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寧波金融
2023年9月25日,國務院印發《關於推動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實施意見》(國發〔2023〕15號),明確了未來五年推進普惠金融高品質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其中重點關於優化普惠金融重點領域產品服務、推動數位普惠金融發展等內容為商業銀行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為深入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寧波作為浙江高品質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範區、國家級普惠金融改革試驗區,不斷推動普惠金融促進共同富裕,切實提高普惠金融服務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截至2022年底,寧波小微型企業近50萬戶,個人工商戶超70萬戶,佔寧波市場主體總量的95%以上。作為寧波市場經濟活動中最具活力和創造力的群體,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等普惠群體無疑是社會就業和稅收的重要支柱,解決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衝破其發展桎梏是金融機構長期探索的課題。
隨著新一代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各大商業銀行持續深化改革,強化科技賦能,紛紛佈局數位轉型發展,商業銀行的發展理念、服務方式、管理模式和競爭格局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尤其是“數位化賦能”,為商業銀行帶來全新的發展機會和挑戰。
01 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數位轉型的探索與成果
普惠群體“量多、額小、面廣、分散”,普遍存在財務管理不規範、缺乏有效抵押物等問題,導致商業銀行開展普惠金融業務時面臨高投入、低迴報、高風險的情況,透過數位化技術的應用,將大數據、人工智慧、雲端運算、區塊鏈等資訊科技融入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業務中,進一步拓寬了普惠金融服務的群體覆蓋面,打破了普惠金融服務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性,更精準的定位普惠金融客群需求、提升銀行的風控能力。
1 線上化產品不斷創新
透過引進數位化技術,接取工商、稅務、徵信、司法、海關等方面的數據,可實現對普惠群體的精準畫像,從而大大降低銀行的服務成本,提升審批效率和風控能力、加快普惠產品的創新效率。例如農業銀行的「小微e貸」系列產品、建設銀行的「小微快貸」系列產品、中國銀行的「中銀企E貸」等都是數位化技術的應用成果,線上產品已成為普惠信貸業務發展的「尖兵利器」。
2 線上化客戶服務平台相繼建立
近年來,農業銀行和建設銀行相繼推出的「普惠e站」、「惠懂你」等應用程式或APP,都是商業銀行透過應用數位技術,搭建融合全客戶、全產品、全通路、全流程的生態系統,可為普惠客戶提供「一站式」「全天候」的線上金融服務,滿足客戶全方位的金融需求,打破時空的局限性,實現線上線下業務多通路協同。
案例:
農業銀行運用多重金融科技,為小型企業客戶推出「普惠e站」專屬線上服務平台,涵蓋企業開戶、普惠貸款等綜合金融服務,為小型企業提供全線上一站式貸款服務和線上精準測額等功能。農銀「普惠e站」包括「我要開戶、我要貸款、我要簽約」三大核心功能,已實現企業掌銀、門戶網站、H5、微信小程序全通路布放,延伸普惠金融服務接點,共建小微企業發展生態,成為業界辨識度較高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品牌。
3 數位化賦能「供應鏈」業務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產業鏈供應鏈轉型升級,各大商業銀行積極推動數位化技術賦能供應鏈業務,將金融服務向產業鏈兩端輻射,以核心企業為切入點,基於核心企業與上下游鏈條企業間的真實交易,整合物流、資訊流、資金流等各類訊息,挖掘核心企業及其多級上下游企業組成的客戶群的金融需求,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4 數位化風控體系的打造升級
