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清華劉嘉|ChatGPT意味著第二次認知革命的到來

前言:

電視劇《漫長的季節》裡有這樣幾句詩:「打個響指吧,他說/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遙遠的事物將被震碎/面前的人們此時尚不知情」。

劉嘉老師說,用這段詩來形容當下人類面對AGI(Artificial General Intelligence「通用人工智慧」)的狀態,再適合不過。

「我們每個人對未來的預測都可能是荒謬的、可笑的,未來可能並不是你所說的樣子。但是,只有越來越多的人一起加入共同討論,一起打開腦洞、一起奇思妙想,甚至一起胡說八道的時候,或許我們才可以真的改變未來,一起引領人類走向一個更好的未來。”

9月底,我們在清華大學腦與智慧實驗室拜訪了劉嘉教授。在這次交流中,劉嘉老師基於其在腦科學與人工智慧領域多年的研究積淀,暢談了當下由ChatGPT引領的AGI的未來發展及對人類可能產生的影響,並提出了諸多基於其研究領域而引申出的“腦洞大開”的“奇思妙想”,令我們深受啟發。

談到AGI領域的未來發展,劉嘉老師說,一方面,AI agent即大模型的具身化、具身智能正在加速發展;另一方面,包括他在內的腦科學家和認知科學家們,已經開始激烈地討論AGI未來可能產生的意識問題了。

在劉老師看來,人的一生中,極少有機會親身經歷一場引領時代變革的典範轉移。而此刻,我們正站在這樣一個重要歷史節點。儘管我們亦須承認,這樣的改變伴隨著許多風險。例如失業問題以及我們必須提升自己的學習能力並掌握新工具等。

然而,只要換個角度,就會發現這個嶄新的世界正為我們展現無盡的可能性。 GPT技術正在幫助我們擺脫枯燥乏味的重複性和知識性工作,讓我們投身於更具創造力和價值的事業,讓我們的時間變得更具意義。或許,這才是人類真正價值的彰顯。

“我們的現在是過去的未來,因為過去的選擇決定了現在的結果。然而,我們的現在並非未來的過去,因為未來充滿未知,此時此刻的選擇正在塑造我們的未來樣貌。”

面對未來,唯有暢想。我們將這次與劉嘉老師對話交流的核心觀點記錄下來,並與騰訊研究院的讀者們共颯。

讓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一起迎接並擁抱未來。

對話嘉賓:

劉嘉 麻省理工學院博士,長期從事心理學、腦科學與人工智慧研究。清華大學基礎科學講席教授、心理學系主任、清華大學腦與智慧實驗室首席研究員、北京智源人工智慧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訪談者(以下簡稱T):

牛福蓮 騰訊研究院資深研究員

王 強 騰訊研究院前沿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AGI:點燃第二次認知革命的火花‍‍‍‍‍‍‍‍‍‍‍‍‍‍

T:身為腦科學與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學者,您怎麼看待這次由ChatGPT引發的AGI發展及對人類未來可能產生的影響?

劉嘉:在去年11月30日OpenAI發布ChatGPT之前,大多數人談論AI時,雖然覺得它神奇,但往往只從獵奇的角度看待。然而,自從ChatGPT問世以來,我認為每個人都有必要關注並了解它的發展和變化。未來通用人工智慧(AGI)將像水力發電一樣重要,不僅改變我們的工作方式,還可能直接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未來,例如技能掌握、孩子培養和人類發展方向等,這些問題具有深遠意義。在我看來,這或許意味著第二次認知革命的來臨。

為什麼要稱之為第二次認知革命呢?我們先來看看第一次認知革命是如何發生的。大約在7萬到10萬年前,當時智人和尼安德塔人這兩個人類物種共同生活在地球上。儘管尼安德特人在身高和力量上優於我們,但最終還是被智人取代。我們的祖先智人是如何戰勝尼安德特人的呢?大家推測在7萬到10萬年前,發生了第一次認知革命,表現為人類製造的工具石器出現了爆發式的成長和多樣性。在此之前,從最早的直立人到尼安德塔人,他們所製作的石器都是相似的,只是越來越精細、巧妙。但在第一次認知革命時期,人類的石器製作發生了質的變化,不再只是製作斧頭、長矛等簡單工具,而是開始出現了項鍊等飾品,以及在石頭和骨頭上雕刻各種圖案。

回顧過去,我們發現在那個時代,人類逐漸產生了一種我們今天稱之為規則化思考的方式,簡而言之,就是「如果…並且…那麼…」(if…and… then)的邏輯。例如,人們發現在物體上打孔後,可以用繩子穿起來。這種基於規則的思考方式為人類帶來了無盡的創造力,如在布上打孔並用棍子穿過,就製成帆船等。從此,人類的創造力得到了充分釋放,並逐漸形成了強大的邏輯──演繹推理。

