鏈上安地斯(一) | 全球第五大加密貨幣市場:巴西加密稅制與監管分析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人口超過2.14億,是全球面積第五大和人口第六大國。除了因為橡膠和木材等林業支持GDP以外,巴西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大豆出口國。在巴西獨立後至1985年期間,該國接受了一個多個世紀的民粹主義和軍事政府的統治,隨後才在1988年制定憲法,並將國家定義為民主聯邦共和國。在此後,巴西得利於90年代工業活動向低成本國家的轉移,並伴隨著外國投資、更好的教育和國內消費的增加,成為全球經濟的重要參與者,被視為世界上成長最強勁的新興市場之一。

巴西加密貨幣市場的演變是全球數位金融市場中的顯著議題。如今,巴西是全球擁有最多加密貨幣投資者的前五個國家之一,擁有超過1,000萬加密貨幣投資者,約佔其人口的5%,僅次於印度、美國、俄羅斯和奈及利亞。另外,巴西加密貨幣市場的成長速度超過了傳統股票市場,巴西的主要股票交易所B3中約有400萬投資者。 Hashdex,該國領先的加密貨幣資產管理公司報告稱,僅在2021年,加密貨幣投資者的數量就驚人地增長了938%。這種指數級增長表明巴西金融格局發生了重大轉變,反映了人們對加密貨幣作為可行投資工具的日益增長的認知和信心。

1. 巴西基本稅務政策概述

巴西的稅收制度極為龐大,涵蓋多個領域,包括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增值稅(VAT)等。這個複雜的稅收結構在全球範圍內屬於高稅率之一,其主要組織機構為巴西國家稅務局(RFB),負責稅收的徵收和管理。在個人所得稅和公司所得稅領域,巴西採用累進稅率,而增值稅則由聯邦和州兩級政府徵收。社會安全稅(CSLL)則是額外的附加稅,用於支持國家的社會保障體系。總體而言,巴西的稅收政策以其複雜性和高稅率而著稱,這可能對企業的競爭力和國際投資產生影響。

1.1 聯邦稅

1.1.1 企業所得稅(IRPJ)

巴西企業所得稅分為兩種,其中一種名為Imposto de renda de Pessoa Jurídica,字面意義為法人(Pessoa Jurídica)所得(Renda)稅(Imposto),也就是企業所得稅。巴西的所得稅細則(Regu lamentodo Imposto de Renda)為1999年3月30日頒布的3000號法令,該法令包括個人所得稅,企業所得稅和預提所得稅三個部分,其中企業所得稅在該法規的第二部分。根據上述法律規定,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應納稅所得額的15%,年應納稅所得額超過24萬雷亞爾的部分需要另外繳納10%的附加稅。簡單來說,企業利潤低於24萬雷亞爾的部分稅率為15%,超出24萬雷亞爾的部分稅率為25%。巴西企業所得稅包括基礎稅及附加稅,每年分4次徵收,截止時間分別為3月、6月、9月及12月最後一天;適用於企業的利潤,稅率為15%至25%。

2014年,巴西央行宣布,加密貨幣不是法定貨幣,因此不受法律約束。儘管如此,比特幣和其他貨幣仍受到稅收管制。因此,Receita聯邦(聯邦收入服務)要求本地加密用戶提交他們的收益。如果透過買賣獲得超過BRL35000,那麼所得的利潤必須按所得稅納稅,而利潤的15%是由國家透過年度報稅表收集的。在其他情況下,免稅是適用的。

1.1.2 個人所得稅(IRPF)

對於巴西公民或在巴西有永久居留證的個人,需要繳納個人所得稅。其個人所得、利息、租金等為應納稅收入,採用累進稅率,最高稅率為27.5%。

其中納稅人分為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居民要就世界範圍所得納稅。居民以外的個人為非居民,僅就其在巴西境內源泉所得納稅。應納稅家庭的已婚夫婦如財產已分割,可以分開報稅,如果財產共有,非戶主一方只能對特定所得項目分開報稅。應稅所得依經營所得、投資所得、工作所得如就業所得、獨立工作所得等各類所得扣除法定扣除項目得出累計淨所得,再減去寬免項目計算確定。

巴西國稅局發布1888號規定,適用於各種與加密貨幣相關的活動,如果每月交易金額超過30000巴西雷亞爾(7800美元),巴西公民有義務向該國國稅局報告其加密貨幣交易情況。如未如實報告,則將面臨未報告交易金額的1.5%到3%的罰款。之後巴西聯邦稅務局(Brazil’s Federal Revenue, RFB)宣布,巴西加密資產市場的投資者必須為涉及加密貨幣等同類型的交易支付個人所得稅,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巴西參議院於2023年11月29日批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案,巴西人將被要求對在國外交易所持有的加密貨幣所產生的收入上繳15%的稅款。根據該法案,任何在巴西境外交易所賺取超過6,000巴西雷亞爾(約1,200美元)的巴西人都將被徵稅,自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巴西把已實現的資本利得課稅併入個人所得和公司所得中一起計稅,而沒有另立資本利得稅。其中資本利得稅同樣適用於個人所得稅累進稅率。

