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萬企業換“新顏”,釘釘的AI魔力


原文來源:AI鯨選社

圖片來源:由無界AI生成

AI大模型戰場的「下半場」論點來得有點早。

在ChatGPT引爆AI新浪潮短短一年時間,輿論熱點已經開始轉向了「大模型淘汰賽」。從妙鴨相機爆火到黴黴說中文,比落伍更讓投資人和創業者擔心的是,巨額投入換來的只是曇花一現。

「下半場論」的支持者認為,在頭部明星創業企業和一線互聯網大廠陸續卡位大模型後,競爭格局便其實已基本確定,C端模式尋求爆發點才是機會。諸如微軟努力迭代系統級的Copilot,儘管當下只呈現了一定的能力,但大家相信未來會讓每個人「如有神助」。

而反對者則相信,大模型是一場革命性的變化,當下許多新瓶裝舊酒的模式不能代表未來,在這個領域,需要以五年十年為週期的佈局。諸如釘釘將智慧化底座(AI PaaS)開放給生態夥伴和客戶,他們相信賦能給生態玩家,一起進化出更美好的未來。

ToB(面向企業)或To C(面向消費者),當下的AI大模型商業模式仍難言定型,產業生態與頭部玩家的座次並未排定。大家也關注最新的產業進展。

11月3日,釘釘宣布,在超過50萬家企業內測後,釘釘AI魔法棒正式上線,釘釘聊天、文件、知識庫、腦圖、閃記、Teambition 等17項產品、60+場景全面開放測試。

這項消息再度引起業界熱議,也許在AI應該先ToB還是ToC的選擇上,由更難落地的To B推動toC發展,是大模型商業化落地的實際路徑所在。

01

大模型第二章:尋找應用模式✦

現在談大模型的下半場其實更多是評測者們的標題藝術,紅杉的「第二章」論點更為準確。

來自紅杉資本的Sonya Huang和Pat Grady在今年9月的一篇文章中指出,生成式AI在過去一年的發展是以技術為主導的“序幕”,基礎模型的進展引發了一波示範性技術應用。現在市場正在進入面向客戶的“第二章”,這意味著生成式AI將更著眼於解決問題,基礎模型將作為更全面解決方案的一部分。

換而言之,大家就不再為了做大模型而大模型,而是更面向生產、商業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解決方案。

工具型ToC應用是將新技術帶入公眾視野的最佳方式,AI技術也是如此。 AI拍照、AI繪畫、AI孫燕姿唱歌等等,讓用戶理解了大模型,也引爆社交網路話題。

但這類工具性應用往往無法為當下的現實問題提供系統性解決方案,商業價值因而有限。況且,大模型背後是天量的資金和資源投入。在影片網站都無法靠訂閱模式永續發展的中國市場,依賴C端用戶訂閱來養活大模型,顯然不切實際。更有效的商業路徑是,面向C端用戶,解決B+C共同的問題,由B端付費。

10月9日的一則報道被國內的科技部落客反覆提及,微軟首批生成式AI產品中的GitHub Copilot正在承受虧損,即使向使用者收取10美金的月費或100美金的年費,然而在營運中仍然入不敷出。根據統計,企業在每個用戶身上的損失可能達到了20美金,有些用戶平台甚至每月會倒貼80美金。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大模型創業家把目光投向了To B領域的原因。從業務場景出發,是應用大模型的最佳路徑。

紅杉中國針對235位CIO進行研究後發布的《2023企業數位化年度指南》指出,75%的受訪企業表示降本增效是企業應用AIGC工具的首要目的,另外提高敏捷性與市場反應速度( 36%)、滿足差異化產品與服務創新(34%)、增強辦公效率與內部協同(32%)同樣是企業引進AIGC工具的主要目的。

釘釘也是被企業的需求推動著走,2,300 萬企業、6 億用戶、工作屬性,釘釘平台上這些數字,也正是AIGC最好的受眾。當AI朝向To B發展,相較於用完即走的娛樂屬性,更有價值和高頻。

許多企業也意識到這一點,所以在釘釘AI 開始邀測後,超過50 萬企業加入;17 條產品線、60多個場景的智能化能力,其中不乏低程式碼應用搭建、知識庫、合約、 Teambition專案管理等生產場景,希望釋放數位生產力。

02

大模式商業化的現實路徑✦

企業和組織的價值在於將“指把人的要素和物的要素結合起來”,從而成就單憑個體努力無法達到的目標。創新者將尖端技術出售給企業,以平台和工具的形式部署在企業生產經營場景,這一步是ToB,而企業的員工則是技術的使用主體,使用這些技術來實現生產力的提升,這一步則是ToC。

