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生態新趨勢:閃電網路、Ordinal、Atomical、bitVM

一、比特幣生態簡介

比特幣在加密貨幣生態中的地位不僅是歷史性的,也是至關重要的。作為第一個並且最著名的加密貨幣,比特幣不僅開創了數位貨幣的新時代,也為defi和區塊鏈技術的廣泛應用奠定了基礎。它的去中心化特性、有限的供應量(2,100萬個比特幣上限)、作為一種價值儲存和投資手段的能力,使其在加密貨幣市場中佔據了顯著的地位。

人們對比特幣生態的關注主要源自於其創新性、對傳統金融體系的挑戰,以及其潛在的經濟影響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比特幣不僅成為了資產多樣化的一部分,也成為了全球金融討論的重要議題。然而,經過了幾個牛熊週期的轉換,人們漸漸認識到,比特幣本身的非圖靈完備性質,對比特幣生態的進一步拓展造成了極大影響。

圖靈完備性是指一個系統能模擬任何圖靈機的能力,通常與能夠執行包括循環和分支在內的任意計算指令的系統相關。比特幣的腳本語言相對簡單,主要設計用於處理交易和控制轉帳過程中的條件,例如多重簽名或定時鎖定,而不是執行複雜的計算任務。這種設計是為了保持網路的安全性和穩定性。相比之下,像以太坊這樣的區塊鏈平台提供了一個圖靈完整的環境,允許在其上運行複雜的智慧合約。

在討論比特幣時,重要的是要認識到它的限制,尤其是在執行複雜程序和智能合約方面的能力。因此,要討論比特幣生態的發展,我們需要先對「比特幣生態需要解決哪些問題」進行總結和歸納。

總的來說是三個面向:一是如何在不影響比特幣網路安全的情況下,提高網路效率降低交易費用;二是如何在不對比特幣網路造成負擔的情況下,解決比特幣網路上原生資產的發行;三是如何在圖靈不完備的情況下,解決比特幣網路上搭載更多智能合約與複雜應用的問題。

以下是一些探索方向:

增強比特幣腳本功能:雖然比特幣的腳本語言相對簡單,但開發者一直在探索如何在現有的框架中增加更多功能。這包括開發更複雜的交易類型和條件,例如改進的多重簽章機制和複雜的鎖定條件。

  • 側鏈技術:側鏈是與比特幣主鏈分開但與之相連的獨立區塊鏈。這允許在側鏈上實現更複雜的功能,包括圖靈完整的智慧合約,同時不影響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 閃電網路:作為比特幣的二層解決方案,閃電網路旨在提供更快速、更低成本的微支付,同時減少區塊鏈上的擁塞。雖然這主要是為了解決比特幣的可擴展性問題,但它也為開發者提供了實驗新功能的平台。

  • Rootstock(RSK):RSK是一種智慧合約平台,它透過側鏈與比特幣區塊鏈相連。 RSK旨在帶來圖靈完備性到比特幣生態系統,使用戶能夠在比特幣的安全框架內創建和執行複雜的智慧合約。

  • RGB:專案的核心目標是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實現智慧合約和資產發行,同時維持其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特性。透過使用比特幣的Layer 2技術,RGB專案允許用戶在比特幣網路之上創建和管理非同質化代幣(NFTs)和其他類型的複雜資產。這意味著在不影響比特幣主鏈的穩定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RGB為比特幣帶來了更高級的功能,例如代幣化的資產、智慧合約、和數位身分。 RGB專案代表了比特幣社群探索擴展其基本功能的努力,可能會對比特幣的應用場景和價值提供更廣泛的影響。然而,這樣的嘗試也帶來了技術實施和社區接受度的挑戰。

  • Taproot/Schnorr簽名:這些升級為比特幣網路帶來了更多的隱私和效率。雖然這些升級不直接使比特幣成為圖靈完備,但它們為未來可能的功能擴展提供了基礎。

