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從4月底ORDI橫空出世至今已過半年;從ORDI到SATS再到ATOM,在幾個月內多次大機會連續出現。朋友傲嬌地說,沒有賺到1000萬的人要嘛本金太少,要嘛見識太低。他賺太多,連續踩中2波,每波利潤超3000萬。作者挺鬱悶,沒撐住,賣掉,尷尬。朋友說,你是沒看過大錢,一見大塊就受不了。作者藉此思考如何選擇幣。理解幣圈遊戲邏輯,找出幣最特別的點。比特幣匯率與全節點,中本聰按讚ATOM,選龍頭不會選錯。
時間過得很快,從4月底ORDI的橫空出世到現在一晃大半年就過去了;
時間也過得很慢,從ORDI到SATS再到ATOM,幾個月裡,多次大機會連續出現。
一位朋友傲嬌地說:在銘文這幾波中,沒有賺到1000萬的人,要么是本金實在太少,要么是認識屬實太低。
這話挺刺耳的,不過他可能賺太多了,連續踩中2波,每一波都是3000多萬的利潤。
我自己尷尬了,4月底辦一個SPACE說《BRC20是普通人逆襲的重大機會》,講ORDI要到100,當時才1U。但後來漲到29跌到15時,我沒撐住,賣到10賣光了。
我和一位大佬說,我挺鬱悶自己沒拿住的。他說:這不怪你,你小子是沒見過大錢,看到一個帳戶一大塊,就受不了。我覺得他說有道理,太釋然了。
還好,後來的SATS和ATOM我都敢重倉又拿住了。
回顧這波熱潮,大家可能不知道,我其實就操作了幾次,大倉位就拿過$ORDI $SATS $ATOM 這三個幣,其他的RATS 之類短暫玩過一下,但賺到的可能不比很多左沖右衝的人少。
ORDI和SATS,大家都有很多的觀點,不必要贅述,那為什麼我能得到ATOM,而且目前從結果來看,選擇也正確呢?
很多人都會講技術先進設計好,但我不是因為技術,或者說不只是因為技術。
我有一個觀點:技術不值一提,探討價值萬金。
我想從一個散戶的角度,圍繞著「令人振奮的牛市相對穩健地賺到比較多的錢」去思考怎麼選幣的。
一、理解幣圈遊戲的底層邏輯
在幣圈排名第一買幣其實就是在玩一個不同的遊戲。
不同的幣種,玩法不同,邏輯不同,賺錢的方式不同。你必須在每一個不同的遊戲中,共低等邏輯:明白到底是什麼人在賺錢,為什麼是他賺錢──這樣才能搞清楚自己是賺錢的一方,還是送錢的一方。
舉個例子:
銘文11月才二次大火,怎麼12月就幾十條比特幣L2出來?有的甚至還有自己在銘文持續深耕幾年了,真是有足夠不專業的。
前幾天大火的比特幣生態計畫$SAVM,大講技術,鏈上地址一晚上300倍,讓人忍不住想自己打光耳抓、頭髮、砸電動車,仰天大喊:為什麼不是俺俺俺?
但是,專案方內哄了,大家才知道,他們原來這麼玩:控盤拉盤IDO,套人割人一條龍。
當時有群朋友在聊天裡聊MUBI和SAVM,我說其實兩個邏輯是一樣的,他很認真單獨私聊我,問我說,你說這兩個一樣,我發現不一樣啊,我和他說,你思考的方向完全錯了。
所以,在銘文中玩,得懂底層的邏輯。
23年發光,我寫了一個慈善一日捐款,總共寫了六個幣,其中幾個都是MEME,包括幾十倍和上百倍的
$AIDOGE 和$PEPE ,其他的幣種表現整體也不錯。
注意,這些MEME每一個的玩法都不一樣,只是我還沒展開罷了,但你可以推測,每天都有幾十個新MEME的市場,在極早期搞連續中,要么就是運氣逆天,要么就是運氣逆天,或者可能有一些方法論。
但這些幣種共通性的點相對稀疏,例如AIDOGE的空投、交易稅、娃娃是亮點,PEPE的完全與強莊是亮點,而ORDI和他們都不一樣
了解每種貨幣不一樣的東西,才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我為什麼偏要投這個?
二、找到每種幣最特別的點
在BRC20出來的時候,有很多很多幣,各種BRC20,我基本上都沒有參與。
例如:當時火到爆炸的XEN的創辦人也來發銘文,很多人連夜打,只要賣得快就能賺錢;
另外還有比特幣上的IDO,什麼?公平上漲板塊還有IDO,怎麼玩?什麼玩法?
在BRC20之外,在我決定選擇ATOM或其他協定的時候,還有數百個可選協議ORC20、BRC100、BRC20S、PIPE和ARC20。
這些東西為什麼不選,因為我常常考慮一些規律和特別的點。
1.流動性外溢的順序
ETF通過,BTC10W,資金外溢的順序大概率是先BRC20的龍頭,再是比特幣原有的協議,然後再是閃電或二層。
所以當時我的判斷是,假設生態能火,那不可能就只炒一個ORDI,一定會外溢到其他協議上,那麼其他協議有什麼特別優秀的,可以長期持有的?
