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升西降:香港重奪比特幣定價權

東昇西降

根據《上海證券報》5月1日報道,華夏基金(香港)、博時基金(國際)、嘉實國際資產旗下首批現貨加密貨幣ETF正式登陸港交所。

整體來看,首批現貨加密貨幣ETF首日表現活躍,成交金額超過8,700萬港元。

記者從通路人士獲悉,華夏基金(香港)發行勢頭強勁,發行一日,華夏比特幣ETF、華夏以太幣ETF募資規模超過11億港元,超過美國比特幣ETF首日募資規模。再加上其他兩家機構的募資總額,此次首批加密貨幣ETF的募資規模約20億港元。

分析師認為,香港投資者對虛擬資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隨著虛擬資產基礎設施、生態系統持續完善,加密貨幣ETF資產管理規模可望大幅擴充。

美國10家比特幣現貨ETF發行商在今年1月10日的首日發行規模為1.25億美元(約9.78億港元)。 “香港首批現貨加密貨幣ETF的募資規模遠超美國首批產品。”

ETF作為「老錢」進入虛擬資產行業的新通道,預計將吸引更多傳統投資者進入虛擬資產市場,同時,由於支持實物申贖,比特幣和以太坊現貨ETF預計將帶來更多Web3人群的進場,也會推動市場規模的整體成長。

而相對的,根據Tree News,當日美國現貨比特幣ETF 淨流出5.595 億美元。

貝萊德IBIT 當日淨流出3,690 萬美元,係首次出現單日淨流出;富達FBTC 淨流出1.911 億美元,連續5 個交易日淨流出。

可以說,比特幣減半前後,美國市場「突然」變得冷清,先是市場資金費率極速降低,美國多頭資金大幅減倉,然後是ETF的資金流入大幅減少,甚至開始流出,但香港的資金卻在流入。

東西之戰

根據PANews先前的報道,香港這三家基金公司在管理費率上的競爭十分激烈,嘉實國際的產品持有6個月內減免管理費,博時國際的產品在發行後4個月內減免管理費。三家基金管理費用分別為30 個基點(嘉實國際)、60 個基點(博時國際)及99 個基點(華夏基金)。

除此之外,4月30日,根據HashKey官方推文,非香港居民如果符合當地監管要求(例如透過客戶盡職調查),也可以認購或購買博時HashKey 比特幣和以太幣現貨ETF 產品。

與美國加密貨幣ETF的另一個區別在於,香港的ETF採用所謂的「實體申贖」機制,允許投資者使用相關的加密貨幣代幣而非現金來買賣ETF份額。這個選擇對投資者應該很有吸引力,因為代幣持有者「可能會考慮透過ETF持有代幣的好處,而不必先轉換為法定貨幣。

翁曉奇表示,對於傳統人群,可透過ETF的資金通道和資產結構優勢,抓住這一輪BTC、ETH為代表的強勢虛擬資產牛市,實現資產增值。

對於Web3原生用戶來說,購買現貨ETF本質上是一種“TradFi挖礦”,並且“挖掘”到傳統市場及資產的價值和勢能。例如,在香港獲得已經持有BTC、ETH的用戶,可以透過IN-Kind(實物)的方式,把原本的“另類資產”變成“主流資產”,能夠吸引更多Web3 native人群更好地留在香港。

不過據騰訊《潛望》報道,過去幾天透過勝利證券進行實物申購的投資人並不算多。也有一些幣圈原生態投資者在勝利證券開戶之後並沒有急著入金和下單。此外,現在勝利證券的實物申贖以郵件或電話下單確認的方式,仍不夠便捷。預計各方將在接下來的階段,在流程和客戶對接等方面進一步磨合。

雖然首日的交易量與美國的差距在意料之中,但正如某香港機構負責人所評價:「香港的BTC和ETH現貨ETF發行是對重奪加密資產定價權的一次挑戰,結果第二,立場第一。

華夏基金(香港)數位資產管理主管朱皓康表示,此次推出「將提升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翁曉奇也認為,香港現貨ETF推出的意義不限於ETF本身,ETF更是一個重要的象徵意義,意味著傳統金融機構全面擁抱虛擬資產,引發機構大量進場才是重頭戲。未來預計會有更多中資及外資基金公司進入市場發行ETF。

「這裡有一個更大的遊戲在進行:這些新ETF的推出使得香港領先於新加坡和迪拜,這兩個城市也在嘗試建立自己作為數位資產的監管中心。」正如加密貨幣交易所Nexo的聯合創始人Antoni Trenchev對外界所言。

新的遊戲開始了,香港已率先出牌,最終勝負還有待後續觀察。

寫在最後

在當前的大環境下,美國和香港已成為比特幣ETF的兩大重要市場,它們各自代表了西方和東方的獨特立場和策略。

可以說,美國和香港在比特幣ETF的競爭中,展現了東西方在虛擬資產領域的不同視角和利益,這也對比特幣的未來走向和發展產生了影響。

但不論如何,比特幣ETF的推出和發展,對比特幣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這需要投資者和監管者共同關注和應對。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