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區塊鏈的組成部分包括執行層、DA以及結算/結算。三個層次的主要技術棧或代表產品為執行層:操作棧、ZK堆疊、宇宙堆棧,結算/結算有Eth層1、Dimension、Layer2本身,DA有ETH blob/Danksharding、Celestia、EigenDA/MantleDA、中心化DA。特定區塊鏈的組合方式有45種可能的組合。不同模式的安全差異在於費用和TPS,未來的結算層將十分稀有。 DA層未來可能會分散,對以太的敘述將會影響L2的互通性。
1. 特色區塊鏈的組成:
⇒執行層:Rollup/ L2/L3,執行使用者/智慧合約所需的計算,理解為一台計算機
⇒DA:執行層的所有原始交易確保在這裡進行存儲,以待重新驗證和確認,可以理解為資料庫
⇒結算/結算:校驗/確認/最終性,用戶可以在這裡發起反駁,需要佔用DA裡儲存的執行層原始數據
⇒還有一層是思想層:這個主要是第一層的內容,這裡就不贅述了。
2. 三個層次的主要技術堆疊或代表產品:
主要執行層有:
⇒操作堆疊
⇒ZK堆疊
⇒宇宙堆疊
結算/結算共有3種:
⇒Eth層1
⇒Dymension(與Celestia合作的結算)
⇒Layer2本身(例如Arbitrum,可以作為次一級Layer3的結算)
DA大約有5種:
⇒ETH blob/ Danksharding
⇒Celestia(獨立的去中心化DA)
⇒DA附近
⇒EigenDA/MantleDA(利用ETH重新抵押的DA)
⇒ 中心化DA(Validum模式)
圖1是一個近乎不同DA的比較。這裡以太裡面還有一個終極狀態的danksharding沒在裡面,當然也合理,因為以太暫時還沒確定danksharding的時間表(坎昆升級是4844,原型Danksharding)。
從技術角度來看,EthereumDanksharding和Celestia是最中心化的,因為都佔用了消耗技術,這樣降低了節點的性能要求的同時可以實現大頻寬。 EigenDA次之,也消耗了危害,但是EigenDA是寄生於以太的,其節點數是以太的子集。其他的應該沒消耗消耗,例如NearDA的去中心化程度就等於Near Protocol的去中心化程度。
3. 特定區塊鏈的組合方式:
以上大約創造了3 * 3 * 5 = 45 種可能的組合,例如:
⇒仲裁:OP(執行層技術堆疊)+ETH L1(結算層)+ETH blob(DA)
⇒地幔:OP+ETH L1+地幔DA
⇒XAI:OP + 仲裁L2 + 第三方DA
進來百花齊放
4.不同模式的安全差異
這些不同的組合有什麼不同?除了費用和TPS上的之外,以太系當然會維護以太的“正統性”,例如Vitalik認為如果不用以太的DA,那麼以太系無法保證資產能夠安全撤出。而他把除了以太DA之外的所有方案統稱為「Validum」。 (圖2)
當然這是一家之言,不過用“短板理論”,也就是說你在以太上結算,但是DA卻用了另一個家(比如附近),那麼你本質上得到的是近級別的安全,因為取安全的最小值。
另外一個角度,Celestia的理念之一是輕定居、重DA、重社會層(哈,就是社區)。
也就是說,你是一個celestia上的RU,然後專案方作惡了,這個「社群」可以選擇用celestia上的DA做一次硬分叉,完全重構這個鏈條。這也是一個角度吧,不過聽起來不錯聽起來很核威。
5.未來的結算層
以下為個人推測,僅供參考:
未來的結算層將十分稀有,約2-3個主要的結算層。這裡涉及幾個問題:
⇒ 資產的跨結算層的跨鏈仍將是難題,但在同一個結算層內的資產跨鏈相對容易實現安全。
⇒更複雜的是互通性問題。首先互通是未來必然的一步,web2互通性非常強,很難想像web3的未來是不能互通的,那將是極大的退步。而互通,將要求結算一致層,不同結算層之間因為最終性、協定不能一致一致,所以不能進行互通。 Cosmos的IBC也主要強調是IBC體系內的互通性。
⇒ 另外,結算層的中心化和安全經濟要求較高,所以成本大概有2-3個吧。比特網是否能成為去結算層,還有待觀察。目前了解的是比特幣的其中之一utxo模式尚不足以支援做結算,也許未來升級後可以。
6.未來的DA層
DA層可以已經如雨後春筍出現,核心內容是DA並沒有那麼難。最簡單的一台機就可以做DA,最複雜的如Celestia那樣做污染物下的去中心化。
順便說一下,用滅絕模式做的中心去化,節點越多頻寬越大(想像一個p2p電影下載網絡),這塊也具備網絡效應的,所以我認為最終不會有太多這種“去中心」化害的DA」。
但其他形式的DA則沒有限制,可以有無數個。
我們可以打個比方,DA就是存儲,在這裡又激發成本。如果你不嚴格要求以太級的安保服務,使用哪家DA就是一個成本和安全之間的簡單。
原則是:價值越大的服務,DA應該更安全。
因此,未來的DA也許是分散的。這樣,也許有7-8家主要的DA也許就夠用了。
7.對以太的敘述影響(個人推測)
如果未來的DA層很分散,那豈不是對以太不利?
DA的障礙確實,以太的DA有其優勢,但也確實有高價格的問題。但以太DA仍不是可以像蘋果一樣吃掉最高端、利潤最輝煌的部分市場。
以太的未來敘述應該是L2的互通性,也就是說,在以太上的layer2之間,是可以互通的。這應該是其他公鏈很難硬蹭的。
互通是否能獲利?當然可以,其實ATOM 2.0的貿易協定已經給了一些想法,以太坊再次總結也不是什麼大問題。
總之先有價值後,捕獲總是不難的。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Lanli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