1.1.3 其他稅種

其他稅種可分為淨利潤社會貢獻費(CSLL)、所得稅(PIS和COFINS)、工業產品稅(IPI)、關稅(II)以及金融交易稅(IOF)等。

1.2 州稅

在巴西的州層面,主要存在流轉稅(ICMS),該稅在商品流通時繳納,稅率通常在17%到19%之間。跨州交易或運輸還可能導致額外的跨州ICMS,稅率根據交易所在州而有所變化。

1.3 市政稅

市層級的市政稅主要是服務稅(ISS或ISSQN),稅率在2%到5%之間變動。依照巴西稅法規定,ISS的稅基是專案的合約價,而實際納稅則通常在勞務發生地進行。

1.4 其他費用

在其他費用中,社會保險金(INSS)是由員工和企業為員工支付的社會安全費用。 INSS的繳納方式包括企業依員工薪資的20%自行繳納,並在業主付款時代扣代繳11%。此外,工齡保障基金(FGTS)是企業為員工繳納的福利費用,每月繳交金額為應付員工薪資的8%。

2. 巴西加密稅政策與監管架構分析

巴西政府對加密資產的稅收政策仍處於相對模糊的階段。加密資產的法律地位尚未明確定義,對其分類和徵稅政策尚未明確規定。這使得整個數位資產產業面臨不確定性和變數。缺乏清晰的法律框架可能導致加密資產市場的法律風險和投資不確定性。

2.1 巴西加密貨幣概況

巴西聯邦共和國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上對加密貨幣最友善的國家之一,其法規和政策旨在促進其公民採用加密貨幣和其他數位資產。 2022年12月,巴西總統Jair Bolsonaro簽署了一項法案,為國內加密貨幣的使用和交易提供了全面的監管框架,使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支付方式在該國境內使用合法化。根據法案文本,巴西居民將無法使用比特幣等加密貨幣作為該國的法定貨幣,就像薩爾瓦多的情況一樣。然而,新通過的法律在巴西合法支付方式的定義下包括了許多數位貨幣。它還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建立了許可製度,並對使用數位資產的詐欺行為進行了處罰。

2022年,巴西通過了4,401/21號法案,將比特幣和其他數位資產歸納入為金融資產行列中,標誌著國內對加密貨幣認知的根本性改變。隨後的14.478/22號法案進一步發展,將虛擬資產定義為可電子交易、轉移、用於支付或作為投資的數位表現形式,同時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引入了許可要求,反映了巴西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的前瞻性。這些法律變化突顯了巴西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角色演變,為市場的風險投資帶來機會和挑戰,並強調了對監管轉變的全面理解和戰略適應的必要性。

2.2 巴西加密稅收政策

2019年,巴西聯邦稅務局發布了第1888號規範性指令。其對巴西加密貨幣營運所得收益的徵稅產生了重大影響。內容包括只有在一個月內超過35,000巴西雷亞爾的加密貨幣交易才需繳納資本利得稅。稅金是資本利得的15%,即加密貨幣的銷售價格與購買價格之間的差額,適用於超出免稅額的部分。截止日期是應納稅交易的月份之後的最後一個工作日。

1888號規範指令將交易分為三類:比特幣、其他數位貨幣(如以太坊、瑞波幣、BCH、USDT、Chainlink等)以及其他加密資產。每月銷售額低於35,000巴西雷亞爾的情況,資本利得可免繳稅。對於銷售額超過35,000雷亞爾的情況,資本利得依照15%的稅率課稅。資本利得稅還包括了對更大交易的累進稅率,如超過50萬雷亞爾,稅率從15%到22.5%不等。投資人需透過DARF(Documentode Arrecadaçãode Receitas Federais)計算並繳稅。所有涉及加密貨幣的交易都必須在年度所得稅申報中申報。

巴西的新加密貨幣稅法案於2024年1月1日起生效,巴西參議院於2023年11月29日通過了新的所得稅規則,規定巴西公民需要為在國外交易所持有的加密貨幣收入支付高達15%的稅金。根據該法案,任何在國外交易所賺取超過1,200美元(6,000巴西雷亞爾)的巴西公民都將從2024年1月1日起受到此項稅收的約束。這項開創性的立法不僅限於加密貨幣,還涵蓋更廣泛的海外投資,包括來自加密貨幣的利潤和股息。外國投資基金、平台、房地產和信託。

