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專門投資人工智慧主題的ETF,可以確保其投資組合盡可能涵蓋多的不同公司,將漏掉某一家公司的機率降到最低。
2024年,最火熱的投資賽道是哪一條?恐怕大多數讀者都會選擇「人工智慧」。自從年初OpenAI公佈Sora以來,我們許多人都被人工智慧自動生成的各種影片和小電影刷屏。當然,人工智慧究竟如何提高生產力,為相關公司帶來多少營收,似乎還是一個開放式的問題,但是向人工智慧金塊者「賣鐵鍬」的公司已經賺的盆滿缽滿。生成式AI所必需的GPU市場的領頭羊,英偉達的市值超過了2兆美元,位列全球第三,僅次於蘋果和微軟。其創辦人黃仁勳的傳奇故事也被各大媒體爭相報道。
作為一個普通的投資者,我們如何從這股科技革命的浪潮中分到一杯羹?相信這是許多讀者最關心的問題之一。
毫無疑問,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在幾年前買進英偉達的公司股票。但問題在於,我們不可能讓時光倒流,回到過去買進未來鐵定會大漲的股票。事實上在人工智慧領域,相關公司數以千計,能夠在幾年前就想到透過英偉達來賭人工智慧賽道的投資者,可謂寥寥無幾,甚至可能被認為異想天開。
因此,對於許多個人投資者而言,另一個辦法是購買專門投資人工智慧主題的ETF。這些ETF不會只投資一家或兩家公司,而是會選擇幾十家甚至更多數量的公司股票購買。這樣的投資方法,可以確保其投資組合盡可能涵蓋多的不同公司,將漏掉某一家公司的機率降到最低。
當然,即使是只專注於投資人工智慧的主題型ETF,其數量也是很大的。這是因為,人工智慧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由於這是最近兩年最火熱的投資主題,許多公司都選擇向人工智慧靠近,在其產品、服務或公司宣傳中加入「人工智慧」的字樣。 2019年,英國創投公司MMC發布的報告顯示,在歐洲有2,830家新創的人工智慧公司,其中只有1,580家確實在做人工智慧研發。換句話說,大約45%的自稱人工智慧的公司,做的是掛羊頭賣狗肉的生意,只是來蹭「人工智慧」的熱度而已。其次,如果我們把人工智慧這個概念深挖,其涵蓋的範圍還可以進一步細分為:工業自動化、非工業自動化、3D列印、語言生成、自動駕駛等。毫不誇張的說,所有這些細分行業都和人工智慧高度相關,其賽道裡的公司都可以歸類在人工智慧主題中。
以這些標準為出發點,截至2024年3月,我們大約可以找到50多隻人工智慧ETF。如果只看資金管理規模在1.5億美元以上的ETF,那麼這個數字就減少到18隻左右。這些ETF的投資策略和重點有所不同,但都是以人工智慧投資主題為核心,目的是幫助投資者獲得人工智慧引領的科技革命所帶來的投資回報。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這些ETF的回報,會有一些有趣的發現。例如在過去12個月中,這18隻人工智慧ETF中,只有4隻的回報超過了同期的標普500指數。其中一些人工智慧ETF的回報慘不忍睹。例如有一隻ETF叫做First Trust Nasdaq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Robotics ETF(ROBT,資金規模5.5億美元左右,從名字即可看出該ETF專門投資人工智慧和機器人賽道),其過去12個月的回報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落後了19%。另一隻ETF叫做WisdomTree US AI Enhanced Value Fund(AIVL),過去12個月的報酬率比同期的標普500指數落後了13%。
很多讀者一定感到很驚奇。我都已經摸對了賽道,下注了最熱門火熱的人工智慧產業,為什麼回報不如股市大盤平均?背後的主要原因在於,人工智慧類股票的報酬差異是很大的。從公司股票的報酬率百分比來看,最大的贏家是英偉達和超微電腦(SMCI)。除此之外,像亞馬遜、微軟和元宇宙平台這樣的大市值公司,其股價也因為人工智慧的概念而大漲。
也就是說,到最後投資人是否能獲得好的投資回報,關鍵在於他的投資組合中有沒有包括英偉達、亞馬遜、微軟等股票,以及這些股票所佔的比重。
截至2024年3月底,標普500指數中的英偉達、亞馬遜、微軟和元宇宙權重分別高達5.3%、3.72%、7.25%和2.55%。標普500指數在過去12個月(截至2024年3月底)的回報高達30%左右,其中約1/3來自於上述的這幾家科技巨頭。
而專門投資人工智慧賽道的ETF,則未必如標普500指數那樣,在投資權重上高度集中於頭部的那些科技巨頭。這主要是因為,這些ETF投資的目標是一個賽道,而不是某一兩家公司。如果你要確保把整個賽道買下來,那麼你就需要把子彈均勻的分一下,盡可能分散在多家公司上,而不是全部集中在少數幾家公司。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工智慧的ETF,把任何一隻被投資股票的最高權重限定在4%或5%。當某一隻股票的市值權重超過該比例時,ETF基金經理人會進行幹預再平衡,把高權重的公司股票賣掉一些,並買入一些低權重的公司股票,以把投資組合的權重分佈拉回到比較均勻分佈的平衡狀態。這種操作,能夠保證投資人不會錯過整個賽道,但遇到像英偉達這樣的「超級妖股」時,就會拖累投資人的回報。
從上面的分析中,我們學到點什麼?
第一、要透過選定賽道和產業來投資獲利,其難度比許多人想像的難的多。就算是看對了人工智慧賽道,買入了專門投資人工智慧產業的基金,投資人也未必能戰勝市場,甚至可能大概率落後市場平均報酬。這就提醒我們,在任何時候,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都應該為基於指數的被動投資留有一席之地。既然很難戰勝被動投資,那何不在自己的投資組合中,劃出一塊領域,例如總投資額的X%,專門用於被動投資。
第二、這同時也說明,主動投資的門檻是很高的。例如一些投資者得出結論:人工智慧是「風口」。但如果你的認知僅限於此,去買了一些人工智慧主題ETF,那其實離高品質的主動投資,獲得超額回報還差得很遠。聰明的投資者應該要有自知之明,要理解獲得超額回報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第三、真正的主動投資不需要多元分散。投資傳奇巴菲特在多次場合中說過,他不認同過度分散自己的投資。一般股民,最多買8-10檔股票,長期持有就夠了。任何一個投資者的精力和認知都是有邊界的,不可能樣樣精通,因此投資者應該有所選擇,讓自己成為某一兩個領域的專家,在這些領域垂直深耕。我們不要忘記,主動投資(選股或選產業)的出發點,就是基於自己高於市場的認知,去追求超過市場平均報酬的超額報酬。因此在主動投資的基礎上,再去多元分散,那就等於把自己高於市場的認知給稀釋了。當然,在這裡決定主動投資的前提,是投資者自己確實具有高於市場平均的研究和認知。如果沒有,不如回到上面第一條,老實買大盤指數ETF長期持有。
第四、現實中,較實際的操作方法,可能是同時持有主動和被動投資組合。投資人可以考慮把自己的可投資資金一分為二,一部分專門放入低成本的被動型指數ETF,長期持有;而另一部分則專門用來做主動投資,去追求自己看好的產業或公司。這樣,就既能保證自己獲得市場的長期平均回報,同時又給自己一個機會去證明一下,看有沒有能力戰勝市場,獲得更好的超額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