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媒體日報,在某購物平台上搜尋「年終總結AI」等關鍵字,有許多相關產品,有的店鋪月銷售量甚至達到6 萬單以上,還獲得大量好評。對此,北京日報評論員發文稱,各單位各公司設定年終總結的初衷,正是透過對舊年工作的回顧和對新年安排的展望,來查漏補缺、總結經驗,為工作提質增效。一份年終總結價值多大,很大程度取決於個人用心的程度。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無論是AI 代寫,還是請人捉刀,一旦缺乏個人思考,最後的成品辭藻再華麗、形式再唬人,也缺乏內核,一定比不過自己的用心寫作。反之,若是自己也只是東拼西湊、應付了事,那沒準還真寫不過AI。從AI 畫圖到代寫論文,再到做PPT、寫文案,這已不是人工智慧第一次引發爭議。爭議的核心都無比一致,那就是:AI 究竟會不會取代人類思考,或者說削弱人類的思考力、創新力,造成AI 高度智能化,人類卻越來越低智?轉念一想,這種普遍關切與審慎態度本身,正是人類優於演算法的優勢。 “君子役物小人役於物”,對於AI 這樣的先進產品,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大可充分發揮其優點、享受其便利與高效,但也要清醒地劃定邊界。就像雖然沒有必要把使用AI 與惰性畫上等號,但這種審慎態度,一定會讓我們更理性地擁抱新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