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lestar, Rooch連創來源:X,@jolestar
前幾天一直在各種會上說銘文是大規模用戶以及自主世界的關鍵,這裡展開說說。
銘文模式對新人友好
17年ICO 牛市以及20 年的DeFi 牛市,都是以大量用戶直接使用區塊鏈為標誌,而這次牛市也會遵循同樣的邏輯。而如何把用戶吸引到鏈上,一直是業界的困境。 ICO 讓用戶可以直接參與專案的早期募資,DeFi 可以透過流動性挖礦獲益,但它們的參與門檻都太高,很難吸引大規模用戶進入。
ICO 的參與門檻在於識別成本,記得17 年的時候有一個廣為流傳的項目白皮書雲盤,囊括了近千個項目,個個背景光鮮,藍圖宏大,我看得都一愣一愣的,這東西能實現嗎?對不懂科技的新人來說,更難辨別,所以只能追尋熱點,造就一波泡沫。
DeFi 的參與門檻在於初始資金,如果沒有初始資金,以及安全方面的鑑別能力,不僅賺不到錢,還可能被一把rug 了或被駭掉了。
銘文的參與門檻是最低的,用戶只要能付得起Gas 費,就可以參與,有利於風險偏好比較低的用戶群。而使用者天然靠近社區,可以佔據主動性,只要堅持一個原則,只參與mint 或早期階段,基本頂多虧個Gas 費。
從這個角度看,銘文模式類似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拉新。在後互聯網時代,純靠應用特性是很難把用戶大規模從一個應用遷移到另一個應用系統中,尤其Web3 這種新類型的應用,體驗低於舊應用,門檻高於舊應用,它所承諾的價值需要使用者先形成網路效應才能發揮出來,如何實現冷啟動一直是個困境。而透過銘文直接分發應用程式內未來的資產,吸引用戶上鍊,先透過資產建構啟動用戶社群是一種方法。
銘文是否是一個可持續的賽道?
上面的結論我給許多人講過,也大多能認同。但很多人懷疑銘文是否是一個可持續的賽道?一開始大家把它當作一種另類的meme 來看待,畢竟它的應用形態尚未出現。經歷過歷次泡沫的圈內老鳥們對這種短週期的炒作也已不屑一顧了,只是靜待泡沫破滅。很多人會反問為什麼Bitcoin 能從一個meme 長期成長到現在,其他人就不行呢?老鳥會覺得這樣不對,但又很難反駁。
如果我們把它看成一個群體博弈遊戲,問題就可以簡化。
玩家進入這個遊戲會有量個選項:
-
持有,看誰拿的久
-
賣掉,看誰跑的快
每個人會預測其他人的判斷來進行決策,如果預測拿的久的人多,這就是大家說的(3,3),則會激勵更多的人參與,讓這個博弈系統更持久,拿的久的贏。但這是個囚徒困境,想賣的人會猜最高點跑。有人更聰明一點,會提前跑,可能導致最高點都到不了。這樣推演下去,會玩成一個跑的快的遊戲。
所以,要破這個囚徒困境,必須把這個有限的遊戲變成長期乃至永續賽局的遊戲。在永續賽局的場景裡,(3,3) 是個最優解。而玩家怎麼能相信這個遊戲是永續遊戲呢?這個就是雙方博弈的一個過程。
首先,持有者會發出訊號,表達自己的持有信念,凝聚共識。但這種口頭表達可信度不高,因為他有可能一邊喊一邊賣。
博弈到第二階段,就需要發出更可信的訊號,搞基礎建設。圍繞著一個生態搞基礎建設,相當於一種質押取信的方法,如果這個遊戲不能持續,那基建投資都會浪費。
博弈到第三階段,基礎建構之上會有衍生生態出來,形成生態循環,它就變成了一種永續賽局遊戲。
這個博弈系統最關鍵的點有一個:
-
它必須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系統,消除了系統中的單點風險,保證開放性,任何人都可以參與。
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這個遊戲的參與者(包括玩家和建造者),退出和切換不影響遊戲的延續。
而銘文博弈已經到了第二階段。當一個群體博弈系統進入第二階段的時候,它就會產生正外部性,所以它有潛力成為一個長期的永續賽道。
銘文的演化路徑
前面從博弈的角度闡釋了銘文有可能成為一個可持續的賽道,那它除了在Bitcoin 上刻字,還會怎麼發展呢?這方面主要有幾個方向:
-
Bitcoin 上的新資產協議。無論是基於Ordinals Inscription 協定擴展,或是新的銘刻方法,都可以歸在這個角度。
-
催生Bitcoin 擴容的基礎設施。現在眾多Bitcoin Layer2 冒出來,其實也是這個方向的演化結果。不過市場的分歧在於,銘文是主菜還是開胃菜。很多人認為銘文是開胃菜,主菜是Layer2。但從銘文的演化角度來看,銘文其實才是主菜,Bitcoin Layer2 要為銘文服務。而Indexer 模式的Layer2 擴容路徑,才能延續銘文的擴展場景。這個主題比較大,後面單獨寫文章來闡述。
-
銘文和智能合約的結合,也就是智慧銘文(Smart Inscription)。很多銘文所設想的生態以及應用場景,需要在Indexer 層實現。而Indexer 層如果想提供第三方擴展,自然的想法是內建一套智慧合約虛擬機,於是銘文和智慧合約產生了結合。銘文表達資產,智能合約創造使用場景,自然開啟了銘文應用場景的想像。
銘文的衍生生態會是什麼?
透過前面的例子其實已經可以感受到銘文其實就是一個初級的自主世界群體博弈遊戲,它正在嘗試實現永續。銘文就是這個自主世界中的資產和道具,銘文協議就是關於資產的規則,這正是自主世界所表達的理念。而銘文的發行方式不斷演變,不斷遊戲化,未來它的發行會嵌入到各種應用場景中去,自然的融入這個自主世界的各個角落。
銘文從資產表達角度來看,它是一種半均質化資產(SFT),但它同時蘊含著資產的發行方式,新的資產發行方式代表著新的激勵模式,不同的激勵模式會衍生出不同的生態。上一波DeFi 透過流動性挖礦,激勵出鏈上資產以及TVL,完成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這波銘文,雖然還沒有出現它的DeFi 時刻,已經能感受到許多不同。
它所激勵的目標是用戶,是社群,是應用程式。應用需要大量的中小型團隊做各種方向的探索和嘗試,而銘文的SFT 特徵,讓它的流動性介於FT 和NFT 之間,更適合初創小團隊用來發行資產。當市場摸索出可複製的激勵和應用構建模式,大量的中小團隊開始建立應用,才預示著真正多頭市場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