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質押的聚合體EigenLayer的創新

最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關於EigenLayer代幣Eigen的文章《EigenLayer提出的拗口概念inter subjective forking到底是什麼? 》。

它點出了Eigen代幣在應用場景方面一個很有特色的創新。

EigenLayer我在過往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多次。它是本輪熊市以太坊生態新崛起的應用場景。

它的核心思想是充分相信以太坊的共識安全,將這種安全性擴展到其它需要代幣質押的應用中去。

而實現這種方式的基本操作就是將ETH抵押到其它應用中。

EigenLayer計畫提出後,很快就啟動了抵押「挖礦」活動,鼓勵用戶將ETH或各類ETH的衍生抵押品抵押到EigenLayers,並根據用戶抵押的ETH給予與代幣空投的獎勵。

最近,它代幣(Eigen)空投的結果已經出來了,凡是參與過抵押挖礦的用戶都可以在mct.xyz/whitelist/70查詢自己是否能拿到空投。

值得注意的是,和許多其它計畫所發行的單純的治理代幣不同,Eigen有一個實在的應用場景。這個場景就是用於intersubjective場景下的抵押。

上面提到的那篇文章就借用上一屆美國總統大選的例子通俗易懂地解釋了什麼是intersubjective場景下的抵押。我建議我們的讀者都仔細閱讀這篇文章。當然英文好的讀者我建議直接讀專案方的原文《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

在這裡我把我的理解也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先回顧一下以太坊的抵押挖礦。

在以太坊中,真正參與POS挖礦的用戶需要抵押32個ETH。當這個用戶在參與挖礦的過程中作了惡,他抵押的ETH會被罰沒。

那系統是怎麼知道它是否作惡的呢?

透過全網節點對交易、對區塊等的驗證發現的。這個過程全程由共識機制下的演算法自動完成。它是一個客觀、可驗證的結果。這個結果出來沒有人會質疑,不會引起糾紛。 ETH就很適合用於這類驗證的抵押。

但在實際應用中很可能還會出現另一個場景。在那個場景中,它所使用的演算法或驗證過程存在較大的爭議,甚至不同的驗證者對出現的結果會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在這種情況下誰都無法說服誰。

這種情況要怎麼處理呢?

在加密世界中早就有了先例:硬分叉。

這個想法同樣可以用於EigenLayer。可是在EigenLayer中,用戶抵押的是ETH,當碰到這個情況,大家要怎麼對ETH進行分叉呢?

這顯然是不切實際的。

於是EigenLayer就創造性地提出了它的解決方案:在這種情況下,用戶可以用Eigen代幣作為抵押。當任何一個驗證方對結果不滿時,可以進行硬分叉。在新分叉出來的場景中,這個驗證方可以罰沒他認為作了惡的其它驗證者。

理論上,如果某個場景可能產生多種驗證結果,那麼在極端情況下就可能出現多種硬分叉的場景。而最終哪個場景獲勝就完全靠市場自由競爭得出結果了。也就是說哪個場景的共識最強,哪個場景就最終被認可。

我很喜歡這個思路,它在這個場景中完美實現了哈耶克對市場競爭的憧憬和理想。

正因為Eigen代幣要實現這樣的功能,因此,在具體的技術實作上,它進行了一定的創新。它採用了雙代幣結構:一個是標準的ERC-20代幣,另一個是可以硬分叉的代幣。兩個代幣之間有密切的對應關係。

當然,創新固然好,但最終專案會不會爆發,代幣有沒有很大的升值空間,那就要看更多其它方面的要素。況且EigenLayer的商業模式依舊存在讓人擔心的系統性風險。

不管怎麼說,這樣的創新至少為這個專案增加了不少正面分數。

參考連結:

《EigenLayer 提出的拗口概念inter subjective forking 到底是什麼? 》:https://twitter.com/0x_Todd/status/1785238019605491950

《EIGEN: The Universal Intersubjective Work Token》:https://www.blog.eigenlayer.xyz/eigen/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