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Op超級鏈相對代幣的明顯優勢以及目前缺乏Alpha機會的原因


目前持有Op並希望賺大錢的投資者要有清醒認識– Op的賺錢潛力有限。雖然Op在爆發期可以賺錢,但要追求百倍收益或長期持有,Op不具備Alpha機會,可追求其他標的。 Op的發展與策略眼光令人期待,但不具備高倍成長可能性。 Op超級鏈發展鴻餛飩之力,具備網路效應與護城河,但Op代幣不具備超額收益,存在賦能問題。 Op的估值被一級市場過度挖掘,導致新Op代幣大量進入市場而代幣價格疲軟。若長期持有Op,必須注意FDV,勿貪圖高賠率。 Op代幣不太樂觀。

雖然我目前也持倉$Op ,而且Op 上漲很猛,但是我可能要來給OP 的持有者,並且想在op 上賺到百倍的朋友們,潑一盆冷水:

OP可以賺錢,但是賺不到很多錢!

以我的投資角度來看,$Op在爆發期可以賺錢,所以坎昆升級和L2概念開始炒作的時候,Op和Arb都是非常好的選擇標的。

但如果追求想像中的百倍收益,或是做一個長期持有者來追求時間換空間的高回報,OP等級不高,不具備Alpha機會,你就可以換個標的了!

一、幣圈必須明白的邏輯:好項目不等於Alpha機會:

本文主要闡述我對OP升級的看法,但是個人認為OP確實很牛,單純從OP代幣來說,具備具備高倍增長的可能性,這一點很有意義,很多人認為項目很牛代幣就一定很牛,實際上有時候這是背道而馳的。

比如說DYDX,專案在那個階段屬於頂級的dex,但是專案沒有給代幣很好的賦能的時候,早期代幣價值一直去不早期,再比如ARB目前也是這種情況!

所以一個好的專案不代表就是飛快的上漲!幣圈必須明白這個道理。

以下是我個人的一些看法:

投資中,我們常常會陷入一個迷思,好項目等於好投資,而最近大家熱捧的Op我覺得就是這類,是好項目,但是OP不是一個好的投資

二、Op計畫的相關邏輯,我分成六個面向展開來說:

1.先說說Op超級鏈的基本盤

首先帶大家透過OK這個影片了解超級鏈:https://youtube.com/watch?v=eHgbh3rGcmw…

Op本鏈其實發展的比較雞肋,遠不及Arb耀眼,屬於中規中矩的位置,但OP Stack的發展,表現了Op不一樣的戰略眼光,可以說,在術式的形態,Arb遙遙領先Op,在道的層面,Op卻甩Arb幾條街。

OP Stack你可以理解為一鍵發L2的工具箱,大幅簡化了L2鏈的構建,這些分散的基於Op Stack開發的L2鏈共享安全性、通訊層和開源技術棧形成了Op超級鏈的願景。

2.Op超級鏈繼承了Cosmos的願景

玩過Cosmos生態的朋友應該都有這個感觸,Cosmos的願景正在被Op超級實現,Cosmos也是一鍵發鏈,基於同一個框架標準,IBC將各鏈打通,實現各鏈無縫互通。

Cosmos很早就實現了這一點,但缺乏市場動力,最終被ETH系的L2吸收,這也是ETH的龍頭魅力,其他鏈的創新嘗試成本極高,一旦試驗一切成功,也會被ETH系竊取果實,可以說,其他鏈都是ETH系的試驗田。

3、Op超級鏈之BASE

目前,Op超級鏈的發展是超預期的,尤其是BASE鏈,Base的累積唯一位址數甚至超過OP主網,夏季的土狗熱度和大火的http://Friend.tech均出自BASE鏈之手上,在浪潮上說BASE鏈「弒母」都不為過,即BASE基於Op Stack開發,發展卻超越了原主Op。

4.L2的「弒母」現象

「弒母」現象首先出現在Cosmos 生態,Luna 市值反超ATOM 市值,Luna 是基於Cosmos 開發的鏈,Atom 是Cosmos 樞紐代幣,「弒母」現象並非壞事,這說明生態由此活力,生態參與者群雄爭霸都有機會力壓天子,基地鏈初具「弒母」潛力,擔心驗證了Op超級鏈的戰略成功,Op提供一鍵發L2平台,基礎建設全部做好,各個Op子鏈專注於業務和創新,從而展現神通百花爭艷。