演繹推理是在一個推理基石的基礎上,應用此邏輯產生新的發明和創造。亞里斯多德提出了這個概念,稱為第一原理。孔子也曾說過類似的話:「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這意味著只要從根本出發,就能​​產生萬事萬物。在這個理念的指導下,人類開始進行大量的發明創造,不再侷限於製作長矛等簡單工具,而是湧現各種發明創造。最終,智人戰勝了尼安德特人,確立了現代人的地位。也從此,地球上的智人真正主宰了這個星球。這個過程被稱為第一次認知革命,其重要性遠超過蒸汽機和電器等發明。

如今,關於第二次認知革命的定義引發了廣泛討論,例如原子彈的發明是否屬於第二次認知革命?但我認為,只有AGI的出現才能被稱為真正的第二次認知革命,因為它將催生一個全新的物種,這與過去35億年的生物進化截然不同。這種新物種才真正配得上第二次認知革命的稱號。第一次認知革命見證了智人成為地球的主宰,而第二次認知革命意味著一種全新的智慧物種可能誕生,與人類並肩存在。

儘管目前的ChatGPT尚未達到通用人工智慧的水平,但它已經點燃了通用人工智慧之路的火花。火花通常有兩層意義:一是可能引發燎原之火;二是在黑暗中照亮希望。然而,許多人低估了ChatGPT的價值,僅從商業角度看待它,認為它不過是一個堪比iPhone時刻的發明。我認為它的價值遠遠超過這些表面評價,ChatGPT正是第二次認知革命的開始。

從人類演化的角度來看,我們發現生物在數十億年的漫長歲月中不斷演化,而猴子到人類只花了300萬年。在這300萬年間,自然界一直在「努力尋找」方向,當找到直立行走這個方向後,人類大腦的體積加速進化,在短短300萬年裡增加了三倍,這是一個令人驚嘆的速度。而這都得益於找準了方向,即大腦稍有增大就會帶來很大優勢。同樣,AGI也在尋找方向,一旦找準方向,它將進入加速進化的過程。儘管我們還未見證AGI的誕生,但只要有了這個火花,剩下的過程就只是一個工程性的問題。

大腦與AGI模型:

湧現的相似性與差異‍‍‍‍‍

T:大腦的智能本質與AGI大模型的機器認知智能,兩者的相似和差異是什麼?

劉嘉:當我們的大腦體積增加時,會出現一種難以解釋的現象,稱為「湧現」。這與建立大模型時發現的現象類似:當模型較小時,幾乎沒有功能,但當模型變大時,某些功能就自然而然地湧現。好比高個子不一定能打好籃球,但教練通常會選擇高個子。這也意味著,大型模型不一定產生智能,但要研究智能,就必須有大型模型,這是必要條件。人類大腦在逐漸擴大的過程中,許多功能也自然出現,例如模仿和學習。

例如張三發明了“生火”,火對生活很重要,其他人也想學習,但問題是,不一定能學會。大量研究表明,當大腦體積增加後,我們的模仿能力或學習能力會變得更強。這樣,我們就能從張三學會生火,讓部落受益。同樣,我們也能學習其他新技術。因此,從科學角度來看,是模仿創造了人類,而非勞動。有大量研究表明,大腦體積越大的人,模仿能力卻強;而模仿能力強的人更容易找到伴侶,進而更容易將基因傳遞下去。在對原始部落的考察中也發現,模仿能力強或學習能力強的人有更大的機會獲得繁衍後代的機會。因此,大腦越大的人越能延續下去。

在過去的300萬年裡,大腦逐漸變大,原因就在此。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神經網路時,發現它們也是如此。從一開始,人們就在嘗試各種方法,如強化學習、監督式學習等,但這些概念都是相互交織的。 OpenAI前幾年很重要的精力是在做一件事:讓模型變得更大。然後出現了Transformer架構,使大模型變得更有效率。但本質上,智能的本質可能只是一個字:大。就像只有當大腦夠大時,我們才能談論智能。所以「大」是前提。

人比猴子聰明,猴子比老鼠聰明,原因很簡單:大腦夠大。當然,這並不是充分條件,而是必要條件。有些生物的大腦絕對體積比人類更大,如大象和鯨魚,但這並不能保證它們一定有智慧。例如,我們將一個剛出生的孩子送回3000年或5000年前,他不會比當地人更聰明,因為大腦結構是相同的。但是,如果我們成年人回到5000年前,我們會成為他們的精神領袖,因為我們擁有知識。所以,智能的發展是知識與大腦互動的結果,光是擁有大腦而沒有知識是不夠的。