  • Stacks(STX):比特幣智慧合約層,旨在擴展比特幣的功能,使其支援智慧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主要目標是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引入智慧合約功能,允許開發者建立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和智慧合約,以擴展比特幣的用途。 Stacks2.0採用POX共識,參與者獲得的獎勵是更穩定的、底層鏈加密貨幣,和新區塊鏈的加密貨幣相比,底層鏈加密貨幣獎勵更能激勵早期參與者,這有助於吸引早期參與者,共識更強。

  • 賦能BTC: 透過將BTC轉化為用於建立DApps和智能合約的資產,增加比特幣經濟的活力。

  • Ordinal協定:在不改變比特幣本身的基礎架構的情況下,為比特幣網路引入了一種創新的資料儲存和標記方法。這個協議利用了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交易輸出序號(ordinal number),讓用戶可以在特定的比特幣裡嵌入小塊資料。儘管這增加了對比特幣區塊鏈資料儲存的需求,但它也開啟了探索比特幣作為多功能、多維度資產平台的新可能性。

  • Atomical協議:是近期出現的簡單而靈活的協議,用於為比特幣等未花費的交易輸出(UTXO) 區塊鏈鑄造、傳輸和更新數位化物件(即digital objects),核心是鑄幣、傳輸和更新操作需要遵循的一些關鍵的簡單規則

  • BitVM:bitVM計畫是一個旨在增強比特幣網路功能和靈活性的創新嘗試。 bitVM作為一種虛擬機器實現,目標是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提供更高級的程式設計能力和智慧合約功能。這種方式將允許開發者在比特幣網路上創建更複雜和多功能的應用,從而擴展其使用案例超出了僅作為數位貨幣的範疇。透過實現這樣的虛擬機,bitVM旨在維持比特幣核心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特性,同時引入更多的可程式性和互通性。這個項目代表了比特幣社群對於技術創新和擴展其區塊鏈能力的探索,可能會為比特幣帶來類似以太坊智慧合約平台的功能。然而,可能面臨技術和社區共識方面的挑戰。

在本文中,我們將比較比特幣生態最為炙手可熱的幾個項目,從社區共識、技術難度和未來應用場景等幾個關鍵方面進行考量,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結論,包括:

(一)社區共識對於這些計畫的成功至關重要。比特幣社群歷來重視網路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任何重大改變都需要廣泛的共識。 bitVM和RGB專案等都旨在擴展比特幣的功能,但必須確保不會損害核心屬性,這在社群中可能引發激烈討論。

(二)技術難度是另一個重要因素。這些項目都試圖在不破壞比特幣主鏈穩定性的前提下,透過Layer 2解決方案或其他技術手段引入新功能,這無疑是技術上的挑戰。

(三)從未來應用場景來看,這些項目都極具潛力。 bitVM透過提供高階程式設計能力,RGB專案透過實現智慧合約和資產發行,都有可能大幅擴展比特幣的應用範圍,使其成為不僅僅是價值儲存的平台。然而,這些應用場景的實現將取決於技術的成功實施和社區的廣泛接受。

(四)僅就目前階段而言,比特幣生態突破的重心還在「解決資產發行」的階段,因此我們預期將出現一段時間的meme幣活躍期,由於巨大的造富效應,吸引更多的用戶與開發者進入生態場域,找到專案落地與網路價值,實現真正的生態閉環。

二、關於segwit和taproot

在介紹比特幣生態的諸多協議與專案之前,我們有必要對segwit和taproot做一些簡單的了解。

自從比特幣誕生以來,以其簡單優雅的技術、精巧絕倫的經濟激勵設計,成為了大批去中心化主義者的信仰,在這個過程中,經過社區反复論證與迭代,其網絡經過了多次重要升級,包括BIP 34在區塊中引入版本號,為未來的協議升級奠定了基礎,BIP 66增強了網路的安全性,透過要求比特幣交易中的數位簽章遵循確定的格式,BIP 65 (OP_CHECKLOCKTIMEVERIFY)允許創建具有時間鎖定功能的交易,從而增加了創建複雜的交易腳本的靈活性等,在諸多升級中,對比特幣生態擴展最重要的無疑是SegWit(隔離見證)和Taproot,旨在改善比特幣網路的可擴展性和效率,也為後來包括Ordinal等相關協議在內的技術創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SegWit,首次引入於2017年,主要解決了交易可塑性問題,透過將交易簽名資訊(見證數據)從交易數據中分離出來,增加了區塊的有效容量,從而提高了網路的處理能力和降低了交易費用。此外,SegWit為比特幣的第二層解決方案,如閃電網絡,提供了更好的基礎,使得微支付更為可行。