超級鏈除了BASE,還有Zora、PGN、Mode、DeBank等等,未來加入超級鏈的玩家會越來越多,在策略上,隨著超級鏈生態的豐富,最終將形成網路效應。

5.Op超級鏈的網路效應

營運鏈服務和各類基礎建設,吸引各方勢力來此發L2鏈,越多參與方進駐,資金人才的匯聚又會進一步推動基礎服務的完善,進而吸引更多勢力入駐,最終形成有了一個強大的網路效應,這就是Op超級鏈的護城河,一旦形成這種勢,很可能意味著L2戰爭的終結,Op超級鏈獨霸L2生態。網路效應,形成護城河,獨霸L2生態或許就是Op超級鏈最終戰略目標。

以上這些都是在說好的方面,以下就主要展開說說,Op不具備高成長效應的主要成分:

為啥Op代幣不具備Alpha機會?

當然,Op 作為投資標的,穩定跑贏的問題不大,但我這裡所謂的Alpha 機會就是超額收益,放在股市是10 倍,放在幣圈就是類似ETH 和AXS 類似的100 倍甚至更高。

前面說的結論,以ETH作為錨標,Op只有略多於Beta收益(大盤收益),無超額收益,另外具體邏輯,主要有兩個邏輯:

一、Op代幣賦能問題

這也是所有L2代幣賦能問題首先安全層攫取了大部分利益,超級鏈的安全層就是ETH,L2的前提是基於L1的安全性,因此L2在怎麼設計經濟模型,大頭利益(屬於ETH) )永遠都動不了,所以L2鏈代幣可剩餘的操作賦能空間就最極限了。沒辦法,L2的先提條件就是這樣,L2鏈代幣的賦能就好比一個先天成長不足的小孩,後天營養在怎麼罵,始終有限。

先天問題談完了,在談後天優化部分後天部分可以分為資產屬性與功能屬性:

資產屬性上,Op代幣目前並不具備,直接看DEX的LP交易對,主要是ETH和各個穩定幣,這一點上甚至不如ATOM,ATOM在Cosmos生態中也出現了賦能問題,但ATOM在子鏈的DEX中是作為主力資產的,LP池的佈局量非常高。

在屬性功能上,Op代幣不太可能作為L2鏈的Gas幣,這倒不是技術上的問題,而是用戶體驗的問題,一旦Op代幣強製作為Gas幣,競爭者會笑瘋,甚至可能參加ETH社區反抗。共享排序器賦能變大當然還有大家提到的最多的共享排序器,用戶可以將Op代幣作為質押,成為排序者,並大致提供服務費用。這是目前最好的Op代幣賦能方案,但這中間的變數太多了。首先就是利益衝突,早在2021年,Op就在去講中心化排序器,為何遲遲不落地呢,確實是技術難度大,或許有,但更可能是利益上的權衡,中心化的排序器收益權歸全項目方自己,為什麼要把這個收益權送給大家。其次,Op代幣到底賦能不賦能其實跟生態沒有直接關係,生態的發展還得發展,看看BASE鏈,因為L2鏈確實是需要發幣(暴擊),發幣的核心需求還是為了早期的融資,所以大家並沒有想,發完幣接下來就要設計模型並解決賦能問題。

那什麼時候去中心化排序器會推出?兩種情況: 1、因為中心化排序器帶來的直接風險事件2、其他L2推出了去中心化排序器,倒逼Op否者,讓Op專案方自覺提出的金飯碗有點不現實,也不符合人性。

二、Op估值被一級市場過度挖掘

大家可以仔細研究下今年Op的流通市值成長和Op的價格圖,你一定會驚訝,Op的各種大招轟炸,為啥代幣表現平平,一方面是市場環境限制,但你細看Op的流通市值,你才恍然道,原來Op代幣的流通市值今年翻了5倍,流通市值高速倍級增長,但代幣價格卻疲軟不振,只是一種情況,就是新代幣的超高速率釋放大量數倍於現有流通數量的新Op代幣進入市場。

這就是另一個Op代幣不為人知的秘密,所以大家看FDV(全市值)是非常必要的,目前Op的FDV是54億,流通市值是11億。

短期你可以忽略FDV,但如果你是長期囤Op,就必須看FDV,而不是只看流通市值,因為大部分的Op正在等待釋放進入市場,自然會犧牲Op長期價格,而且這是一個鈍刀慢活,在不知不覺中完成的,所以長期囤Op,又想獲得超高賠率的投資者,好好看看Op的FDV,如果在FDV的基礎上,你還認為有超額賠率的話,那就可以長期賭高賠率,否者就老實吃Beta收益,因為來錯現場了!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BITWU.ETH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