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1 日,幣安Web3 錢包已上線銘文市場,用戶可管理其BRC-20 資產,截至目前的市場反饋來看,表現差強人意,但2024 年比特幣生態的競爭,注定會成為幣安、OKX等大機構之間的一條長線敘事。
同時,有用戶敏銳地「發現」幣安銘文板塊似乎是用sats 為計價單位,正如上圖所示,上面是以人民幣等價顯示,下面則是以「sats」計價的數量。以第一個支付選項為例,16200 即為“16200 sats”,彼時市價為約48.88 人民幣。
那麼,這真的是那個銘文「SATS」麼?又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聰”?
首先我們要先明確,這裡的sats 並不是指銘文代幣SATS,幣安Web3 錢包裡顯示的sats,本質上是指「聰」:
「聰」是比特幣計價的最小基本單位(Satoshi,簡稱SAT),1比特幣=1億聰,也即 1 Satoshi(SAT)=0.00000001 BTC。
支付、轉帳等消費場景的標價優勢
「聰」早在至少2011年就已經誕生,但之前因為比特幣單價相對較低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一直未受到主流關注。
而今伴隨著比特幣數萬美元一枚的價格,在支付、轉帳領域,「聰」比起直接「BTC」定價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
譬如如果40000 美元市價計算,1美元是0.000025 BTC,如果按此標價,那在實際支付、轉賬時無疑就會變得非常麻煩。
但如果以「聰」標價,1美元等於2500 SAT,這樣不管是在支付轉帳時還是在記錄時都會方便很多,無疑很適合小額轉帳、支付場景的標價使用。
摩根大通的法人代表Jesse Xiong 有著相似的想法,他曾公開表示,「聰」之所以現在越來越受歡迎,就是因為以它為單位記錄起來比較簡單,而一大串小數看起來真的讓人很頭痛。
交易上的「心理門檻」降低
此外,不僅是用戶在支付、轉帳時的標價認知優勢,從交易的角度講,它其實也可以降低增量用戶的心理門檻。
在傳統金融市場中,如果單檔股票的價值相對較高,公司可能會決定拆分股票,以便吸引更多普通投資者,降低他們的購買與心理門檻,就像特斯拉先前的股票拆分計劃,讓不少普通投資者有了參與的機會(從一股數千美元降至一股只需幾百美元)。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高價格的比特幣,雖然加密貨幣的購買沒有股票那樣必須至少“一手”或“一股”的最低限制,但就像狗狗幣等普遍低價格的MEME 幣等無疑對一般投資者而言更具心理上的吸引力——看起來便宜,更具性價比。
這就是為什麼當普通投資者一開始入場時,大多會選擇那些看起來比較「便宜」的加密貨幣,例如Ripple 甚至是以太坊(筆者18年前後剛入圈時就因此選擇了看起來更為「便宜」的萊特幣)。
前不久就有業內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宣佈為其所有比特幣交易開啟「聰」交易模式,用戶在其帳戶介面設定中可以選擇以SAT 單位來交易BTC——例如在啟用「聰」交易模式下,BTC/USD 將顯示為SAT/USD,ETH/BTC 將顯示為ETH/SAT。
不過,後者更多只是心理上的影響,但前者以「聰」為單位的比特幣小額快速支付、轉賬,對比特幣下一階段的發展可能至關重要——極可能成為比特幣在支付領域重新發揮「全球貨幣」屬性的關鍵助力。
尤其是2024年現貨比特幣ETF 通過的大背景下,比特幣「數位黃金」的資產屬性已經隱隱壓過了「全球貨幣」的支付屬性。
BTC L2 新發展勢頭下,「聰支付」或迎來轉折點
對於每秒鐘僅能處理7 筆交易的比特幣來說,如何實現小額、高頻、快捷的零售場景下即時支付,一度成為其「全球支付貨幣」願景的最大痛點所在,而閃電網路( Lightning Network),則正是比特幣強化支付屬性的主要解決方案。
2018 年3 月測試版開始落地的閃電網絡,是比特幣的第二層鏈下擴容解決方案,它的主要原理是:將交易放到比特幣主鏈之外,使得用戶以更低的費用和更高的效率提存、轉移比特幣。
不過2019年、2020年兩年時間內,閃電網路的發展並不盡如人意,整體的成長速度十分緩慢,甚至一度在DeFi Summer 啟動之後被ERC20 比特幣(WBTC等)碾壓,讓不少對閃電網路寄予厚望的人逐步心灰意冷。
但2023年以來,尤其是近半年,比特幣的Layer2 解決方案不知不覺迎來了爆發,除了Stacks、RSK、Liquid 等大家耳熟能詳的老項目之外,BitVM、BEVM 等新方案也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比特幣L2 賽道相比之下的優勢也凸現了出來——既通過將交易打包至L2 解決了網絡擁堵與“垃圾交易”問題,同時也藉助新增智能合約的可編程性,為比特幣生態學創造了包含Swap、借貸、流動性挖礦、質押在內的一系列DeFi 應用場景。
以BEVM 為例,作為一個以BTC 為Gas 且兼容EVM 的BTC Layer2,核心目標是拓展比特幣的智能合約場景,幫助BTC 突破比特幣區塊鏈非圖靈完備、不支持智能合約的束縛,讓BTC 可以在BEVM 這個Layer2 上建構以BTC 為原生Gas 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這也意味著所有的交易都從比特幣主鏈轉移到了Layer2 網路上運行,同時由於BEVM 完全相容於EVM,因此也可以輕鬆地讓BTC 實現各類去中心化應用,從L2 上賦能比特幣生態子計畫們:
以太坊DApp 的開發者可以直接無縫遷移到BEVM,並在BEVM 上快速搭建Swap 甚至借貸、流動性質押等鏈上DeFi 場景,為比特幣生態帶來更多的可能性,相比前兩個也是最去中心化和便捷。
此外,機構與國家之間的意外進展或許是其間最大的助力,就在2 月1 日,薩爾瓦多副總統Felix Ulloa 再次確認,在總統Nayib Bukele 的第二個任期內,比特幣仍將是薩爾瓦多的法定貨幣。
「聰」+比特幣L2,比特幣支付屬性的新開端
如此來看,「聰」在比特幣L2 不斷蓬勃發展的加持下,很有希望成為比特幣下一階段的基本計價單位。
如果整個產業都使用satoshi 來做定價單位的話,那麼它將成為比特幣區塊鏈上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尤其是結合2024 年BEVM 等比特幣Layer2 解決方案的相繼落地與生態建設,可以透過L2 的性能和成本優勢回補比特幣作為「全球貨幣」地位,使其在與「數位黃金」的定位競爭中更具優勢。
2024年,疊加比特幣L2 的發展,或許會是「聰」逐步成為比特幣下一階段基本計價單位的元年,也是比特幣「全球貨幣」的支付屬性回歸舞台中央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