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談到Web3時,「去中心化」是一個頻繁被提及的關鍵特徵。然而,我們必須以審慎理性的態度來看待這個特徵的複雜性,而不是盲目追求。去中心化存在一個動態平衡,其最佳程度因專案發展階段而異。
Web3專案很難在一開始就實現完全去中心化,通常會經歷一個中心化向去中心化演進的過程,但最終實現完全去中心化可能仍然是一個理想而不是現實。事實上,每個專案在其生命週期中都會保留一些中心化元素,因為在不同的發展階段,這些元素可能具有實際的價值。
這種複雜性不僅要求專案團隊深思熟慮,還需要一定的法律監管和社區參與監督,以確保專案的長期可持續性和成功。
今天的話題,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我們正處於Forta 基金會的去中心化過程中,這讓我開始思考,什麼時候去中心化將成為一項優勢,又在何時成為一種阻礙。
在Web3 中,最常見的兩種去中心化形式分別是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即數百個節點,每個節點都由不同實體運作)和去中心化治理(即沒有中央決策權)。今天,我們將聚焦在討論後者。
找到合適的平衡對於長期的永續性至關重要。現在,讓我們深入探討這個主題…
去中心化光譜
在Web3 領域,去中心化通常意味著沒有一個單一的權威機構來獨斷地掌控一切,典型的例子就是由高階主管團隊領導的公司。那麼,缺少這種中央實體是否意味著去中心化呢?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去中心化並非二元概念,它存在於一個光譜上。
一端是集中決策的表現形式,以CEO 甚至獨裁者為代表。在另一端,是以合作或民主為特徵的去中心化決策。前一句的用詞是刻意選擇的,因為企業和國家是最容易理解的例子,用以剖析去中心化治理的複雜性。
大多數成熟的Web3 專案都位於這個光譜的中間。在這裡,沒有明確的CEO 或高階主管團隊來主導決策;相反,它們依靠了一小群獨立的合作夥伴和受助者。
要記住的是,一開始沒有專案是完全去中心化的。否則,就難以推動事情的進行!必須有某人或某些人起到推動作用。 MakerDAO 可能是迄今為止最接近從一開始就實現去中心化的項目,但在早期階段也面臨了許多問題。
然而,對許多人來說,去中心化是他們追求的目標,而將專案從起初的集中控制向去中心化方向發展有一條相對成熟的路徑。
要確定一個專案的去中心化程度,有許多因素和功能可以考慮。以下是一些不完全的例子:
1.哪些決策需要透過代幣持有人的投票來決定?
2.有哪些人可以參與決策?
3.代幣的歸屬情況是怎樣的?
4.創始團隊在做決策上有什麼影響?
5.有哪些人有權力改變、暫停或關閉這個協議?
6.是否有一個有特殊權限的多方簽名?
7.多方簽名中有哪些人?
8.如果出現安全問題,誰負責解決?
9.國庫是如何管理的?
如今從中心化到去中心化治理的轉變通常需要引入治理代幣,使事情變得更複雜。大多數項目沒有一個明確的退出計劃,它們只是發行了一種代幣,這樣他們可以說:「瞧,我們已經去中心化了!」希望能夠避免監管機構的審查,因此過早地進行了這種變化。
然而,這個過渡並非沒有權衡,專案在決定何時、是否以及如何進行過渡時,應該非常慎重,並制定明智的策略。
權衡利弊
在去中心化的光譜兩端都需要權衡利弊。中心化運作容易受到監管、腐敗和單點故障的影響。而去中心化運作可能會犧牲一些效率和速度。
作為一般準則,由傳統公司運營的專案通常會比採用去中心化治理結構的專案更有效率和靈活,因為決策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而這些人在大多數情況下最有能力做出這些決策。
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帶來了一個冷酷的現實,那就是決策減少了,而且每個決策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完成。在DeFi 領域,我們一遍又一遍地看到這種情況。
儘管找不到確鑿的數據來證明這一點,但我個人的感覺是,在Web3 中,大部分創新都發生在一個專案實現去中心化治理之前。之後,社區似乎採取了一種「讓我們不要搞砸這個」的態度。
每個項目的目標應該是找到在這個光譜上的最佳位置,同時要認識到,隨著項目的發展,最佳位置可能會改變。
舉個例子,一個全新的DeFi 協議在剛開始時會受益於更集中的控制,因為初期需要做出的決策的頻率和重要性要高得多。你希望保持靈活性、敏捷性,並對願景保持控制。
然後,再往前走幾年,曾經嶄新的DeFi 協議現在已經成為支持全新應用生態系統的基礎協議。在這個階段,協議更有可能從去中心化治理中受益,因為此時可預測性和可靠性變得至關重要。如果不斷進行變更,就很難在其上建立穩定的生態系統。
以太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之所以蓬勃發展,恰恰因為它很少進行重大改變。
正如我在寫作的時候意識到的,這與Web3 技術堆疊非常契合。隨著你沿著堆疊向上移動,各個層次對去中心化的依賴逐漸減弱。
能否將一些事項實現集中化?
在技術堆疊中的位置越高,你受益於去中心化的程度就越少。
這意味著用戶介面、數據聚合器和錢包應用程式最好由公司而不是社群來管理。坦白說,用戶應該希望如此。
我需要一個出色的使用者介面和使用者體驗,及時的技術支持,最重要的是,在出現問題時要有問責制(因為這與激勵一樣能夠推動行為)。
最近遇到了一些項目,從一開始就表示“我們採取集中化的方式來構建我們的產品”,這讓我感到耳目一新。對我來說,這表明他們對自己在光譜上的最佳位置有一定的自我認知。這也告訴我,他們致力於找到一個真正的商業模式,而不依賴代幣。
總的來說,集中化和去中心化專案可以和諧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