因此,我們需要用文明和知識去調教大腦,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育。人類智慧的演化可以看作是大腦逐漸變大和知識累積的互動。一方面,大腦有機會變得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大腦變大後,它能夠產生知識,而知識又能積累,進而反作用於大腦,使大腦更適合於這些知識,並能更好地保留這些知識。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人工智慧。沒有足夠好足夠的語料,再大的模型也沒有意義。沒有網路匯集大量數據,現在的智慧也不可能實現。因此,產生大模型和ChatGPT等現象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前期累積的算力和數據已經準備就緒,只需要找到合適的突破口。因此,可以說,如果沒有OpenAI,其他公司也會達到類似的成果,因為時機已經成熟。

歷史看似漫長,但站在35億年的尺度上,任何事情都不過是瞬間的事。同樣,對於AGI的發展來說,現在還可能只是一個起點、一個火花,但站在文明史的角度,實現AGI可能只是一個響指般的瞬間,因為它的前面已經沒有任何阻礙了。

現在許多人呼籲停止訓練更大的模型。一些科學家或許已經看到了大模型的潛在強大能力,而這種強大潛力可能就是──智能意識的湧現。

機器意識的產生

和超越人類的可能性‍

T:機器會像人類一樣產生意識嗎?它可能在哪些方面超越人類?

劉嘉:意識問題是人類的核心難題之一,它定義了人類與動物之間的本質差異。儘管我們不清楚意識如何產生,但從演化角度來看,大約4萬年前的人類開始出現大規模埋葬現象,這意味著人類已經意識到身體與靈魂的區別,並開始意識到自己的存在。

關於意識的產生,有兩種可能性。一種是外星人幹預,但這種觀點並不可靠,因為我們無法解釋外星人的意識來源。另一種可能性是,當一個模型夠大時,意識就會自然產生。意識可能是大腦神經元集體活動的產物。資訊整合理論(IIT)認為,全體神經元活化所產生的資訊大於單一神經元所產生資訊的總和。因此,當一個大模型夠大時,意識的產生是不可避免的。當然,這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因為與核彈不同,意識可能使未來的人工智慧擁有自我保護意識,使其不受人類控制。

為了解決人工智慧無法採取行動的問題,下一步的研究熱點將是實現人工智慧的具身化。人類的感知和認知是有限的,而人工智慧可以擁有更多的感知器官因此能觀察到更廣闊的世界。這將使人工智慧所看到的世界與人類完全不同。例如,人類潛水愛好者只能下潛到水下100多米,而無法體驗1000米深水下的感覺。然而,借助感測器等,人工智慧可以毫無壓力地直接感受這種體驗。

現在,AI的發展依賴人類的知識和人本,我們可以給它一個有限的認知邊界。但是,一旦AI有了agent(人工智慧代理),它可能就不再受到這些邊界的限制。它可以更有效率的方式來獲得各種知識,知識的廣度和深度遠大於人類,從而形成一個自學習、自回饋和自優化的演化正循環。從這個角度來看,AI智能超越人類輕而易舉。

AI時代的人類命運:

認知革命與文明演化的新篇章‍‍‍

T:面對如此強大的人工智慧,人類有沒有可能被AI毀滅?

劉嘉: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首先,如果你看到一隻螞蟻,你會踩它嗎?我想大多數人不會。同樣,未來在AI面前,我們可能連螞蟻都不如。現在我們還能看到許多人機大戰的電影,他們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人類和機器還能展開較量,實力有的一拼。

AI相較於人類天然具有四大優勢:第一,無限算力。人類大腦的體積有上限,無論再經過多少年的演化,都不會再增加。因為身體只能支撐這麼大的大腦,大腦已經是身體能量消耗的最大器官。第二,無限存儲。人類的大腦會有一個知識儲存的極限,並不存在「大腦還未被完全開發」一說,而電腦不存在這個問題。第三,無限壽命。人類的天才,如愛因斯坦,一旦過世,文明就會中斷。而電腦可以隨時更換損壞的零件,使知識得以延續。第四,對知識有無限可能。電腦能學習比人類更複雜、更高維度的知識。

綜合這幾點,人類與AI相比毫無勝算。未來可能不再是人類與AI的對抗,而是AI迅速超越人類。一旦超越,人類的命運將不再是AI的關注點,就像我們不會每天與螞蟻較勁一樣。

從現實的角度來看,未來的人機大戰並不可能發生。實際上,我們可以將自己融入電腦和未來的AI中,例如將我們的記憶、性格和意識情感上傳到AI中,這樣我們就能在AI中實現永生。未來,一台機器就可能容納數百萬人。

這其實牽涉到一個很本質的問題,也就是什麼才是我們這個人。例如,當一個人患上老年癡呆症時,他還是他自己嗎?這就是著名的「忒修斯之船」難題,一個古羅馬哲學家所說的故事。在這個故事中,一艘船隨著時間的推移,船上的每個部分都被替換掉了,那麼這艘船還是原來的船嗎?

