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EIP​​到以太坊主網:EIP-4844的歷程

作者:protolambda,Mofi Taiwo,OP Labs;翻譯:0xjs@金色財經

3月13日以太坊社群見證一個重要里程碑,在以太坊主網上部署EIP-4844,這將標誌著兩年多的大量研究、開發和協作邁進高潮。

本文將回顧EIP-4844從誕生到部署的歷程,幫助你了解這對以太坊的未來有何意義。

以太坊分片概述

2018年前,社群成員對分片懷有許多瘋狂的想法。到2019年,以太坊2.0路線圖包含了基於EWASM的執行分片,在Devcon Osoka期間發生重大轉折,將分片數量從1024減到64。今年,信標鏈的設計也變得更加精簡,不再將託管證明作為分片的核心組件。

2020年在巴黎舉行了Eth1x核心開發高峰會,就在新冠疫情造成全球混亂之前。疫情期間,以太坊社群專注於開發信標鏈,並推出了「以太坊合併」的首版設計。 Vitalik Buterin的「以rollup為中心的路線圖」貼文吸引了人們專注於擴展解決方案,權益證明信標鏈也在同年末成功推出。

2021年,隨著信標鏈的推出,人們的注意力轉向了帶有多項式承諾(KZG)的數據可用性採樣和danksharding。 Rollup開始對以太坊L1產生重大影響,但以太坊合併的優先順序更高。這一年也發生了Altair(共識層)和London(執行層)硬分叉,以太坊合併的設計在10月得到鞏固。

2022年是關鍵的一年,社區重心放在了danksharding。 Vitalik和Dankrad建議在執行層和共識層之間進行平衡劃分。在EthDenver大會上,Proto帶領一個黑客松團隊起草並實施了EIP-4844提案,包括了各種不同原型,做出了重大貢獻。 OP Labs的Mofi Taiwo、Coinbase的Michael De Hoog和Roberto Bayardo對這些原型貢獻重大。 2022年9月,以太坊社群慶祝大合併,為EIP-4844被考慮納入核心開發計畫中鋪平了道路。

2023年,努力的重點是EIP 4844部署的客戶端互通性、KZG ceremony,以及透過開發網路、負載測試和影子分叉進行的廣泛測試,為測試網升級計畫做準備。

到2024年,以太坊社群已經推出了包括Goerli、Sepolia和Holesky在內的測試絡,並於3月13日將主網升級到4844,標誌著以太坊不斷向更大可擴展性和更高效率邁進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建設升級&應對挑戰

將EIP-4844引入以太坊主網是一段極其艱難的旅程。在兩年多的時間裡,這項多學科研發工作旨在將以太坊的吞吐量擴展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並在此過程中應對眾多挑戰。以下是核心開發者遇到的一些問題:

  • 設計與原型複雜性:研究人員在初始階段需要處理EIP-4844的複雜設計,為接下來的工作奠定基礎。

  • 多客戶端互通性:部署人員面臨艱鉅的任務,需要確保不同以太坊客戶端之間能夠無縫運行,需要解決網路固有的複雜性。

  • 交易池設計:Geth團隊面臨的挑戰是設計一個能夠承受DoS和負載問題的交易池,這是可擴展性的關鍵部分。

  • 支援全新加密:KZG加密的部署需要一個專門團隊通過一個特殊環節,以確保網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 確保網路可靠:從吞吐量的壓力測試到協調開發網路、測試網路和影子分叉,EF Devops團隊在確保網路為EIP-4844的實施做好準備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擴容方面的反思與未來野心

自EIP-4844 推出以來,以太坊生態系統多年來發生了巨大的發展。從雄心勃勃的分片提案到轉向以Rollup為中心的路線圖,這趟旅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義,包括推出PoS信標鍊和關鍵的合併(Merge)。

展望未來,全面daksharding的願景擁有令人興奮的可能性。其中包括計劃逐步增加每個區塊的blob、探索PeerDAS 和完整DAS 等創新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以及針對抗MEV、Verkle 樹和網路優化等關鍵主題的平行研發工作。所有這些都預示著未來充滿活力的路線圖。

EIP-4844 的實現對於以太坊社群來說是一個值得慶祝的時刻。當我們回顧這段旅程時,我們認識到以太坊核心開發人員和研究人員的集體努力。前方的道路充滿機會和挑戰,但如果說EIP-4844 的故事教會了我們什麼的話,那就是以太坊社群完全有能力將願景變成現實。

EIP-4844作者與貢獻者

升級的核心是由以太坊基金會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團隊精心打造的。

Vitalik Buterin (@vbuterin) 和Dankrad Feist (@dankrad) 作為完整danksharding 設計的核心貢獻者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升級奠定了基礎。 Diederik Loerakker (@protolambda) 充當了從研究到工程的橋樑,起草了初始規範並實現了執行層原型。 George Kadianakis (@asn-d6) 在管理KZG 加密Lib以供客戶端實施者採用以及支援KZG 設定整合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Matt Garnett (@lightclient) 和Mofi Taiwo (@Inphi) 透過執行層原型設計、規範審查和跨L1 互通測試做出了貢獻。最後,Ansgar Dietrichs (@adietrichs) 提供了有關費用市場改進和規範回饋的寶貴見解。

除了核心作者之外,此次升級還受益於廣泛的外部貢獻,每個貢獻都帶來了獨特的視角和技能。 Prysm 團隊提供早期共識層支持,而EF Devops 則協助進行網路壓力測試和測試網開發。 Carl Beekhuizen 和Trent Van Epps 為KZG 儀式做出了貢獻,而Tim Beiko 和Danny Ryan 在協調開發工作以及在實施者和研究人員之間建立富有成效的反饋循環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由Anton Nashatyrev 領導的Consensys 研發部門的貢獻豐富了網路建模和blob gossip 的設計。來自各個L1 用戶端開發人員的輸入極大地幫助了多客戶端生產實施。最後但並非最不重要的一點是,Roberto Bayardo (@roberto_bayardo) 在執行層原型設計和提供規範回饋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協作努力強調了社區致力於改善以太坊生態系統,並展示了集體行動的力量。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