Taproot,於2021年激活,是比特幣協議的另一個重大升級。它透過引入Schnorr簽名,提高了隱私和安全性,同時優化了智慧合約的效率和靈活性。 Taproot讓所有交易,無論是簡單的支付還是複雜的智能合約,都在外部看起來一樣,從而增強了用戶隱私。此外,這個升級透過簡化多簽交易的數據需求,降低了這類交易的成本,使得複雜合約在比特幣網路上更具可行性。

整體而言,SegWit和Taproot這兩次升級共同提升了比特幣網路的效能、擴展性和功能,為比特幣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火熱的比特幣生態

當我們統計全網比特幣礦工收入,可以明顯發現,2023年5月時,礦工收入達到牛市收入七八成的水平,這側面反映了比特幣鏈上交易活動的增加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礦工的收入模式受到很大影響。比特幣礦工的主要收入來自兩個方面:新比特幣的區塊獎勵以及交易手續費。儘管新比特幣的產生速率是固定的,但交易手續費會隨著網路交易量的增加而變化。而這項變化的本質原因,是由於Ordinal協議的引入增加了比特幣網路上的交易數量,特別是如果數位藝術品和其他NFT成為比特幣上流行的資產類別,導致交易手續費的增加,從而間接提高礦工的總收入。

礦工每日收入

本文中,我們將重點分析閃電網路、ordinal以及BRC20、atomical以及ARC20、bitVM等在內的比特幣生態。

以閃電網路為代表的側鍊或Layer2方案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側鏈以及Layer2方案是比特幣生態的重點,也是針對比特幣網路可擴展性和效率問題的關鍵技術創新,這一類的項目包括包括Lightning Network、Rootstock(RSK)、 Stacks、Liquid、MintLayer、RGB等,而其中,閃電網絡作為正統性之王,脫胎於中本聰構想中的「支付通道」理念,從2016年起至Ordinal生態爆發前,吸引了比特幣生態一半以上的開發者和參與者,2020 年前後,閃電網路借助Nostr 被整個加密社群熟知。

側鏈是一種獨立的區塊鏈,與主比特幣鏈平行運行,並透過特定的錨定機制與主鏈互動。這種設計允許用戶將資產從比特幣主鏈移動到側鏈上,側鏈可以提供更快的交易確認、更低的手續費,甚至可以支援更複雜的智慧合約和應用程式。由於側鏈處理了主鏈上的大量交易,因此有助於減輕主鏈的負擔,並改善整個網路的效能。

Layer 2解決方案,如著名的閃電網絡,是建立在比特幣主鏈之上的協議層。這些解決方案透過創建鏈外交易管道來實現快速、高效的交易處理,只有在開啟或關閉管道時才需要與比特幣主鏈進行交互,對於支援小額、高頻的交易尤其有效,大大擴展了比特幣在日常支付和微交易等領域的應用可能性。

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閃電網路僅用於小額支付,且不支援其他資產的發行,用例有限的情況下,被Ordinal熱度反超。 2023年10月,lightning labs在主網上發布了Taproot Assets協議,支援在比特幣和閃電網路上發行穩定幣和其他資產。正如開發總監Ryan Gentry所提到的,Taproot Assets 將為開發者提供「使比特幣成為多資產網路所需的工具,但以可擴展的方式維護比特幣的核心價值」。

