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5H 框架解碼系列二:When, What, Where, and Who?

Charles Shen @inWeb3.com,作者

Leia @TEDAO,編譯

在《代幣經濟學基礎系列-W5H 代幣設計架構》的第一篇文章中,我們從加密代幣-產品-市場匹配度(crypto-product-market fit)的角度探討了「Why:為什麼需要代幣?”,著重分析了加密代幣在業務中扮演的角色,以及是否能創造可持續的經濟價值,進而幫助我們判斷一個項目是否需要自己的代幣。

W5H 代幣設計框架(Why)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繼續探究另外4 個“W”,即“When, What, Where, Who”。

W5H 代幣設計框架(W5)

When:什麼時候發行代幣?

如果代幣需求合理,我們需要問——發行代幣的最佳時機是什麼時候?對於具有特定效用的代幣,一個經驗法則是-當其效用對加密項目必不可少時,就應該發行代幣。

如果加密項目直接對資產進行代幣化(如第一部分中討論的B 類產品),那麼這些代幣本身就能夠推動產品上線。例如,錨定一美元法幣價值的穩定幣,代表碳信用的代幣,特定藝術品的NFT,或用作社交俱樂部會員憑證的NFT。

當代幣作為大規模去中心化協調的激勵時(如第一部分所討論的C 類產品),我們需要深入研究代幣所激勵的具體目標。如果該目標對於當前階段的產品上線至關重要,則應與產品一起發行代幣。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用於維護產品安全的代幣。採用權益證明(PoS)機制的區塊鏈,使用代幣作為驗證者權益來保障鏈的安全,在這種情況下必須與產品同步發行代幣。同樣,在應用層面維持關鍵安全狀態的代幣(例如在AAVE 中保證安全模組功能)也可以證明與產品一起發行代幣是合理的。注意,這裡所討論的案例假設項目使用自己的代幣來實現安全目標。專案還可以考慮其他方案,例如EigenLayer 允許新的加密項目徵用以太坊區塊鏈現有的ETH 質押者,來復用這些已質押的ETH 以保障新項目的安全性。

如果代幣的目的——至少目前而言——不是核心業務邏輯的組成部分,那麼代幣發行時間則需要仔細斟酌。此類代幣的典型例子是治理代幣,用於鼓勵社區參與並提供去中心化所有權。無論專案專注於處理其他加密資產、資產代幣化或大規模去中心化自治協調(即第一部分中定義的A、B、C 類產品),這種情況都可能適用。

一方面,Web3 願景的基本主張是創建一種“所有權經濟”,使用戶社群能夠管理提供服務的平台並從中受益。發行代幣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方式。 Variant 的共同創辦人Li Jin 發現:「平均而言,發行代幣的Web3 公司在成立2.7 年後便進行了此操作;相比之下,2020 年,由風投支持的公司在獲得第一筆風投後,平均約5.3 年才會選擇上市。IPO 的時間表,與代幣發行相比,可能會讓普通投資者因此錯過大量的潛在收益。”

另一方面,儘管完全去中心化的治理對於Web3 專案非常有吸引力,但在許多專案的初始階段,它往往可能不是最佳選擇。大多數專案由少數核心成員發起。他們建立加密產品並培育活躍的社群。敏捷團隊快速迭代,力求找出產品市場契合度。當產品經過驗證且社群不斷壯大時,需求可能開始超出核心團隊的能力範圍。此時,團隊可以逐步透過代幣化將所有權轉移給有參與度的社區,並利用社區的力量來促進專案未來的發展。這個過程在加密領域被稱為「漸進式去中心化」。這類加密專案有許多實例,Uniswap 創立於2018 年11 月,但直到2020 年9 月才發布其治理代幣。 BAYC 以2021 年4 月大獲成功的NFT 發行開局,一年後,2022 年4 月才繼續發行了治理代幣。

同樣值得注意的是,不在專案啟動就發行代幣,並不意味著犧牲對早期社群成員的獎勵。區塊鏈記錄能保存用戶活動,並可用於識別從專案創建之初與其互動的錢包位址。正是因為這個特性,Uniswap 即使在上線服務近兩年後才發行代幣,仍然可以將$UNI 總供應量的15% 分發給早期用戶。 BAYC 也將ApeCoin 的15% 直接空投給持有BAYC 和MAYC NFTs 的現有用戶。

What:發行什麼類型的代幣?

