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比特幣生態的兩個動態引發了不少人的關注,被認為有望抬高近期疲軟的銘文行情。
一個是BRC-20協議有了新的提案;另一個是符文(也是BRC-20)的創辦人Casey表示符文的市值1個月內要到10億。
在BRC-20協議的這個新提案中,它允許部署者享受代幣鑄造的權益,也就是能夠設定自己的利益;另外它增加了對5字符命名代幣的支持。
長久以來,每當我們提及BRC-20代幣時總會想到協議的公平、無預挖——即使是代幣部署者也沒有特權,想獲得代幣也必須和所有的參與者一樣在鏈上打幣。這個特點對BRC-20代幣確立今天的地位是功不可沒的。
然而這個特點也受到了一些專案團隊的詬病,所以新提案的這個改變就重新考慮了專案團隊的利益。
這個改變肯定會引發一波爭議,但我覺得它對真正願意公平發售的項目方而言沒有絲毫影響,只不過給整個生態提供了多一種選項而已,未必是壞事。
至於協議增加對5字符命名代幣的支持,不少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5字符的代幣中有哪些名字可能是值得炒作的,準備參與相關的炒作。
BRC-20生態發展到今天,單純依靠命名概念就能累積強大共識的階段已經過去了,所以增加對5字符代幣的支持很難再產生類似ORDI那樣共識強大的幣了。
所以BRC-20的這次協議更新在我看來沒什麼新意,頂多在掀起一陣小波瀾後又會回歸平靜。
符文(Rune)生態最近給我印像很深的就是接二連三的空投,讓人目不暇給。
隔三岔五當我打開錢包時,都會看到一個個莫名其妙的新東西,然後我會上Magiceden,看看它們是什麼,然後發現它們的背後原來都和符文有關。
單從這些空投看,這些專案方都花了不少錢用來付手續費。這些專案團隊是在真金白銀地賦予符文能,在強力運作符文生態。
記得在3月的推特交流中,有好聽眾都問我比較看好比特幣生態中的哪些協議?
我當時的回答是,當生態發展到這個階段,已經不能單憑技術看哪個協議更有前景了,更重要的是看生態運作,要看哪個協議能先把生態快速地搭建起來。一旦市場和熱點被某個協議佔領,其它的協議哪怕在技術上再先進都沒有意義,都已經時過境遷了。
在當時,我感覺除了BRC-20以外,其它的協議在生態上的表現都差不多。但現在再看,我覺得符文生態的發展已經明顯快了很多,至少在氛圍和氣勢上要強過不少競爭者。
但有些協議的社群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還在不斷強調自己的技術先進,還沒有實質的動作把技術的先進迅速轉化為生態上的優勢。
至於符文創始人發出的那句要把市值做到XXX地步的豪言,甚至還在推特中配了一幅切腹自殺的圖片,實在是有點誇張了。
創辦人這樣的言論而且是專門針對市值的言論對生態的發展肯定會有潛在的負面影響。
我從來沒有在中本聰的歷史言論中看到他要把比特幣的市值做到多大,也沒有看過Vitalik言之灼灼地要把以太坊的市值做到多大。
至於說銘文生態近期的疲軟,我一點都不擔心。當市場真正進入多頭市場後,板塊的輪動是一定會到來的。
我們不需要在意當下,更不需要每天盯著會不會有什麼消息面刺激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