數位化技術打破了傳統銀行風控的手段和邊界,透過資料賦能、演算法驅動,提升風險辨識、預警和處置效能,建構多維度資料建立風控模型,實現了風控體係由傳統的抵質押物驅動轉向與數位化驅動共同發展,大大提高了銀行風險控制能力和效率。
02 正視普惠金融數位轉型面臨的挑戰
隨著商業銀行普惠金融數位轉型的不斷推進,普惠金融業務已由高速成長階段轉入了高品質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普惠金融在產品創新、風險防控、金融服務等方面面臨著更新、更高的挑戰。
例如,目前市面上各大商業銀行推出的線上化產品往往大同小異,線上產品創新力道有待進一步加強。現有的普惠線上化產品大致可分為兩類:信用類產品(主要由客戶在銀行的存款、結算、金融資產、納稅等情況核定額度)和抵押類產品(主要由客戶提供的抵押物市場價值來核定額度,產品同質化程度高,銀行產品對顧客吸引力常由貸款利率決定),缺乏在地化創新產品。銀行產品往往由總行研發,對於寧波區域客戶的個人化需求滿足程度較低,基於客戶多維度資料的產品創新應用還存在局限性,普惠產品缺乏區域特色和場景化的創新。
例如,數位化風控能力有待進一步強化。雖然數位化技術的應用提升了銀行的風控能力,但由於銀行取得數據管道來源有限且數據存在滯後性,難以全方位取得客戶數據,對涉黑涉惡、隱性集團、空殼公司、中介辦貸方的識別能力仍有待提升,難以實現風險的全面、精準檢測,可見,風險管控能力仍是商業銀行發展普惠金融的核心關鍵。此外,線上化產品在推動普惠金融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導致不良貸款的快速增加,這也對銀行的不良處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例如,普惠金融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目前銀行的營銷模式仍是以網點為核心,隨著線上化業務的快速發展,商業銀行,尤其是基層行普遍面臨管戶壓力持續增加,客戶服務能力不足問題。我們需要正視,普惠金融業務數位化發展為網點帶來了大量客戶的同時,不可避免的導致網點出現「存量客戶管不過來、新增客戶做不進來」的情況,行銷服務跟不上發展速度的問題,這反過來制約了普惠業務的永續發展。數位轉型對銀行員工學習新業務模式、新行銷方式、新系統工具等以適應時代環境的加速變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03 商業銀行普惠數位轉型的建議
發展普惠金融是中國特色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體現,是掌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建構新發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當前日益複雜的經濟情勢下,受到壓力最大的就是普惠客戶群,因此,商業銀行必須不斷推動普惠金融數位轉型工作,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發力。
1 推進產品創新
一是加強數據在產品創新上的應用。在推動數位轉型過程中,必須加強資料庫的「開源」工作,積極對接政府、監管機構、區域性融資平台、第三方公司等,透過多維度資料交叉驗證對客戶精準畫像,提升客戶評價的精準性。二是加速區域特色產品創新。針對現有產品的局限性,必須加強對適合在地化客戶產品的創新力度,積極研發區域特色產品,推出滿足不同種類、不同產業、不同需求客戶的個人化產品,提升行銷客群的覆蓋率。
2 提升風險防治水平
依托科技與數據為關鍵要素,建構覆蓋全客戶、全產品、全過程、全通路的風險防控體系,透過內部和外部訊息,不斷更新迭代產品,強化系統的貸前風險識別、貸中風險攔截和貸後風險管控,不斷完善預警和貸後模型,增強風控的前瞻性和有效性。加速對普惠不良貸款的處置效率,及時化解存量風險,穩定普惠信貸業務資產品質。
3 建設與普惠金融數位轉型相適應的高素質人才隊伍
數位轉型需要銀行員工特別是基層行客戶經理建立數位經營思維,不斷學習熟悉數位化產品、系統和工具,改變自身以往的作業模式和工作習慣。一是加快數位化人才隊伍建設。透過招募、職缺調整等形式,特別是加強對科技、行銷人才的培養,組成普惠金融數位化人才隊伍。二普惠金融數位化培訓體系建構。加強常態化分層分類培訓,針對不同階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客戶經理制定與其相配套的培訓課程,實現業務培訓全覆蓋,打通普惠金融培訓「最後一公里」。第三是不斷豐富教育資源。透過編寫普惠業務培訓手冊、錄製普惠業務培訓影片等方式,持續滿足員工的學習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