如果確定了發行代幣的時機,我們需要進一步考慮代幣的具體類型。代幣有許多分類方式,取決於其屬性不同。我們在這裡討論幾個主要的類別:

同質化與非同質化(Fungibility):代幣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同質化與否。同質化代幣(Fungible tokens)可以互相交換。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NFTs) 具有獨特的屬性,導致它們價值差異。這兩種類型都很常見,而且各有其意義。兩者之間的選擇要視用途而定。這裡有幾個例子:

充當貨幣的代幣本質上是同質化的。比特幣和以太坊都是同質化代幣。

治理代幣通常是同質化的。例如,$UNI 是Uniswap 的治理代幣。 BAYC 社群起初是NFT 項目,後來為了治理而發行了同質化代幣ApeCoin。

作為「門票」(gatekeeping)的代幣通常是非同質化的,因為它們代表了參與特定活動或加入俱樂部的憑證。 BAYC NFT 就是無聊猿遊艇俱樂部(Bored Ape Yacht Club)的訪問憑證。但並非所有存取憑證都需要是NFT。 Friend with Benefits 是另一個社交俱樂部,使用一定數量的同質化代幣 $FWB 來控制參與資格。

允許參與並獲取獎勵的代幣既可以是同質化的,也可以是非同質化的。 Filecoin 的「work-to-earn」 模式允許質押同質化代幣 $FIL 的業者提供文件儲存服務。同時,Axie Infinity 遊戲要求用戶擁有Axie NFTs 才能參與遊戲、加入邊玩邊賺(play-to-earn)模式。

用作借貸抵押品的代幣可以是同質化的或非同質化的,只要其背後的代幣資產被認為有價值即可。以太坊和比特幣是可以作為抵押資產的同質化代幣。而藍籌NFT,例如Cryptopunk,也可以用來借貸資產。

雖然從上述列表來看,大多數情況下同質化與非同質化代幣都可以使用,但仍有幾個經驗法則可以參考:

當代幣數量和可交換性都很重要時,同質化代幣是首選。

用作支付的加密貨幣自然屬於這一類。許多提供通用服務的work-to-earn 模式也適用此類,因為抵押更多代幣可能會合理地帶來更高的回報機會。

治理代幣的情況稍顯複雜。治理代幣的數量提供了一種區分治理權重的方式。但是,可交換性並非始終是治理代幣的理想特徵,因為有時我們可能不希望治理權在不相關的人之間進行交換。

NFT 強調其獨特的屬性或效用,而不一定強調代幣的相對數量,例如作為門票的BAYC 類代幣或Cryptopunks 等收藏品。但是,如果需要的話,數量上的區分仍然可以透過使用多個NFT 來實現。

可轉讓代幣與不可轉讓代幣(Transferability):在大多數情況下,代幣持有者可以在任何時候將他們的代幣轉移到其他錢包,或轉讓給其他人。這些代幣是可轉讓的。但有些情況可能需要禁止代幣可轉讓。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稱這些不可轉讓的代幣為靈魂綁定代幣(Soulbound token)。最適合此類別的例子是POAP,它代表了「出席證明協議」(proof of attendance protocol)。 POAP 是NFT,證明接收者親自參加了某些活動。如果POAP 可以輕鬆轉讓,那麼人們無需實際參與活動即可獲得它們,代幣也就失去了意義。另一種可能需要不可轉讓的是治理代幣。當治理權需要限制在特定人群內時,禁止代幣轉讓可以防止未經授權的人獲得這些代幣。

證券代幣vs. 實用代幣:代幣是否屬於證券對代幣發行方具有重要法律意義。儘管許多代幣可以被視為具有某些效用的商品,但其他代幣可能具有證券的功能。例如,它們可能代表對公司的所有權投資,類似於傳統的金融證券,因此可能受制於類似的證券法規。確定代幣是否為證券的著名方法是豪威測試(Howey Test)。它包含四個主要標準:「投入資金,參與共同事業,期望獲得利潤,利潤來自他人的努力」。 CRC(Crypto Ratings Council)這個組織評估了許多主要的加密代幣,並對其被歸類為證券的可能性進行評級。

Where:代幣應該存在於區塊鏈網路哪個層面?

「Where」這個問題引導我們繼續探討代幣應該部署在區塊鏈網路堆疊的哪一層。

代幣可分為基礎設施級代幣和應用級代幣。基礎設施級代幣是相應區塊鏈本身的組成部分。這類代幣通常在保障區塊鏈安全方面扮演關鍵角色,並常被用作區塊鏈上的原生結算貨幣。隨著產業的發展,區塊鏈基礎設施也被細分為所謂的Layer 0 、Layer 1 和Layer 2 。相應地,人們開始將建立在基礎設施之上的區塊鏈應用程式稱為Layer3。

最著名的基礎設施級代幣有比特幣區塊鏈的$BTC 和以太坊區塊鏈的$ETH。其他例子包括幣安智能鏈的$BNB、Avalanche 區塊鏈的$AVAX、Solana 區塊鏈的$SOL 和Cardano 區塊鏈的$ADA。它們都是Layer 1 區塊鏈。

