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PBS 我們是否應該將其視為神聖

Hasu 和Jon 邀請了以太坊基金會的Mike Neuder 和Flashbots 的Chris Hager,討論了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 (PBS) 的設計理念。他們首先深入研究了PBS 過去和現在的實現,包括以太坊上的MEV-Geth 和MEV-Boost。然後他們討論了PBS 的未來- 是否應該將PBS 奉為神聖,協議強制執行的提議者承諾(PEPC),L2s 上的PBS,如何防止審查制度等等。以下為BlockBeats 整理的內容重點:

PBS,全名為Proposer-Builder Separation,即提案者-建構者分離,是區塊鏈設計中重要的理念。它主要是指在鏈上治理中,將提案者和區塊建構者的角色進行分離,提案者只負責提案,而將複雜的區塊建構工作外包給專門的建構者完成。這種分工方式的初衷是為了降低參與共識的門檻,使網路更加去中心化。

PBS 最初是在以太坊的工作證明時代就已經開始應用的。當時,礦工可以透過MEV-Geth 等軟體,將區塊建置工作外包給「搜尋者」(searcher) 完成。搜尋者可以建立包含更多交易費的優化區塊,並與提案該區塊的礦工分成。在POS 合併前,由於礦工數量有限,這種合作方式可以透過聲譽機制來建立一定的信任。 (註:MEV,Miner Extractable Value,指礦工可提取的價值)

PBS 背後的設計理念

從更宏觀的角度來看,PBS 反映了務實的設計理念。它認識到區塊鏈參與者存在專業化分工和外包需求是不可避免的,並試圖透過協議設計來規範這種需求,使其更加公平和去中心化。這種面對市場需求採取務實而非理想主義方法的設計想法值得關注。

PBS 也展現了模組化和分層設計的優勢。它將複雜的區塊建立外包給外部建構者,使核心網路保持簡單,為不同的應用場景提供擴展性。這也使PBS 能夠應用於以太坊的擴容方案和二層解決方案。

當然,PBS 也需要在去中心化、穩定性、監管等方面做出平衡。但整體而言,PBS 代表了區塊鏈設計中一種積極的理念探索,即在保持簡單的基礎協議之上,利用經濟激勵引導參與者形成專業化分工,實現任務的最優分配,使整個網路變得更健康。 PBS 背後的這些設計理念也將在其他公鏈中得到更多應用,推動產業向前發展。

隨著以太坊POS 合併逼近,PBS 成為社群關注的焦點。為此,Flashbots 推出了MevBoost 作為第一個PBS 的實作。它引入了「中繼」(relay) 的角色,作為提案者(主要指驗證者) 和建構者之間的中介。中繼的作用是確保建構者支付給驗證者的費用不會被提案方竊取,同時也確保驗證者不會在見到區塊實際內容之前就承諾使用該區塊。目前,約95% 的以太坊驗證者都是透過MevBoost 中的中繼來取得區塊的。

PBS 的優勢所在

PBS 最大的優勢在於它允許網路保持相對簡單且去中心化。如果沒有PBS,驗證者就需要自行建構區塊,這無疑會提高其門檻,進而導致網路中心化。另一方面,PBS 也允許網路利用建構者的專業能力來優化區塊的效率。例如PBS 可以協助實現鏈上擴容,透過將區塊建置的複雜工作交給建構者,驗證者的工作量可以大大降低。

當然,PBS 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最主要的擔憂在於中繼的角色過於集中化。目前,僅有8-10 個中繼為以太坊網路提供大多數PBS 服務。這些由中心化機構運作的中繼可能成為網路穩定性的威脅。此外,PBS 也會帶來一定的法律監管問題,相關方需要承擔交易審查的責任。

內建PBS:解決方案還是新問題?

為此,以太坊基金會正在研究如何將某些形式的PBS 納入以太坊協議中,即所謂的內建PBS(Enshrined PBS)。內建PBS 的目標是減少對中繼的依賴,其最基本的要求是需要一個承諾-揭示機制和一個無條件支付機制。前者可以確保驗證者在看到區塊實際內容之前就承諾使用該區塊,後者可以確保即使建構者沒有揭示區塊內容,支付也能正常執行。

當然,內建PBS 也面臨許多技術挑戰,可能帶來新的複雜性和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即便引入內建PBS,某些形式的外部中繼服務可能也會存在,因為它們可以提供更靈活的支付方式,延遲優化等額外服務。所以內建PBS 是否可以完全解決外部中繼的問題,仍有爭議。

同時,PBS 也正在用於以太坊二層擴展網路的設計中。相較於以太坊主網,二層網路具有更大的設計空間和靈活性,可實現不同形式的PBS。例如,二層網路可以限定序列化者的數量,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制定更明確的區塊排序規則。因此,PBS 在二層網路中的具體實踐可能與主網有很大不同。但整體而言,PBS 在二層網路中的應用也非常值得期待。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