這既是大模型商業化的現實路徑,也是人工智慧時代,我們對科技、企業和個體之間關係的一次重新理解。

AI模式最容易被採納的場景,便是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提升。諸如釘釘這樣的產品,使用者是個體,受益者則是個人和企業雙方。網路「以使用者為中心」的方法論和企業降本增效謀發展的商業訴求,在這一幕下一拍即合。

釘釘在這模式上已經小有所成。在一段時間的公測後,11月3日,釘釘宣布AI魔法棒正式上線,開放給所有使用者測試。在全面擁抱智慧化之路上,釘釘已經將原有的釘釘聊天、文件、知識庫、腦圖、閃記、Teambition 等17種產品功能接入AIGC產品線,60+使用場景、近100項AI技能同步面向使用者開放測試。

許多產品已經獲得用戶好評,諸如在先前的亞運辦賽過程中,志工培訓,組委會的人工客服都很忙。現在,工作人員將亞運會的相關知識都餵給了AI問答機器人,志工只需要一鍵喚起魔法棒就可以向AI進行提問。

海量的釘釘文件和PDF資料資訊被“消化”,例如亞運釘的下載地址、志願者要做哪些工作、亞運吉祥物是什麼、比賽規則等等,機器人都可以快速學習成知識庫。後續不懂就問,AI會針對問題生成智能回复,總結摘要信息,並將原文檔出處一起提供給用戶,方便了解更多信息,大大節省了籌備的時間。

類似的客戶案例還有很多,根據釘釘官方揭露的數據顯示,在先前開啟邀測的3個月內,有超過50萬企業加入釘釘AI魔法棒邀請測試。

從業界來看,在高頻使用AI功能的Top 5000企業中,教育產業佔比最高,製造業、網路產業和零售業的使用頻次也名列前茅。其中,5,000人以上規模的大企業佔比超過了6%,2,000人以上中大企業佔比超過9%。

同時,釘釘也將智慧化底座(AI PaaS)開放給生態夥伴與客戶,將釘釘智慧化推進到了生態層。目前,釘釘AI是國內首個全面開放的國民級智慧化應用,也是首個全面開放人工智慧技術的億級DAU 應用。大模型B2BC的模式,正在釘釘手中變成現實。

03

好用就是生產力✦

在B2B2C路徑下,企業級產品與AI技術的成功融合,離不開個人使用者的「獲得感」。好用就是生產力。

要實現好用,互動方式的改變至關重要。統一的LUI互動入口,是釘釘AI魔法棒的一大特色。在大模型的支持下,各類場景、應用的交互,從過去點菜單找入口,轉變為自然語言對話的方式。目前,在AI魔法棒內可一站喚起聊天、宜搭、智慧問答、文件、應用諮詢5類近20種技能,簡化操作路徑,對話即所得。

從使用者需求角度,釘釘開放的AI能力首先包含摘要總結型,包括長文檔摘要、知識庫摘要、會議摘要、聊天摘要等典型的歸納總結場景,長內容、長會議透過摘要資訊可以快速掌握。

例如,釘釘會議接入了阿里雲開發的「通義聽悟」AI新產品,針對音視頻場景進行了專門強化,內置新一代工業級語音識別模型Paraformer,可以高效完成對音視頻內容的轉寫、檢索、摘要和整理。

企業用戶試用時發現,接入通義聽悟的釘釘會議不但“聽力好”,獨創的聲紋融合方位算法能夠在10人以上的會議場景中區分不同發言人,生成高準確率的會議紀要,而且“悟性高”,能夠自動為音視頻內容劃分章節形成摘要、總結每位發言人觀點,甚至還能整理出代辦事項和會議關注重點。

試想,如果公司需要邀請十位以上的嘉賓,開設一場兩小時以上的會議,產生的文字內容可能不低於3萬字,如果需要人工記錄和整理,可能要佔據一位員工完整的一個工作日,而有了釘釘會議的AI輔助,不但可以降本增效,也讓員工可以有時間從事更有創意的工作。

如何幫助企業和員工選到適合好用的工具,釘釘也做了新嘗試。應用諮詢AI是釘釘應用市場的選品助手,可協助使用者推薦、對比SaaS應用或產業解決方案。諮詢AI可以根據使用者輸入的要求,推薦應用,並完成產品介紹、比較、開通的完整鏈路,還可以針對多款SaaS進行詳細的比較分析。

減少繁冗餘的重複性工作,促進知識流通技能共享,填平組織的資訊差,提昇技術的可及性和可用性,這是釘釘的AI魔法棒所帶來的改變。

一場涉及千行百業的企業數智化轉型正在路上,這不僅是技術創新驅動下的生產力變革,也是技術應用與採納模式的變革,釘釘和其所構建的生態,正在搭建面向ToB技術的“新零售”模式,幫助企業建造數智化場域,讓員工“自助購物”,成為工作方式變革的主角,這是真正以人為本的工作變革。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8BTC。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