Layer 2 區塊鏈是為應對「可擴展性三難困境」而創建的。這個困境指出,使用「簡單」技術,只能在可擴展性、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三個屬性中滿足兩個。能提供高度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的Layer 1 區塊鏈可能不得不犧牲可擴展性。 Layer 2 的出現就是為了提高Layer 1 的可擴展性,它們通常繼承了其對應L1 區塊鏈的安全性。因此,從保障經濟安全角度來看,Layer 2 可能不需要自己的代幣。但它們仍然可以發行代幣,例如用於激勵。這些Layer 2 代幣也可以被視為基礎設施級代幣,因為它們是部署應用程式環境的一部分。在以太坊Layer 1 眾多知名Layer 2 解決方案中,Polygon 有其代幣 $MATIC(最初用於Polygon 以太坊側鏈),Optimism 發行了其OP 代幣。截至2022 年底,其他Layer 2 參與者,例如Arbitrum(譯者註:2023年3月發行$ARB)、zkSync 和starkNet(譯者註:2024年2月發行$STRK) 還未發行自己的代幣。

Layer 0 區塊鏈是指一組專注於提供各類區塊鏈間互通性的加密項目。 Polkadot 和Cosmos 是兩個典型的例子,$DOT 和$ATOM 是它們的基礎設施級代幣。

代幣在哪裡發行取決於加密項目的性質。如果是基礎設施項目,它可以建立自己的Layer 0、Layer 1 或Layer 2 區塊鏈。大多數Layer 3 應用程式的加密項目可以直接在現有Layer 1 或Layer 2 區塊鏈上部署它們的應用級代幣。底層區塊鏈通常會提供特定的工作流程以簡化這些代幣的發行。例如,以太坊有創建同質化代幣(ERC20)和非同質化代幣(ERC721)的標準,以及同時支援同質化與非同質化代幣的更新標準(ERC1155)。基於這些標準的代幣可以在整個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立即實現互通性。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關於單體式(monolithic)區塊鏈與模組化(modular)區塊鏈的討論非常熱烈。這個討論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將區塊鏈系統劃分為幾個組件層:執行層(作用於智能合約並處理交易)、結算層(驗證交易有效性並做最終結算)、共識層(保持交易有序)、資料可用性層(確保所有節點都能取得區塊中的所有交易資料)。比特幣和以太坊等大多數主流區塊鏈都是單體區塊鏈,整合了所有這些組件層。而Layer 2 可以被視為模組化執行層。以太坊在Layer 2 上形成的是部分模組化的結構,與原始的單體式鏈相比,可擴展性得到了改善。以太坊也在建構支援更高資料可用性吞吐量的分片擴容方案—danksharding。此外,還有一些項目在建構獨立的模組化資料可用性層和共識層,例如Celestia、Polygon Avail 和EigenDA,它們沒有執行層。模組化區塊鏈層的發展催生了人們對建立應用鏈(AppChains)的興趣日益濃厚。

應用鏈的方式賦予了應用程式技術主權,使得應用程式能夠自訂其區塊鏈堆疊的不同層,進而提升效能和價值捕捉。已經有幾種基礎設施可以用來支援建造AppChains,例如Cosmos Zones、Polkadot Parachains、Polygon Supernet 和Avalanche Subnet。 Appchain 代幣可以用於在其網路上進行質押和驗證以及應用特定的目的。但是,AppChain 範式也有局限性,例如由於需要額外的跨鏈橋基礎設施,導致可組合性降低、流動性分散,也增加了摩擦和安全隱患。 Axie Infinity 將其Ronin AppChain 作為以太坊側鏈來實現,以應對遊戲爆炸性增長的交易吞吐量需求。然而在2022 年3 月,它遭受了一次駭客攻擊,損失了6.22 億美元。

除了跨鏈橋風險,如果AppChain 僅使用其應用程式代幣作為質押來保障鏈的安全性,那麼AppChain 本身的安全性也很脆弱。為了緩解AppChain 經濟安全問題,一個趨勢是利用來自更成熟基礎設施的共享安全機制,例如Cosmos 的ICS 共享安全性(interchain security)和Eigenlayer 的ETH 再質押機制。

整體而言,大多數應用還是更可能在Layer 1 和Layer 2 上發行,而AppChains 更適合某些已經具有相當規模、達到產品市場契合度、且有望從專屬區塊鏈棧中顯著獲益的應用類型,這類應用對安全性和原子性也相對沒那麼多約束。一些備受矚目的項目正在積極探索其AppChains 策略。 dYdX 最初運行在以太坊Layer 2 上,現已宣布將在Cosmos 上建造其dYdX 鏈。團隊希望此舉能充分利用潛在的dYdX AppChain 所具備的「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可自訂性的獨特組合」。關於Uniswap 建構其AppChain 的建議也引發了一些辯論。

Who:哪些參與者應該持有代幣?