巴西政府預計這項新稅種將在2024年產生約200億雷亞爾(40億美元)的收入。為了鼓勵儘早遵守規定,在2023年繳納這些稅款的納稅人可以對2023年之前賺取的所有收入使用8%的降低稅率,並在12月開始分期付款。 2024年起,稅率將提高至15%。值得注意的是,海外收入不超過6,000巴西雷亞爾(1,200美元)可免此稅。

2.3 巴西加密資產監管框架

2023年9月,巴西中央銀行行長宣布,有鑑於加密貨幣在巴西受歡迎程度及採用率激增44.2%。由於與加密貨幣相關的設計逃稅和犯罪的活動愈演愈烈,巴西央行有計劃收緊加密貨幣市場監管。

2.3.1 許可與註冊

巴西的第4401/21號法案為虛擬資產服務提供者(VASP)的監管奠定了基礎,將虛擬資產定義為可以電子交易、轉移、用於支付或投資目的的數位表現。根據該法案,VASP提供的服務包括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兌換、虛擬資產之間的兌換、虛擬資產的轉移、託管或管理以及參與與虛擬資產相關的金融服務。在巴西,作為加密貨幣經紀人運營,強制獲取CNPJ(國家法人登記冊)和Conar(國家廣告自律委員會)的批准。這項法案標誌著巴西加密貨幣監管邁出的重要一步,為投資者和企業家提供更多安全保障。監管的明確性和可信度為新的投資管道鋪平道路,吸引機構和傳統市場投資者涉足巴西不斷增長的加密貨幣領域。 2023年生效的14.478/22號法案是一個里程碑,進一步定義了虛擬資產服務監管的指導方針,為加密貨幣投資者提供更大的安全性。

2.3.2 投資者保護與處罰

巴西新法案引入了針對虛擬資產的詐欺罪行,對違法者施以4至8年的刑罰併處罰金。此舉使得先前在巴西國內沒有合法註冊公司的受害者更容易主張權利。政府計劃制定專門規則以懲治此類犯罪行為,不僅包括傳銷騙局,還將減少所有涉及加密貨幣的詐欺活動,旨在提高虛擬資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使用者能夠了解哪些公司已獲得許可,更容易辨別非法公司。

3. 巴西加密資產監管未來政策邁向

巴西的加密貨幣市場監管正在快速發展,以適應不斷增長的需求。儘管在大多數領域存在監管和官僚主義,但巴西中央銀行和CVM採取了一些積極的措施來整改這一現象,以促進區塊鏈創新。 CBDC的推出使得新創和金融科技公司在巴西開發和解決相關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當前趨勢顯示,金融科技公司利用區塊鏈技術和CBDC基礎設施,尋求金融和支付市場的解決方案。一些新創公司已從大型投資基金中獲得資金,例如Lumx獲得了BTG Pactual銀行的投資和BRLA的種子前融資。整個拉丁美洲由於監管嚴格、通膨較高且難以獲得國際資產,為區塊鏈新創公司的發展提高了地理優勢。 CBDC和代幣化國債的進展催生了其他新創公司的成立和發展,這些公司大多專注於執行上下游轉換和使用代幣化國債創新擔保信貸解決方案。區塊鏈技術不僅限於金融市場,還在農業、活動和實體資產等領域釋放價值。資產代幣化透過二級市場和流動性提高了各個領域的效率。在新興國家,農業市場尤其重要,已有應用程式透過代幣化不同的資產為農業運作提供融資,例如Agrotoken。

整體而言,巴西政府或展現了對加密資產相對開放的姿態,試圖在監管中實現對新興產業的平衡。然而,缺乏明確的法規和監管框架,使得數位資產的法律地位及其稅務處理依然存在不確定性。政府或將密切關注數位資產產業的發展,以便制定更明確、靈活的稅收政策,同時保護投資者和市場的穩定。未來政策的走向可能受到國內外經濟狀況、市場需求以及國際監理趨勢的共同影響。巴西政府預計在適應數位資產發展的同時,透過制定明確的法規和稅收政策,推動產業的創新和永續發展。透過與國際稅收趨勢的對比,巴西能更好地確定自身在全球數位資產市場中的地位,幫助其經濟多元化和永續成長。

參考文獻

[1]魏青峰&崔睿.(2022).巴西稅制介紹及EPC總承包專案稅務規劃.中國總會計師(07),140-142.

[2]巴西眾議院(2022).4401/2021號法案

[3]巴西眾議院(2023).4173/23號法案

[4]AvalonCapital阿瓦隆資本(2023).巴西加密貨幣市場監管的發展:影響與趨勢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