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 與Web3:了解網路的演變


互聯網的發展使用戶與線上內容和服務的互動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這種轉變通常被概括為「Web 2」和「Web 3」術語。 Web 2 是目前網路的主導形式,其特點是使用者產生的內容、最終使用者的可用性和互通性。它促進了社交媒體平台、部落格和電子商務的出現,其中Google、Facebook 和亞馬遜等公司作為服務提供者發揮核心作用,通常提供免費服務以換取個人資料。

相較之下,Web 3 代表了向去中心化網路的典範轉移。它承諾利用區塊鏈、人工智慧和點對點網路等技術,讓用戶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數據和線上互動。 Web 3 不僅僅是去中心化,還旨在創建一個在理解和處理用戶生成的數據方面更加智能的語義網絡,從而帶來更加個性化和相關的用戶體驗。 Web 3 的重點是減少對目前主導Web 2 格局的「看門人」和中介機構的依賴,從而有可能重塑網路經濟及其內部權力結構。

Web 2 和Web 3 之間的爭論圍繞著資料所有權、安全性以及使用者對其線上狀態和資產可以行使的自主權水平等問題。在Web 3 中,隨著使用者擁有自己的內容和個人訊息,權力動態發生變化,這與Web 2 中的中心化控制相反。然而,向Web 3 的過渡仍在進行中,並且充滿了必須克服的技術、監管和採用挑戰在其全部潛力得以實現之前。

基本概念

網路從Web2 到Web3 的演變是由網路存取和操作方式從中心化結構轉向去中心化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所定義的。

定義Web2

Web2 通常被稱為互聯網的當前迭代,在中心化框架上運行,少數大公司對資料和使用者互動擁有重要控制權。其特點是:

使用者互動:Web2 允許讀寫能力,使其成為一種互動體驗。中心化控制:資料儲存在服務提供者擁有的中心化伺服器上。商業模式:主要模式依賴交易個人資料來提供服務。

定義Web3

Web3 代表了互聯網的新興階段,其特徵是去中心化。 Web3 的關鍵要素包括:

去中心化:區塊鏈等分散式帳本技術支撐著Web3,消除了對中央機構的需求。資料所有權:賦予使用者對其資料的控制和所有權。點對點互動:使用區塊鏈技術促進無需中介的直接互動。技術基礎

從Web2 到Web3 的演變以網路底層技術的重大轉變為標誌。以下小節概述了每一代的獨特技術框架特徵。

Web2技術

Web2 依賴中心化架構,其中伺服器由中央機構(例如公司和服務提供者)擁有和營運。關鍵技術包括:

LAMP Stack:這是用於提供網頁服務的Linux、Apache、MySQL 和PHP/Perl/Python 的經典組合。 AJAX(非同步JavaScript 和XML):這允許透過與後台Web 伺服器交易所資料來非同步更新網頁。

這些中心化系統高效且用戶友好,使其在當今的互聯網上佔據主導地位。

Web3 技術

相較之下,Web3 引進了基於區塊鏈技術運行的去中心化網路架構。 Web3 中值得注意的技術包括:

智能合約:自動執行的合約,協議條款直接寫入程式碼,通常在以太坊區塊鏈上。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在點對點網路上運行,而不是在單一伺服器上運行。

Web3 技術透過消除中心控制點來實現更民主和以使用者為中心的網路體驗。

資料所有權和控制

從Web2 到Web3 的演進對於資料的擁有和控制方式有重大影響。本節探討目前和新興的資料處理和使用者代理模型。

Web2 資料模型

在Web2 領域,大公司保留了對使用者資料的大部分控制權。這些實體充當中介,在中心化伺服器上儲存和管理資料。使用者通常在不知不覺中同意服務條款,這些條款授予這些平台共享、貨幣化或利用其個人資訊的權限。典型的Web2模型可以概括為:

中心化儲存:用戶資料儲存在公司自有的伺服器上。有限的使用者控制:使用者對其資料的使用方式的監督有限。平台依賴性:資料的存取和使用與平台的策略相關。

Web3 資料主權

Web3 引入了一種範式,由於其去中心化的性質,使用者可以對其資料施加更高程度的控制。該模型透過使用區塊鏈和點對點網路等技術來建立資料主權,從而消除了對中央機構的需求。主要特徵包括:

