們在債券價格暴跌時拋售部位。
最後,商業地產市場迫在眉睫的難題給地平線蒙上了陰影。雖然阿德里安將這一問題描述為「緩慢進展」的擔憂,但他並沒有粉飾這樣一個事實:其即將產生的影響(可能是一兩年後)將不會是一件容易看到的事情。
從本質上講,雖然目前世界金融心跳似乎穩定,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號角不應被忽視。口號應該是謹慎,而不是自滿。因為,在錯綜複雜的全球金融舞蹈中,即使是失誤也可能付出高昂的代價。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RYPTOPOLITAN。版權歸作者Jai Hamid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