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ingNing,加密分析師來源:X(原推特)@0xNing0x
Vitalik最近發布一篇名為《可以提升主網去中心化程度和降低共識層負載的協議和Staking池修改》,這篇文章被直譯出來後各種歧義慘不忍睹,文章標題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我被迫去看了英文原文,現在摘要出來分享給大家:
1.以太坊PoS現況:雙層Staking
以太坊PoS現狀,是由節點運營方(Node operators)和委託代理方(Delegators)組成的雙層Staking體系。
雙層Staking體係有兩個缺陷:
–節點業者的中心化風險。作為委託代理方的Staking Pool,如Lido、Coinbase、HTX等選擇節點業者機制並非非常去中心化;
–不必要的共識層負載。現在以太坊每個epoch需要驗證~80萬個簽名。如果部署單slot最終確認性的話,單slot就驗證~80萬個簽章。由於大部分Staking的ETH,是透過委託代理方參與共識,這麼大規模簽章並沒有增強以太坊的主網的去中心化程度和安全性,而是不必要的增加共識層負載。
2.雙層Staking體系如何運作?
這章節以Lido和Rocket Pool為例,介紹了去中心化委託代理方的運作方式,即用戶將ETH委託給Lido和Rocket Pool,由他們委託給節點運營商,Lido和Rocket Pool會分別發給用戶LST token作為權益證明。
3.委託代理方的角色
這一章節,Vitalik從協議(以太坊)的角度出發,分析
委託代理方角色的意義。
Vitalik首先假設了兩個模型:
–模型1:假設Rocket Pool為佔據100%市場份額的唯一委託代理方,現將Slashing(故障和消極行為罰款)上限降為2ETH,Rocket Pool的節點運營商押金減少至2 ETH,rETH的年化報酬率為3%,節點業者的年化報酬率為4%,ETH 的總供應量為1 億
–模型2:假設不存在委託代理方,而將Staking的最低存款額降低為2 ETH,Staking總量上限設定為625萬ETH,節點運營商的年化收益率為1%
經過計算,以上兩種模型下,作惡的節點運營商發動共識攻擊的成本,均為208 萬ETH。且Staking ETH和非Staking ETH的全部供應量佔比變化率,也相同。
所以,無論從質押經濟學的角度,或是從攻擊成本的角度來看,這兩種模型是完全等效的。
這似乎意味著,雙層Staking體係是一台毫無意義的Rube Goldberg機器。
Vitalik認為委託代理方應該扮演更有意義的角色:
–受託選擇節點運營商。委託代理方可以選擇由節點運營商執行Staking。節點業者在參與共識時,會有一個權重係數決定它獲得出塊權的機率,而這個權重係數與節點業者所獲得的委託ETH成正比。
–參與共識層。委託代理方將在共識層扮演一個新角色,運行這個角色比全節點輕,且不會被Slash,可隨時提款。
4.擴展委託代理方的選擇權
擴展委託代理方的選擇權有3種方式:
–更好的Staking Pool 投票工具。典型的例子,是由Lido社區提案的「LDO與stETH雙治理模式」。
–促進Staking Pool市場競爭。可以探索的方法有兩個:一是將Slashing上限降為2ETH或4ETH,以利於小型Staking Pool;二是創建一個統一的合約負責發放LST Token,這樣一來stETH、rETH等將具有同等的安全性和可採用性。
–將委託代理程式封裝到協定層。未來可能會將委託代理程式封裝到協定層。不過,依照以太坊的最簡封裝原則,是否部署這項特性還需要許多討論者能確認。
5.共識層參與
這一章節涉及很多技術細節討論,我們不做展開。簡要來說,Vitalik設想了將現在共識層劃分為兩個層:
–高複雜度層。由節點業者運行全節點參與,Staking獎勵更高,但有Slashing風險;該層在每個epoch都參與共識,可能設定1萬個節點的上限。
–低複雜度層。不需要運作全節點,可能隨機抽取1萬個小型質押者參與共識。它們完全免除Slashing懲罰。
在這種共識層架構下,共識層出塊需要經過高複雜度層與低複雜度層的雙重驗證。
6.點評
對Lido一家Staking Pool擁有~32%記帳權的以太坊POS的現狀,Vitalik和以太坊基金會是有一些不開心的。可是,孵化的親兒子Rocket Pool不爭氣,在與Lido的市場競爭完全落敗,市佔率只剩下~3%。
前段時間以維護主網去中心化程度的政治正確,發起一輪輿論和道德攻勢之後,Lido卻選擇抗住壓力拒不自我設限,繼續搶佔市場份額。
在這種情況下,為提升主網去中心化程度和降低共識層負載,對協定和Staking池的規則進行一些必要的最小化修改,已經成為他們不得不去認真思考的選項。
以上。錯誤之處,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