去中心化儲存:資料分佈在網路上,減少對單點控制的依賴。使用者授權:個人在決定其資料的使用和分發方面擁有更大的權力。互通性:資料可以在不同的應用程式之間共享和訪問,而不會損害隱私。經濟模型

在數位領域,Web2和Web3的經濟模型存在顯著差異,前者嚴重依賴廣告收入,後者引入基於代幣的系統來獎勵用戶參與。

Web2 中的貨幣化

在Web2 中,主要的經濟引擎是廣告。公司利用用戶資料來展示有針對性的廣告,創造用戶關注市場。 Web2的獲利模式可以概括如下:

廣告:社群網路和搜尋引擎等平台提供免費服務,以換取用戶查看廣告。數據貨幣化:用戶數據被收集、分析並經常出售給廣告商,產生可觀的收入流。

這種模式因隱私問題而受到廣泛批評,因為它經常涉及在未經用戶明確同意的情況下收集和利用個人資訊。

Web3 中的代幣經濟學

Web3 引入了向代幣經濟學的轉變,這是經濟學和加密貨幣代幣的融合,通常是區塊鏈技術的代名詞。以下是它如何重組經濟互動:

參與代幣:用戶透過貢獻內容或參與平台來賺取代幣,從而協調平台與其用戶之間的激勵。去中心化金融(DeFi):透過DeFi,用戶可以在沒有中介的情況下將其代幣出借、借入或投資於各種去中心化應用程式。

透過這些元件,Web3 旨在創造一個更民主化的經濟,讓使用者的貢獻和投資能夠得到更直接的補償。

使用者體驗和採用

Web2 和Web3 環境之間的差異通常在於它們各自的使用者體驗方法以及使用者採用的階段。

Web2 的可用性

Web2 平台已經發展了二十多年,為大多數使用者帶來了熟悉且方便的使用者體驗。這些平台的特點是:

易於存取:使用者只需具備最少的技術知識即可瀏覽Web2 應用程式。綜合服務:銀行和社群媒體等服務無縫融入日常生活。使用者熟悉度:Web2 應用程式的介面專為直覺使用而設計,減少了學習曲線。

Web3 的成長

儘管面臨挑戰,Web3 憑藉其去中心化互聯網的承諾贏得了關注。要點包括:

新興技術:用戶開始探索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的潛力。教育與採用: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用戶進行數位貨幣包、交易所和使用加密貨幣進行交易的教育。改進介面:Web3 社群意識到需要更好的使用者體驗來鼓勵更廣泛的採用。經常問的問題

Web2 和Web3 技術之間的主要差異是什麼?

Web2依賴服務供應商管理的中心化資料存儲,而Web3則強調使用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這種轉變使人們能夠更好地控制個人數據,並防止任何單一實體施加過多的權力。

Web3 應用程式與其前身Web2 應用程式有何不同?

Web3 應用程式在區塊鏈技術或去中心化網路上運行,這與Web2 的中心化伺服器形成鮮明對比。 Web3 應用程式為用戶提供了對其數據的更多控制權,並且通常涉及基於代幣的經濟學,直接讓用戶參與平台的治理和獎勵系統。

與Web2 相比,Web3 對遊戲的未來有何影響?

在遊戲中,Web3 透過NFT 和加密貨幣提供了新的所有權和經濟參與層,讓玩家擁有遊戲內資產並有可能賺取收入,而Web2 遊戲的控制權和利潤主要掌握在遊戲開發商手中。

Web3 中的Metaverse 與Web2 虛擬環境有何不同?

Web3 中的Metaverse 有望成為一個龐大的、可互通的3D 虛擬世界網絡,用戶可以在其中與區塊鏈上的數位資產進行互動。這與Web2 虛擬環境形成鮮明對比,後者通常相互隔離並且缺乏數位項目的真正所有權。

與Web2 相比,Web3 的出現如何改變人工智慧的角色?

在Web3 中,人工智慧可以利用去中心化資料來創造更個人化和安全的體驗,而無需依賴中心化資料孤島。預計它將發展為更以用戶為中心的模型,其中人工智慧演算法由社區共識控制。

目前使用的Web3 應用程式有哪些實際範例?

Web3 應用程式的現實範例包括Uniswap 等去中心化金融平台、OpenSea 等NFT 市場以及Steemit 等去中心化社交媒體網路。這些平台透過促進點對點交易和交互,將權力重新交到用戶手中。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OINPAPER。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