透過以Taproot 為中心的設計,Taproot Assets 以更私密和可擴展的方式在比特幣和閃電網路上交付資產。 Taproot Assets 上發行的資產可以存入閃電網路通道,其中節點可以提供從比特幣到Taproot Assets 的原子轉換。這使得Taproot Assets 能夠與更廣泛的閃電網路進行互通,受益於其覆蓋範圍並增強其網路效應。

然而,正如@blockpunk2077所提到的,在目前階段,「用戶不能直接在BTC 主網中發送交易自助地鑄造Token,而是有一個項目方地址一次性發行(或者叫註冊)所有的Token,然後再由專案方轉入閃電網路進行分發。因此,Taproot Assets Token 都不是透過自由鑄造的方式公平分發,往往需要一個中心化的專案方進行空投,專案方本身也可以預留token,剛發行的$ trick $treat 就是如此。」這種中心化特性招致了一些批評,不完全符合比特幣社群對於去中心化與去中介化的追求。

Ordinal、BRC20和它打開的潘朵拉魔盒

關於Ordinal以及BRC20協議,我們在此不多贅述。作為一種創新的應用,Ordinal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實現了一種新的資料儲存方法,它為每個聰(Satoshi)賦予獨特序號,並在交易中追蹤它們,允許用戶在比特幣交易中嵌入非同質化的、複雜的資料。隨著允許在比特幣上使用NFT 的銘文,開發的自然進程轉向了可替代代幣。 3 月9 日,一位名為@domo 的匿名Crypto Twitter 用戶發布了一個帖子,理論了一種名為BRC-20 的方法,該方法可以在Ordinals 協議之上創建可替代的代幣標準。本質上,該方法是將文本刻在sat 上以創建可替代的代幣。最初的設計只允許三種不同的操作:部署、鑄造和轉移。

我們認為,Ordinal協議以及其衍生的BRC20設計非常精妙,以簡單而快捷的方式解決了資產發行的大問題,與比特幣的設計理念不謀而合,使其更容易得到比特幣生態參與者的廣泛關注和支持。 **而它在比特幣生態中,更多扮演了一種承上啟下的作用。 **其承接與利用了比特幣Taproot升級後的新特性,使得在單一交易中儲存大量資料成為可能。 Ordinals協議透過這種方式,可以在比特幣鏈上直接創建和傳輸數位藝術作品、收藏品等,為比特幣區塊鏈帶來了NFT(非同質化代幣)的概念,與以太坊等平台上的NFT實作方式有所不同。

BRC20標準衍生自Ordinals協議,旨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實現與以太坊的ERC20類似的代幣標準。 BRC20的目標是為比特幣生態中的代幣提供一種標準化的定義和接口,使得開發者可以在比特幣區塊鏈上創建、發行和管理代幣,類似於以太坊上的代幣操作。這意味著,未來,在比特幣鏈上也可以進行複雜的代幣交易和智慧合約操作,雖然這需要複雜的程式設計和資料儲存技術。 BRC20標準的提出是對比特幣功能的一種拓展,顯示了比特幣生態的不斷成熟和多樣化。然而,實現這樣的標準需要社區的廣泛支持和技術上的進一步發展。

Ordinals的創新性主要體現在:在此之前,比特幣還是可互換的(fungible或interchangeable),區塊鏈上的一個聰無法與另一個聰區分開來。 Ordinal透過利用原始比特幣協議的兩個更新來改變這一點:隔離見證(SegWit) 和Taproot。簡單來說,SegWit 允許將更便宜的資料放入交易的見證部分,並有效地增加區塊大小,而Taproot 允許在見證部分中進行高級腳本編寫。結合起來,這兩個更新對於銘文至關重要,因為它們允許在任何比特幣區塊的見證部分中進行更任意的資料儲存。

總的來說,Ordinals和BRC20的出現,不僅引爆了比特幣市場(礦工收入的來源完全有次改變了,請見下圖),更為後來的部分改進協議指明了方向。例如比特幣社群活躍開發者Beny所部署的BRC20標準的TRAC,以及首個2,100 萬總量的詛咒銘文-CRSD,又基於此,推出了定位於OrdFi 的BRC-20 改進版Tap Protocol,Tap Protocol 是對BRC-20 協定層級的改進,而基於Tap Protocol 發行了TAP與-TAP,同時推出Pipe 協議,是Runes的改進版協議。