2.「天然鑽石」理論
這是我的原創,我認為在MEME和敘事中,那些妙手偶得、不可複製的好點子,都屬於天然鑽石。
比如說當時的PEOPLE等等,本意不是發MEME,而是拍賣美國憲法,最後不拍了,還能保本退出,參與了人數又多,意外成了天然鑽石,你都無法提前寫劇本,因此它有價值,FDV沖至10多億美元。
而掃一下我當時就可以選的,ORC20、BRC100、BRC20S、PIPE等。
ORC20在BRC20火了之後,由明牌人和社區搞的,必敗無疑。一個協議如果有專案方,那這個協議的空間想像就是專案方,你懂這個意思吧。
BRC100是DOMO的最佳化版,DOMO他妙手偶得了BRC20,但不代表他本身的能量大,只是在歷史的那一刻,他按下了神奇開關的那個人,所以我覺得BRC100的頂層架構過於嚴重。
BRC20S的上限是OKX,屬性太強,幣安不會支持,其他交易不會支持,會失敗。
管道
ARC20出來的時候協議本身,考慮周到,協議只有協議,其他一切都是社區去弄的,總體很突然,就像ORDI一樣,橫空出世,科學家等根本沒反應過來。
而PIPE是什麼?踏空了ARC20的人,這次沒有再放過,狂打。而且本身的敘述是,建立在CAECY for RUNES的一些構想等,就像中本聰剛寫水彩,尚未部署呢,馬上有人發了個BTD協議,太猴急了。
當然,以上只是我選擇ATOM時的判斷,其他協議的支持者不必介意,我只是誠實地記錄我怎麼想的——我也錯和虧,你這樣想就行了。
所以,一個中立的、更新快的、技術極客的、中本聰範的比特幣協議,成了我唯一的選擇。
ATOM代幣是沒有專案方的,協議本身只更新協議,其他的都挖礦社區,並且始終保持著完全中立,這一點很酷,也只有這樣才能成功。
都玩銘文了,你找還在專案方嗎?例如我從來不玩其他鏈上的銘文,因為比特幣有了銘文,這是開天闢地般地創舉;其他鏈上的銘文,這是脫褲子放屁般地多此一舉——當然了,這一舉,牽動的是你口袋裡的錢。
有群組朋友還私聊問我:XX鏈上有專案方嗎?沒有專案方,誰去其他鏈部署。
所以,明白底層邏輯之後,你會發現,有的人左衝右衝,累一身汗,最後流動性沒有,除了翻倍出本的錢,其他的全都原地歸零了,你想找項目方維權,專案方都想訴苦說:開發這麼久,沒割到幾個錢,我上哪一個維權?
三、比特幣匯率與全節點,中本聰按讚
ATOM協議最初是比特幣,一幣一聰,繼承了鏈的安全性——比特幣在,它就在。
他的實現方式一定編程和中本聰在創世區塊留下的那句名言“財政大臣正實施一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異曲同工。
而且在他的NFT 和代幣MINT 時,有一個BITWORK 機制,很有些意思,雖然在目前階段一定有一定的入門外匯,科學家入場會更容易,感覺有外匯,但是千萬不要忘記“技術不「值一提,認知價值萬金”,入門難的問題,等等,一定會有社區的高手去優化這一點,讓普通人也能方便地MINT。
我注意到不是什麼公平、什麼極客,這些重要,我意外地發現:很多人因為ARC20協議部署了比特幣全節點
你看看王短鳥的DMINT教程,全是教人部署全節點的。
推動比特幣全要點的普及?這件事**ck牛B大了。
比特幣誕生10多年了,全節點數量才16,000多個,因為ARC20協議,很多人自發性安裝全節點,這對於比特幣網路的去中心化和網路的健壯性,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
假設:ARC20協議協議層的更新或社區層的開發支持,最終推動更多人去安裝比特幣全節點,導致發生一件事,即“比特幣網絡全節點數量首次突破10萬個”,會發生什麼?
還記得我兩個月前,發貼說,希望能有一個協議打通東西方,當時並沒有答案直到,看到全節點的增長,看到有人和我提及,我才猛然驚覺, ATOM是有這種可能性的。
如果“比特幣網路全節點數量首次突破10萬個”,那麼,古板但公道的LUKE一定會拍手叫好,他絕對不會反對“比特幣原本協議給因為比特幣網絡賦能”這件事。
甚至,中本聰注意到這個變化,都回到可能推特點先,並且拿起毛筆寫下「ATOM協議就是好」幾個大字。
當然,只是開個玩笑。
但我知道老外為什麼不炒銘文,而去炒SOL、炒DEPIN,雖然從我們的角度看,更龐氏,更空氣。但他們的角度可能覺得銘文太空氣,簡直就是SHIT。
所以,不是我們生硬講了他能否保留觀點,只有銘文給比特幣網路賦能這件事,才能讓每個幣圈的人都說一聲:臥槽,牛B
所以,我很期待ARC20協定在全節點這件事上有一些突破──不過這個只能靠社群的技術大神們去考慮了。
四、選什麼標的?
我覺得選龍頭什麼時候都不會選錯。就像選ORDI,什麼時候在銘文中都可能是最簡單又最正確的選擇。
ARC20協定的龍頭就是ATOM嘛,那當然選它。
龍二的話應該是夸克,我現在沒去看價格,懶得看。這個幣有一些大莊、資本打了,籌碼相對還公平。另外還有一個智子,主打含聰量,從我的角度我會更看好夸克一些,但是初學者參考吧。
其他的話,不如搞點小鱷魚,昨天我轉發的時候看到是600U,今天不知道漲了沒,我覺得500-600U就是底了,邏輯還沒展開了。
資訊來源:0x資訊編譯自網際網路。版權歸作者BTCdayu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