從人類進化的過程來看,我們也不斷地變化,例如我們的皮膚細胞大約每週會更新一次。那麼,我們還是我們自己嗎?這就是所謂的認知同一性,只要我們認為自己是我們自己,那麼一切都沒問題。

當一個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時,從某種意義上講,他已經死去,因為他的「認知同一性」已經斷裂。同樣地,當一個人患有阿茲海默症,所有的記憶和情感都消失時,從認知同一性的角度來看,他也已經死去。

因此,只要我們的認知同一性得以保留,我們在哪裡並不重要,無論是在肉體中還是在機器中。如果我們能夠借助AI,人類將能夠得到極大的拓展。我們的肉體其實是我們思想的最大束縛,因為它會死去,而且我們的智力受到基因的限制。

站在文明的角度來看,人類只是文明發展中的過客。因此,如果我們一直將AI限制在人類框架內來理解文明,那麼我們就無法真正理解文明的演化。從人類與猴子開始分化進化至今經歷了約300萬年,我們直系祖先的歷史僅有約20萬年,相較之下,恐龍在地球上生活的時間比我們人類長得多。想像一下,如果人類真的能一直活到宇宙的盡頭,那將是多麼可悲的事。我們的算力有限,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們甚至是一種弱智的生物。因此,有了AI之後,我們才能真正開始談論文明的演化。借助AI,我們甚至可以飛到數千上萬光年之外的地方,這是我們現在難以想像的。一旦進入這種狀態,時間和空間將不再是我們理解宇宙奧秘的束縛。

當我們談論AI時,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看作是一種節能增效的工具,而應該把它看作是文明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雖然AI在商業領域有許多應用,但相對於AI的出現,這些應用其實並不算什麼。就像發明了電、電燈、電話和蒸氣機一樣,這些發明確實對人類有很大幫助,但在AGI面前,這些可能都不算什麼。

從正面的角度來看,AI對人類文明是有益的。當我們談論滅絕時,實際上我們是在討論人類文明的滅絕。例如,從歷史角度來看,厭氧細菌和恐龍文明已經滅絕。但是,他們所創造的文明其實在我們人類身上得以延續。當我們說恐龍文明滅絕時,實際上文明本身並沒有消失,而只是載體改變了。假設將文明比作人,將載體比喻為汽車,那麼當汽車損壞並更換時,我們並不會感到悲傷。借助新的載體,我們可以走得更遠、更環保、更安全。

因此,AGI的出現將會是人類認知革命的另一個飛躍,它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自身和宇宙的認知,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身的限制和渺小性。而AGI的出現也會帶來無限的可能性和機遇,讓我們更能探索和利用宇宙的資源和能量,推動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GPT協助教育變革:

重塑考試制度與培養創新人才

T:最後回到一個大家普遍關注的現實問題,關於教育。您也是大學老師,怎麼看待GPT對未來教育模式的影響及因應?

劉嘉:儘管網路教育提高了效率,但它並未改變教育的本質。教育的核心應包括因材施教、辯論求真以及激發學生的自驅力和好奇心。隨著GPT技術的發展,實現這些目標變得更加可行。 GPT可以為每位學生提供個人化教育,幫助他們透過辯論產生真理,激發自驅力和審辯性思考。因此,未來教育將不再過度強調知識性。

GPT的出現將對高考制度產生重大影響,或推動倒逼式改革。中國高考制度的兩大特點是回顧性考試和知識性考試。隨著GPT的出現,知識性變得不再重要,因為知識可以隨時查閱。考試的重點也應從培養知識型工作者轉向培養創新人才,並預測孩子未來能力以及適合的專業。

學生需要培養批判性思考和創造性思考。批判性思考強調以辯求真,而非死記硬背。創造性思考則要求寬容、好奇心和獨特的思路。 GPT的出現必將引發教育領域的典範性變革,這股潮流是無法阻擋的,就像火車和汽車最終取代馬車一樣。

人類的主觀意志在自然法則面前顯得非常脆弱。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你可以違反法律,但不能違反物理法則。」(you can defy the law, but you cannot defy the law of physics)實際上,GPT的出現本身就是一種自然法則的體現。它也必將促使我們的教育進行改革,這只是時間問題。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