比特幣生態新趨勢:閃電網路、Ordinal、Atomical、bitVM

礦工收入分析

9 月,比特幣社群另一位匿名開發者經過一段時間的打磨,認為Ordinal協議存在一些設計上的缺陷,根據此,他推出了Atomicals Protocol。從技術美學的角度,Atomicals 基於BTC 的UTXO 進行鑄造和傳播,不為BTC 網路帶來額外的負擔,跟比特幣技術更為貼合,獲得了一部分比特幣原教旨主義者的支持。另一方面,由於Ordinal協議擁有更濃厚的“實驗性”,是一種更為自然自發的產物,其BRC20協議是另一種意義上的、令Ordinal創始人Casey都始料未及的“衍生產物”,因此Ordinal生態並不具備“規劃性”。而Atomicals則不同,經過思考與打磨,加上創辦人本身的前瞻性,Atomicals生態有明確的藍圖。

這裡我們對Atomicals 協議做出簡單的介紹。

Atomicals 協議是一種簡單而靈活的協議,用於為比特幣等未花費的交易輸出(UTXO) 區塊鏈鑄造、傳輸和更新數位化物件(即digital objects,傳統上稱為NFT,Atomical認為NFT是一個技術性很強的術語,無法表達可用的多種用途,而選擇使用術語「數位物件」來引出該協議的所有潛在用途,對普通人來說更為熟悉,並且對開發人員也更加友好)。

原子(Atomical或Atom)是一種組織數位物件的創建、傳輸和更新的方式——它本質上是根據一些簡單規則定義的數位所有權鏈。協議是開源的,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使用。所有函式庫、框架和服務均根據MIT 和GPLv3 發布,以確保任何人都無法控制這些工具和協定。

與其他的比特幣生態協議相比,Atomical的主要優勢是不需要使用集中服務或中間人作為可信任索引器。它不需要對比特幣進行任何更改,也不需要側鍊或任何輔助層。它旨在與其他已出現的協議(例如Nostr、Ordinals等)協調工作。每個協定都有其不同的優勢,Atomicals Digital Objects 增加了使用者、創建者和開發人員可用的選項範圍。

根據的@bro.tree說法,「Atomicals 協議是第一個以POW 過程來挖代幣銘文的協議,人人可以親自用CPU挖到代幣/ realm / NFT,這是該協議最令人著迷的特色。”

在未來生態場景與落地方面,Atomical主要考慮了三種資產類別以及其衍生的場景,分別是ARC20(即同質化代幣)、非同質化數位物件(即NFT)、realm(數位身分) ,相關落地場景包括:數位收藏品、媒體和藝術,數位身分、驗證和代幣門控內容,網頁寄存和文件儲存(比特幣原生文件系統),點對點交換和原子交換(天然支援Swap),數位命名空間分配(DAO建構與網域革命),虛擬土地與產權登記,遊戲的動態物件與狀態(Gamefi),社群媒體資料、貼文與社群(可驗證SBT,Socialfi)等。

總的來說,相較於Ordinal協議,ARC20 和$ATOM 還非常早期,還需要等待錢包、市場的完善,但由於其技術設計、挖礦設定等與比特幣更為貼合,其正統性相對來說更佔據高位,這對比特幣社群彌足珍貴。在可能性層面,也有機會實現真正的BTC 原生DeFi。從生態發展來說,目前社區有過幾次小爆發(見下圖),但還未經歷大規模的炒作,仍具備較大的潛力。

比特幣生態新趨勢:閃電網路、Ordinal、Atomical、bitVM

Atomical鑄造情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tomical協議下的所有代幣,使用原生聰單位表示每個代幣,可以像普通比特幣一樣拆分、組合。 1幣對應1聰,一張atom是1000幣,對應1000聰的BTC,這對於生態初學者需要一段適應過程,萬一在轉賬過程中把atom當做普通BTC手續費燃燒了,就會銷毀。

bitVM-比特幣生態的聖杯?