「Who」 這個問題探究的是代幣的目標利害關係人(代幣應由哪些參與者持有)。代幣是一種工具,可以協調與相關加密經濟體互動的所有參與者的利益。我們希望創造價值並幫助經濟成長的各方能夠擁有並持有代幣。通常,在探討「Why」(為什麼需要代幣?)」這個問題時,從加密代幣-產品-市場的契合度的角度探討問題時,我們應該已經有了一份潛在生態參與者的名單。

許多項目都會明確地為以下三類參與者分配代幣:

團隊:團隊成員可能包括核心開發者、營運人員、行銷人員、顧問等。他們投入時間來建立產品。

投資者:投資者包括私募和公募投資者。私募創投是加密專案資金的重要來源。

社群:加密項目的社群包含各類型不同的參與者。我們可以透過不同方式進行細分,以更好地滿足專案發展的需要。

基於角色:社群成員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在雙邊市場商業模式中,存在著作為供給方的社群成員和其他作為終端使用者的成員。在像Curve Finance 這樣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供給方是流動性提供者,而終端用戶則是在交易所兌換加密資產的人。流動性提供者對於確保低滑點的兌換服務至關重要。

基於時間:如果專案在發行代幣之前已經建立了現有社區,通常的做法是單獨獎勵這些早期支援專案的用戶。隨著專案的發展,獎勵目前和未來的用戶變得更加重要,因此持續參與專案的用戶是另一個重要類別。例如,Stepn 是一款結合了SocialFi 和GameFi 元素的Web3 生活風格應用。它獎勵戶外步行、慢跑或跑步的用戶,並為此類活動分配了30% 的總代幣供應。

基於貢獻:專案也可能識別出對生態系統貢獻最大的用戶,其衡量標準取決於特定應用場景。 Bankless 是一個DAO,致力於創作媒體內容,旨在成為去中心化Web3 願景的領導者。他們用$BANK 獎勵參與者的貢獻,這些代幣也成為了他們在社群中的訪問憑證。此外,還有像Rabbithole 和Layer3 這樣的DAO,它們專門收集和整合來自不同DAOs 的代幣懸賞任務,為社區成員提供了豐富的貢獻機會。基於貢獻的代幣獎勵預計會有更進一步的發展。

除了上述三類利害關係人,大多數加密項目還會為以下兩個目的,預留特定的代幣分配額:

專案金庫:加密專案通常會在其金庫中保留一部分自己的代幣和其他加密資產。該金庫旨在成為由社區治理的儲備資金,用於未來推動計畫的長期發展。這種做法在專案進行去中心化,並作為DAO 治理時,尤其常見。

生態系統激勵:這些代幣也可以是金庫的一部分,但有時會明確分配。它可以用來激勵在專案成長階段發揮重要作用的參與者。顯著的例子包括流動性提供者,他們透過提供流動性,讓其他用戶能夠以更低滑點進行代幣與其他加密資產之間的交易,尤其是在代幣發行的早期階段。

結語

本文將第一部分中「Why:為什麼需要代幣?」的討論擴展到了代幣設計的W5H 框架,進一步涵蓋了「When, What, Where, Who」等要素。由於代幣與其背後的業務、加密經濟密不可分,所有這些問題都應先在業務層面進行審視,然後再運用到代幣層面。

第一部分涵蓋的「Why」 著重於商業​​模式,思考專案是解決實體經濟還是金融經濟中的問題。我們確定了加密代幣在此業務中的作用(加密代幣-產品契合度)以及該業務如何產生可持續的經濟價值(產品-市場契合度)。根據具體的加密業務模式和營運策略,我們可以決定是否需要代幣。

如果專案確實需要代幣,「When」這一步會考察代幣發行的最佳時機。作為核心產品一部分的代幣必須與產品同步上線;而承擔其他獨立角色的代幣(例如治理代幣)可以在專案希望採用漸進式去中心化的情況下適當延遲。

「What」這一步會審視具體的代幣類型。我們可以從眾多維度對代幣進行分類。我們討論了一些較重要的劃分方式,例如同質化與非同質化代幣、可轉讓代幣與不可轉讓代幣,以及實用代幣與證券代幣。

「Where」這一步探討了代幣應部署的區塊鏈網路堆疊。根據代幣是作為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還是應用的一部分,它可能被部署在基礎架構層(Layer 0,Layer 1,Layer 2)中的某一層,或者作為應用層(Layer 3)部署在現有的基礎設施層之上。我們也探討了模組化區塊鏈開發和AppChains 對代幣部署的影響。

「Who」這一步研究了理想的主要利害關係人類別(代幣應由哪些參與者持有?)。他們通常包括開發團隊、社區、投資者和專案金庫。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