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互通性的2.0 時刻:鏈爆炸與鏈抽象

雖然這樣說可能有些誇張,但應用創新的速度可能都不如公鏈新增的速度。

特別是近期,隨著模組化公鏈和RaaS 的完善,推動了「場景鏈」的快速發展,例如DePIN、AI 或者金融應用都要一條獨立的區塊鏈網絡,還有很多金融或綜合性機構也要發行自己的鏈(HashKey Chain 和Base)。

另外,比特幣二樓也都在最近兩個月密集上線,例如Citrea、BOB、Bitlayer、Merlin Chain 等。最後,還有那個永恆的話題「效能」,也由並行化虛擬機器(和Parallel EVM)推動,例如Monad、MegaETH、Artela 等。

對於一般使用者來說,管理多鏈的資產和應用已經越來越痛苦,更何況還要在每個鏈都留一些Gas (交易手續費)以備不時之需。

這些問題在過去幾年隨著「跨鏈橋」的普及,解決了一部份的流動性問題,有時也會把它歸類為「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話題之下。但最終如何將這些流動性匯集在一起,或將這些體驗全部串連起來,才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所以才誕生了這個全新概念和敘事「鏈抽象」,也可以把它看成是「互通性2.0」或這類產品的終極形態。

三種方案

正因為有這些體驗問題,區塊鏈的互通性才變得越來越重要。但用戶的目的不是用「跨鏈橋」,而是希望能實現更具體的需求,例如去交易特定資產,或使用某些應用程式。

在只有幾條鏈的場景中,使用者勉強還能自己管理跨鏈橋和多鏈資產。但是隨著未來這麼多鏈的競爭,以及應用和流動性的分散,讓使用者自行安全管理這些資產是完全不切實際的。社群裡經常能聽到這樣的回饋:「我已經完全不記得在哪些鍊和哪些協議中質押過什麼資產了。」

用戶不想了解「鏈」是什麼,只想知道能用來做什麼。所以「需求」才應該是使用者需要了解的東西,將「鏈」隱藏在需求之下,才是正常使用者的認知。

也因為跨鏈橋解決不了使用者統一管理資產、直接使用應用的需求,鏈抽象的概念才被提出,作為「互通性」議題下的另一個重要節點。

已經有不少團隊專注於「鏈抽象」並提供解決方案,但整體來看各團隊都有相似的模組和架構,但各自的重點差異也很大,至少可以分為這三種最具有代表性的方向:簽章網路、通用帳戶層和跨鏈橋聚合。

其實也很好理​​解,對於鏈抽象方案來說,通常需要用戶有一個統一的帳戶,這個帳戶和關聯帳戶可以在多個鏈上提交交易,同時解決Gas 代付,以及跨鏈資訊通訊等問題。除了上述共通性的部分,這些解決方案因其自身特點而專注於不同的獨立模組。

NEAR 將重點放在了用MPC 節點構建去中心化網絡,實現多鏈的簽名,而Particle 則更關注於EVM 生態,先支援目前更廣泛基於EVM 技術棧構建的公鏈生態,而其他類似Polygon 和Optimism 的方案則更著重於統一的跨鏈橋,更聚焦在自己的RaaS 生態,只服務用CDK 或OP Stack 的L2。

簽章網路:NEAR

簽章網路的方案由NEAR 提出,稱為「Chain Signatures」。這項技術的核心是允許在NEAR 鏈上產生的地址成為用戶的主帳戶,而其他鏈的帳戶和交易則透過一個去中心化的多方計算(MPC)網路完成簽名,並提交到目標鏈上。

此外,NEAR 還推出了一個名為Multichain Gas Relayer(多鏈Gas 中繼器)的模組。這個模組的主要功能是代付交易的Gas 費用,解決了用戶在進行跨鏈交易時需要持有各個鏈上原生代幣的問題。目前,這項功能支援使用NEAR 或NEAR 上的NEP-141 代幣支付Gas 費用,還不能支援更廣泛的Gas 抽象。

區塊鏈互通性的2.0 時刻:鏈爆炸與鏈抽象

這麼設計的根本原因是NEAR 並不是EVM 相容鏈,但眾所周知,目前市場的主流依舊是EVM 同構鏈,數量多得多。所以也就只能透過MPC 網路實現與EVM 同構鏈的互通性。

因此也會帶來一些體驗層面的問題:

  1. 遷移成本較大:對於以太坊生態的使用者來說,無法直接(例如用MetaMask)遷移到NEAR 生態,還是需要透過NEAR 建立全新的帳戶。

  2. 確認交易過程較長:因為透過NEAR 創建的EVM 多鏈錢包是EOA 的(也就是透過公私鑰產生的錢包),所以對於跨鏈的這些需要多筆交易(至少包含授權+交易)排隊並行簽署的過程,用戶需要等待確認的過程可能會比較久。而且因為是分開多筆的,所以消耗的所有Gas 也無法優化。

從代幣效用來看,NEAR 的原生代幣將會成為整個鏈抽象過程的Gas 代幣,用戶需要消耗NEAR,支付整個鏈抽象過程中的所有Gas 成本。

通用帳戶:Particle Network

而Particle Network 的方案則更關注在帳戶本身,透過一個獨立的區塊鏈網路來調度其他鏈上的狀態和資產。說的更直白一點,用戶只需要用Particle Network 的位址就能連接所有鏈的資產和應用,Particle 把這個位址稱為Universal Account。