在比特幣生態中,bitVM、Ordinal和atomicals協議各自代表了不同方向的技術創新和拓展。 bitVM的目標是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更高級的程式設計能力和智慧合約功能,從而拓寬其應用範圍並增加其功能性。這種方法試圖在保持比特幣核心屬性——如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同時,引入更多的可編程性和靈活性。

簡單來說,bitVM是一種計算模型,可讓開發者在比特幣上運行複雜的合約,而無需改變其基本規則。 bitVM概念提出以來至2023年10月公佈白皮書,引起了比特幣社群的廣泛關注和期待,比特幣社群開發者Super Testnet曾大膽宣稱「這可能是比特幣腳本史上最令人興奮的發現」。從抽象意義上講,bitVM的工作原理類似於閃電網絡,被社區中一部分人認為比特幣支付的未來,因為它也使用鏈下機制來擴展比特幣交易。

如同前文中提到,比特幣作為加密貨幣的數位黃金標準,但它落後於其他公鏈生態的是其處理複雜的、圖靈完備的智能合約的能力。 BitVM正是從此出發,由Robin Linus 創建的“比特幣虛擬機”,同時值得一提的是,Robin還創建了ZeroSync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方向,將零知識證明引入到比特幣生態,著力進行Stark Proofs的比特幣實現。

如果用一句話總結,即,在BitVM下,計算將在鏈外執行,鏈上驗證,類似於以太坊上的op rollup機制。

相似的是,BitVM 涉及兩個主要參與者:證明者和驗證者。證明者是發起計算或聲明的一方,本質上是說,「這是一個程序,這是我斷言它將執行或生成的內容。」 另一方面,驗證者負責驗證該聲明。這種雙重角色系統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製衡,確保計算結果準確且值得信賴。

BitVM 的獨創性在於它對計算工作負載的處理。與將大量計算負擔放在鏈上的傳統區塊鏈操作不同,BitVM 的大部分複雜計算都是在鏈下執行的。這大大減少了需要直接儲存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資料量,提高了效率並降低了成本。這種鏈下方法還提供了更高的速度和靈活性,因為開發人員或用戶可以運行複雜的程式或模擬,而不必擔心區塊鏈會不堪重負。

然而,BitVM 確實在需要時採用鏈上驗證,尤其是在出現爭議的情況下。如果驗證者質疑證明者聲明的合法性,系統將參考比特幣區塊鏈的不可更改的去中心化帳本來解決問題。這是透過所謂的「欺詐證明」來實現的。

如果證明者的主張被證明是錯誤的,驗證者可以向區塊鏈提交簡潔的詐欺證明,從而揭露不誠實行為。這不僅解決了爭端,而且維護了系統的整體完整性。透過整合鏈下計算和鏈上驗證,BitVM 實現了計算效率和強大安全性的平衡,即我們所熟知的Optimistic rollup。其基本想法是假設所有交易都是正確的(“樂觀的”),除非另有證明。只有當出現爭議時,相關數據和計算才會在主區塊鏈上發布和驗證。這顯著減少了必須儲存在鏈上的資料量,從而釋放空間並降低交易費用。

在BitVM 中,Optimistic rollup尤其有用。大多數運算工作發生在鏈外,減少了需要儲存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資料量。當交易啟動時,BitVM 可以使用Optimistic Rollups 將多個鏈下交易捆綁到單一鏈上交易中,進一步減少區塊鏈佔用空間。

此外,在發生爭議時,BitVM 對詐欺證明的使用與Optimistic Rollups 固有的「挑戰-回應」系統非常吻合。如果證明者做出虛假聲明,驗證者可以透過提供簡潔的詐欺證據來快速揭露不誠實行為。然後,該詐欺證據將在Optimistic Rollup 框架內進行審查,如果得到驗證,不誠實的一方將受到懲罰。

