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香港的區塊鏈大會一開,蘭桂坊也終於回到幾年前熙熙攘攘的模樣。

01.香港傳統金融撲街

這幾年加密圈的人都知道香港開始擁抱加密了,但加密圈的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香港傳統金融這碗飯,這幾年其實很不好吃。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這是某知名數據大V(老蠻,下同),根據港交所公佈的數據整理的表格。

港交所的今年的IPO規模,可能也就是一千億港幣出頭。

或許就在今年,香港加密項目的ICO規模,就會超過IPO規模。

很多人都說香港的環境這幾年發生了變化, 有外部的原因,如歐美資本撤離香港,或者把香港一併列入製裁範圍;當然也有內部的原因。

但加密這個行業的好處是,你要你被允許做,不像某些地方去強行抓人搶幣這種野蠻行為。

加密產業對其他環境的要求其實不大:

  • 團隊是分散式的,對辦公環境沒啥要求
  • 收支大部分透過加密支付,也不需要傳統金融設施支持
  • 說到監管,大部分去中心化專案都是在合規框架下運行,真正搞出大事情的騙局,都是中心化專案。

02.港府快沒餘糧了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港府的日子也不好過,這幾年一直在吃老本。

港府和中/美政府都不一樣,中美政府的赤字,自己印鈔票就能還上。

但是港府的赤字,在維持港幣和美元聯繫匯率制度的情況下,只能透過賺美元的方式還上。

目前港府還有六千多億的家底,較高峰期已經腰斬了,照這個消耗速度,家底​​還能維持2~3年。

03、其他產業都指望不上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香港的零售業也萎縮得厲害,週末全是香港人來深圳買東西,山姆會員店擠滿了香港人。

大陸人已經不怎麼去香港消費了,香港價格貴,服務還差,有需要的高端客戶去歐美消費不香麼?近一點去東南亞也很方便。

如果不是因為加密產業,我也不怎麼會去香港。

香港的外貿也很麻煩,香港本身沒有製造業,外貿主要靠大陸的轉口貿易: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其他產業不行,香港的地產當然也很難搞: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04.除了加密,香港可選不多

這麼下來,大家都能看到港府目前面臨的狀況。

除了加密,其他的可選產業其實不多,而加密是否能在短期內,為港府實現輸血,補上其他行業的失血,目前看來也很難。

目前大部分專案頂多就是在香港掛個牌子,然後在香港融資,最後還是奔著大交易所去的。

目前港府動作最大的,就是給幾個交易所發牌照。說實話全球加密的投資人其實對港府牌照的含金量並不怎麼認可,這幾個持牌交易所的流動性也少得可憐。

香港金融的未來,就靠加密了?

今年dex勢頭正旺的情況下,主流公鏈扶持的dex交易量都比許多中心化交易所強。在這種情況下還幻想依靠一個地方牌照扶持中心化交易所,顯得不是很明智。

我個人建議港府還是專心維持好自己的聯繫匯率制度,其他的盡量交給市場。

下午我要繼續跑會了,拜拜~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