至於訊息的中繼,也就是跨不同鏈的訊息傳輸,Particle 的L1 透過自己鏈上的Relayer Node 監聽外部鏈的UserOps 的執行情況,但由於底層還是基於EVM 的,所以如果要支援非EVM 同構鏈的位址,可能還需要其他模組來支持,例如類似NEAR 的MPC 網路。

所以這是一個很大的差異,和NEAR 不同的是,Particle Network 的設計中是將EVM 放在最優先位置考慮的,原生就是一個EVM 的地址,接入EVM 生態的任何鍊和應用,或者錢包等,都會相當容易。

站在一個用戶的角度來看,Particle Network 的這個EVM 優先的方案,可以讓用戶很方便的遷移之前在EVM 生態中創建的帳戶,也就是在MetaMask 中增加一個網絡而已,和當時增加Optimism 或Arbitrum網路的流程一樣簡單。

以一個重度或Web 2.5 使用者都會有強烈感知的一個場景為例:USDT 分佈在幾條鏈上,例如100 USDT 在鏈A,100 USDT 在鏈B,100 USDT 在鏈C,當使用者想用這些資產去購買鏈D 的資產的時候會非常麻煩。雖然這些USDT 都完全屬於用戶,但是用戶體驗上並不能方便的實現,因為這些資產被割裂了。如果把這些USDT 都搬運到一個鏈上,不只是尋找跨鏈橋和等待的時間問題,可能還要準備不同鏈的Gas。而Particle L1 提供的Universal Account,使用者可以集合分佈在不同鏈上的購買力,一鍵購買任意鏈的資產,並且可以選擇任何Token 作為Gas。其底層的運作機制可參考下圖。

區塊鏈互通性的2.0 時刻:鏈爆炸與鏈抽象

另外Particle 方案和NEAR 最大的差異在於,交易的顆粒度不同,也能透過聚合的方式實現大量簽章和交易。也就是用戶可以將多筆交易捆綁在一起,這不僅能節省用戶簽名的次數和時間,還能節省複雜交易場景所涉及的Gas。

Particle 為其代幣$PARTI 設計了多種的消耗和使用場景。作為普通用戶,最直接的就是可以作為Universal Account 的Gas 代幣,完成任意區塊鏈的交易,如果沒有$PARTI 也可以選用其他代幣進行代付(但不管使用任何代幣支付Gas,都會消耗$PARTI)。而對於整個生態來說,Particle L1 有5 種節點角色(參考下圖),可以透過質押$PARTI 成為節點,參與網路共識與交易獲得更多獎勵。另外,$PARTI 代幣也可以在Particle Network 內充當LP 代幣,參與跨鏈原子性交換並賺取交易收入。

區塊鏈互通性的2.0 時刻:鏈爆炸與鏈抽象

跨鏈橋聚合:Polygon AggLayer

跨鏈橋聚合的方案的兩個典型是Polygon AggLayer 和Optimism 的Superchain。他們也都是以以太坊生態優先而設計的整套架構。

相比較傳統的跨鏈橋,AggLayer 希望能統一跨鏈橋合約的標準,這樣就不用每個鍊和以太坊之間都是獨立的智能合約了。所以這套方案中,以太坊主網是一切的中心,然後透過一個零知識證明聚合所有鏈的跨鏈資訊。

但這裡面的問題在於,其他鏈不一定會接受這種統一的流動性的跨鏈橋合約,這會使得接入新公鏈帶來一些阻力,除非這套方案能讓所有其他公鏈接受,或成為廣泛的行業標準。如果換個角度來理解,AggLayer 其實是對採用了Polygon CDK 開發鏈的團隊的一個額外功能,所以沒用CDK 的就不會自備這個功能。

Optimism 的Superchain 也有些類似,他們會先專注於以太坊Layer2 之間的互通,畢竟已經有一些團隊使用OP Stack 開發更多的二層網絡了,他們之間是可以用這種方式來實現互通性,但更重要的其實是如何擴展到更廣泛的其他公鏈網絡。

所以從使用者體驗來說,AggLayer 和Superchain 由於綁定在EVM 生態中,所以也能很方便的從MetaMask 遷移,不過對於EVM 以外的生態,就無法接入了。

總結

儘管這些方案在重點上存在差異,但它們的共同目標是一致的:在區塊鏈網路迅速擴展的世界中,為用戶提供一種簡潔和直觀的方式來管理多鏈資產和應用。每個團隊都在努力解決如何讓使用者在多鏈環境中保持操作的簡單性和清晰性。

從三種方案來看,NEAR 的簽章網路以NEAR 網路為核心,並設計了去中心化的MPC 網路中實現跨鏈簽章。 Particle Network 的通用帳戶則著重於透過EVM 的強大生態增強互通性,同時可以連接更多其他公鏈生態。而Polygon AggLayer 則專注於透過聚合跨鏈橋來優化以太坊生態內的互通性。這些方案雖然技術實現和應用焦點不同,但都旨在提高使用者跨鏈操作的便利性和降低複雜度。

但我認為最終這些技術選型會殊途同歸。因為它們都面向同一個最終目標——提升區塊鏈生態的用戶友善性和互通性。隨著技術的發展和產業的進一步整合,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合作與融合,各方案之間的界線可能會變得模糊。所以現在更重要不僅是技術選擇和敘事,而是儘早落地和讓使用者感知這種全鏈聚合的全新體驗。

參考文件:

https://pages.near.org/blog/chain-signatures-launch-to-enable-transactions-on-any-blockchain-from-a-near-account/

https://blog.particle.network/chain-abstraction-landscape-report/

https://blog.particle.network/particle-network-modular-l1-chain-abstraction-announcement/

https://polygon.technology/blog/aggregated-blockchains-a-new-thesis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