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BRC20發幣狂潮來襲?談Taproot Assets所帶來的比特幣生態變革

作者:鏈上觀

Taproot Assets的技術實作邏輯是什麼?和Ordinals上的BRC20差異在哪裡?會帶來另一波新BRC20代幣發行狂潮嗎?接下來,帶著疑問試著客觀解讀一下。

昨晚,Lightning Labs閃電網路發布了Taproot Assets主網alpha版本,意味著自此可以在比特幣網路上建立穩定幣及其他資產。且這類資產完全基於比特幣Script腳本可程式特性控制發行,完全去中心化,並最終透過閃電網路落地應用。乍一看,比特幣似乎迎來了一個真正的BRC20時代?

那麼,Taproot Assets的技術實現邏輯是什麼?和Ordinals上的BRC20差異在哪裡?會帶來另一波新BRC20代幣發行狂潮嗎?接下來,帶著疑問試著客觀解讀一下。

技術實作邏輯

在上一篇科普BitVM的文章中,我介紹了比特幣有限但卻可以實現的程式設計能力,即在Taproot地址的Script腳本中寫入“簡單的程式碼”,把它當成UTXO花費條件指令來執行。

在Taproot Assets的資產發行場景內,就可以把這串簡單的操作碼指定為Token發行總量、發行時間,發行對像等規則,可接入一組多簽地址來聯合觸發該操作碼。假設A地址用戶,產生了多簽地址B,併計劃用B地址發行10,000個USDT向C地址,那麼A地址可被認為是比特幣上USDT資產的項目方Owner,而C地址就是第一批接收USDT的holder。

Token的成功發行需要A位址的簽章觸發,此後C位址若要將資產用轉帳邏輯向其他位址擴散,也同樣需要由A位址簽章觸發。你一定會問,若C地址要向成千上萬個地址擴散Token,總不能排隊等A地址簽名吧?好問題,關鍵就在此,C位址作為接收資產的位址通常會被發行在閃電網路上,即可以在其雙向已建立通道的兩個位址之間,高效、低成本、多次高頻互動。

原本閃電網路只支援點對點場景,但全新的Taproot Asset實現了點對多功能,支援在一個交易通道內將一個付款轉送到多個接收位址,腳本可根據條件向多位址轉帳資產。這就使得發行給C位址的Token可以利用閃電網路分發給大批量的位址,最終實現了資產的分散歸屬。這樣一個閉環利用比特幣網路發行Token的技術實現邏輯就跑通了。

而且C地址可以由閃電網路的中繼節點,來依照規則來執行記賬,類似的地址都可以透過不同的中繼節點來管理分發自己的資產(例如owner可以把自己的USDT代幣交給10個中繼節點分發方,每個分發方相當於一個CEX熱錢包位址,由他們再進行二次分發記帳管理)。

如此一來,在這個邏輯內,Owner,發行條件地址,接收條件地址,多簽觸發控制,高效可信分發網絡等以及其他必要組件的共同作用,一個全程可以實現去中心化資產發行、管理、分發的記帳系統就應運而生了。

“真假”BRC20?

Ordinals上出現的Brc20邏輯是,透過在Scrip腳本中植入json封包,在封包中寫入Mint、Transfer等參數來定義資產流通規則,最終解釋權由第三方Ordinals協定來決定。整個過程中,比特幣網路知識被動做了個數據備忘錄,並沒有參與驗證計算,也決定不了資產歸屬權糾紛,甚至在處理轉帳邏輯是還會有Bug,用戶成了資產mint、Transfer的主力,沒有專案方,沒有賦能,也缺乏流通性。

相較之下,Taproot Assets上發現多元資產就顯得更進階,高階一點了。有專案方Owner,資產發行銷毀可由Script腳本中的操作碼True或False決定,資產的後續流通則由有可信任技術落地的閃電網路支撐,且本身閃電網路就是高頻流通應用場景。不能說絕對,但相較之下,Taproot Assets支持的多元資產網絡,更像極客們心目中很Make Sense的「新」代幣標準。 (註:只分辨技術邏輯差異,炒作邏輯,稀缺賺錢效應等市場因素不在本主題探討範疇之內)

新BRC20發幣狂潮?

也許,此刻不少人開始腦補了,真BRC20代幣既然來了,理論上之前Ordinals上的繁華盛景豈不是可以複製一遍?理論上可以,但我個人認為,Taproot Assets的系統性工程比較強,但一個完整專案的落定並沒有那麼容易,因為它的多簽系統,發行轉帳邏輯,尤其是在閃電網路上的點對多帳本記帳管理維,有不小的成本和門檻。不像ordinals上只需發一筆交易就可以發幣,所以要複製BRC20熱難度較大。反倒,閃電網路天然是適合高頻消費落地的場景,因此Taproot Assets的最佳發行代幣為USDT、USDC這類穩定幣。

顯然閃電網路官方也突顯了穩定幣的說法,至於其他專案方非要想棄更高級的以太坊EVM智能合約不用,非要花精力在比特幣上部署其他代幣,也未嘗不可,只要專案方願意做,市場樂意接受,一切都有可能。順著閃電網路支付場景的先天條件,我能想到的也無非是一種願景做支付的代幣適合這樣做了,至於那些POS Staking代幣還是別這樣玩了,很怪。 (若有的話,DEX、Lending、衍生性商品等各類玩法也是可以實現,就看有沒有人願意高成本去實施了。

以上。

說實在的,我更喜歡用比特幣多資產時代來形容Taproot Assets,比作BRC20只是為了方便理解和凸顯它的創新性,而且接下來的市場,Taproot Assets會不會被拿來啟動一波新的敘事,不得而知,儘管它具備這樣的素養和條件。不過,無論炒不炒作這個Taproot Assets市場,有兩個值得期待的願景已經很清晰了:

1)USDT等穩定幣會重新試水比特幣網絡,並在閃電網絡應用場景內會成為主流幣種,最終能不能奪回TRON波場的穩定幣大哥地位,值得期許;

2)閃電網路的配套錢包應用普及量、線下消費支付通道等數據會迎來一波新增長,這對閃電網路而言會是一個轉捩點。會不會對潛在Nostr相關聯的Social平台有激勵刺激作用,有待觀瞻。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