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社交friend.tech大火發幣的KOL刑事風險有哪些?

近一個月以來,整個鏈圈都在被一個SocialFi平台所吸引,那就是friend.tech。藉著Coinbase的二層公鏈的風,friend.tech一下子吹遍了整個深熊的市場,似乎所有圈內人都在討論。今天高律師也來磨蹭這份熱度,講解現今的SocialFi可能蘊藏的刑事法律風險。

事前聲明,本文不針對任何具體平台,僅對一些未知風險做個微小的提醒。

什麼是SocialFi?

SocialFi顧名思義,來自Social(社群)以及Finance(金融),是基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的創新應用。它的出現旨在解決社交平台審核不透明、演算法霸道以及個人資料外洩等問題,同時它的一個最重要的特點就是以區塊鏈的形式實現對社交產品的用戶進行激勵,讓內容創作者獲得公平的回報。 SocialFi倒不是什麼新鮮事,2021年就已出現,有名的如Matters、Lens Protocol以及最近讓大家發推文經常會留下標籤的$Tip,都讓大家津津樂道。但SocialFi的價值一直很難落實處,常常被人詬病是為了一口醋,包了一頓餃子。如今的平台能否破除這個怪圈我們不得而知,現在除了friend.tech之後,還新出了Time store,同樣也是走的是KOL(Key Oponion Leader,大V)交互代幣化的模式,只不過走的更細分一些。

SocialFi上的KOL風險在哪裡?

friend.tech屬於境外平台,Time store號稱全員出海,因此平台的合規性我們就不用替他們操心了,但作為區塊鏈強國,我們的KOL和用戶是哪個平台都不敢忽視的,這也就導致許多國內KOL進駐到SocialFi平台,依靠自己的影響力和號召力來實現共贏。賺錢嘛,不寒磣,但如果玩法過於誇張,那就要小心了。

總是有人來問筆者,說「高律師,我們的平台/APP如何才能做到刑事合規?」這是一個大問題,針對不同的平台/模式有不同的答案,但也萬變不離其宗,依據我們刑事合規、辯護以及取代用戶維權的經驗,我總結出兩句話:帶遊戲玩法的風險在於賭,不帶遊戲玩法的風險在於騙。 SocialFi屬於後者。

先說第一個,幾乎所有出事的區塊鏈項目方,都逃不開賭這個字,不管是盲盒還是抽獎,不管是幾層兌換還是中間變換了玩法,只要你是法幣進,通過以小搏大、以少博多的運氣玩法,最後還能法幣出,那就是賭,差別就在於隱藏與否、擦邊多少。所以說,要杜絕風險,賭不要沾。當然了,賭博作為吸引玩家的強黏性方式,對於許多隱密角落裡的小平台猶如上癮一般難以戒掉,通常這時候,我們律師也只能祝他好運了。

再來說第二個。或許大家乍看之下並不認同──那麼多違法犯罪的方式,怎麼只有騙呢?別急,且聽我細細道來。純粹的詐騙自不必多說,完全捏造、捲款跑路是典型特徵,虛假宣傳雖然是廣告法管轄的範圍,但如果和詐騙掛上鉤,極有可能構成共犯。幣圈個別項目方常用的推廣手段,傳銷,本質也是騙。傳銷的本質既不在於層級也不在於人數,而是在於騙,即沒有任何實際落地,全盤依靠龐氏騙局、資金盤錯配來玩拆東牆補西牆的遊戲,所以傳銷模式最後的暴雷總是必然,這是由它的模型決定的。還有,專案方的幣但凡上來交易所,最常用的割韭菜方式,就是老鼠倉,本質也是騙(哄抬價格、人為造勢、掌握先機、高位收割)。除此之外,非法集資也是騙,沒有胡亂許諾,哪有那麼多人趨之若鶓呢?

講到這裡,也就清楚了。 SoctalFi平台的大V的刑事風險從罪名上講就是組織、領導傳銷活動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集資詐欺罪等,從行為上講核心就是騙。

KOL的應對之道

既然知道了問題的關鍵,那我們反向推演,作為給各位大V提的醒:自己了解這個專案嗎?為其站台前知道它的核心玩法嗎?是可持續的還是單純撈一票就走的?自己的行為會讓人誤解嗎?自己的收益是如何構成的?

當然,可能是受長熊的影響,好多項目不用騙都有很多韭菜往裡衝,講究的就是一個擊鼓傳花遊戲。但這也不是大V們掉以輕心的理由,畢竟還有玩家喜歡輸牌掀桌不是?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