不同的是,雖然BitVM 和以太坊的EVM(以太坊虛擬機)都提供智慧合約功能,但它們的方法和功能有所不同。以太坊的EVM 在支援多方合約方面更加通用,並在區塊鏈上提供更廣泛的計算任務,但這可能會導致更高的成本和混亂的區塊鏈。而BitVM 主要關注兩方合約,並在鏈外執行大部分計算工作。這使得比特幣區塊鏈上的足跡最小化並降低了交易成本。然而,BitVM 目前的設計限制了其在複雜的多方環境中的適用性,而這正是以太坊EVM 擅長的領域。

並非所有人都相信BitVM值得受到關注,也引起了一部分人員的擔憂,正如paradigm研究院Dan所言,該協議僅適用於兩方,因此它不能用於rollup或其他多方應用,而且這本身並沒有太新穎的部分,例如程式設計師Greg Maxwell很久以前提出一個更好的協議(“ZK或有支付”,ZK contingent payments)來解決相同的問題。但不得不承認,如果bitVM有效,BitVM 可能會對比特幣之上的建置產生廣泛影響。另一個批評是,即使計算是「鏈下」完成的,鏈上驗證仍然可能會產生巨大的開銷。而BitVM 提案表示,它不會為網路增加大量交易量,不會導致gas fee飆升——就像Ordinals 受歡迎程度飆升時那樣。

總的來說,bitVM實際上還在概念階段,正如Linus所言,“發佈白皮書的目的是用簡單的術語描述這個想法,激發社區的興趣,但它還不是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總結

相較於其他公鏈生態,比特幣作為共識程度最高、最老牌的去中心化實踐,社區對於比特幣正統性和原教旨非常堅持,要橫向比較不同的比特幣生態探索,需要更大程度考慮社區的意見,以及堅持不可對比特幣網路造成損害。

  1. 以閃電網路為代表的側鏈與Layer2是發展時間最長的生態探索與實踐。其中,閃電網路匯集了比特幣生態超過一半的開發者,在社群內擁有其他側鏈、協議等解決方案難以比擬的共識和凝聚力。作為一個旨在解決比特幣可擴展性問題的協議,閃電網路透過在主鏈之上創建支付管道,實現快速、低成本的微交易,有效緩解了比特幣網路的擁塞和高費用問題,然而很長一段時間裡,閃電網路僅用於小額支付,且不支援其他資產的發行,用例有限的情況下,被Ordinal熱度反超。其項目公司lightning labs在主網上適時發布了Taproot Assets協議,支持在比特幣和閃電網絡上發行穩定幣和其他資產,將為開發者提供“使比特幣成為多資產網絡所需的工具,但以可擴展的方式維護比特幣的核心價值」。

  2. 以Ordinal協議為代表的多種資產發行協議,設計精巧且擁有很強的技術創新亮點,以簡單的方式完成了困擾比特幣生態的「資產發行」大問題,在極短時間內匯集了大量的市場關注,造富效應與開發者的湧入讓人曾經的defi summer。脫胎於Ordinal的其他創新協議BRC20、Rune、Atomicals等,產生了強烈的技術迭代感。雖然在比特幣社區,對其協議也有諸如「加重主網負擔」等負面評價,我們認為,Ordinal協議為代表的資產發行協議,會成為一段時間的市場熱點,是比特幣生態的過渡性或者說階段性革新。

  3. bitVM及類似的虛擬機器或智慧合約平台在比特幣生態中的地位顯得特別獨特且重要。這些平台的出現代表了比特幣生態對於功能拓展和技術創新的渴望,尤其是在智慧合約和更高級程式設計能力方面,為比特幣帶來了新的使用場景和價值提升。儘管它目前仍處於發展和探索階段,長期來看,引入智慧合約的能力對於比特幣的長期發展和競爭力至關重要,可能會成為比特幣生態中創新和多元化的關鍵驅動力。然而,這些系統的成功將依賴社區的接受程度、技術的可行性以及能否與比特幣主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保持一致。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