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債雙殺,廣匯汽車拉麵值退市警報


雷達財經鴻途出品文|李亦輝編|深海

6月20日晚間,新疆富豪孫廣信打造的廣匯系旗下的廣匯汽車發布提示性公告,公司股票當日收盤價為為0.98 元/股,首次低於人民幣1元,如若自該日起,出現「連續20 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 元」的情形,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廣匯轉債」將因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被上交所終止上市。

該公告發布後,6月21日,公司股價直接封死在跌停板上,報0.88元/股,總市值為72.46億元。回顧2015年6月,廣匯汽車借殼美羅藥業登陸A股市場,股價最高曾達15.73元/股(前復權),相較於該高點,公司股價跌幅已超90%。

未來,如果股價進一步下跌,或將為廣匯汽車控股股東廣匯集團的巨額質押帶來風險。截至2024 年5 月25 日,廣匯集團累計質押上市公司股份數量16.55 億股,佔其持股數量的62.76%。

與之對應的是,近年來廣匯汽車的業績波動明顯,公司歸母淨利在2022年巨虧26.7億元後,去年獲利3.92億元,但淨利率已跌至0.46%。今年一季度,公司歸母淨利較去年同期暴跌86.61%。

更重要的是,公司的償債壓力不小。截至今年第一季末,廣匯汽車的短期借款高達304.6億元,帳上貨幣資金僅83.36億元,短缺債務負擔較重。

廣匯汽車遭遇“股債雙殺”

6月20日盤後,廣匯汽車發布了關於公司股票及可轉換公司債可能被終止上市的第一次風險提示性公告。

根據公告,該公司股票2024 年6 月20 日收盤價為0.98 元/股,首次低於人民幣1 元。根據上交所股票上市相關規則,在上交所僅發行A 股股票的上市公司,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 個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人民幣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上交所終止上市交易。且交易類強制下市公司股票不進入下市整理期交易。

同時,上市公司股票被終止上市的,其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及其他衍生性商品應終止上市。這意味著,如果股票退市,廣匯轉債也將下市。

從二級市場來看,6月20日,廣匯汽車收盤首次低於1元,報0.98元;6月21日,廣匯汽車直接以跌停價0.88元開盤,短暫調整後很快封死跌停。轉債方面,6月20日,廣匯轉債跌7.66%;6月21日,廣匯轉債低開低走,隨後封20%跌停,報57.54元/張。

廣匯汽車股價不斷下跌,也讓其控股股東廣匯集團的股權質押風險凸現。先前在5月25日,廣匯汽車公告稱,公司近日接獲通知,廣匯集團將其持有公司800萬股無限售流通股票補充質押給新疆廣匯實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21 年非公開發行可交易所公司債(第一期)的受託管理人國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當時公告披露日,廣匯集團累計質押公司股份數量16.55 億股,佔其持股數量的62.76%,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0.41%。

此外,在股價持續低迷之際,廣匯汽車高層和控股股東,打出了一套穩股價「組合拳」。

6月3日,廣匯集團和廣匯汽車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披露了股份增持計劃。其中,廣匯集團擬增持公司股份金額為5,000萬元-1億元,部分董監高人員合計擬增持股份金額為130萬元-230萬元。

上述增持於公告次日即展開,廣匯集團三日內便透過中心化競價的方式增持了公司股份2065萬股,部分董事、 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兩日內合計增持股份69萬餘股。

另據6月6日揭露,廣匯集團購買公司發行的可轉換公司債「廣匯轉債」17.33萬張,使用資金總額為1500.79萬元,並透過上交所繫統將其購買轉債全部轉換為公司A 股股票,以轉股價格1.5元/股計算,共轉股股數1155.2萬股。

隨後公司在互動平台進一步解釋稱,公司股東購買了1500餘萬元「廣匯轉債」並選擇於高轉股溢價率下轉股,變相增持了公司股份1155.2萬股,這次增持不算入前述承諾增持計畫中,意味著控股股東額外增持了1,155.2萬股,顯示了其充分認可廣匯汽車股票和可轉債的價值,以及對公司未來發展的堅定信心。

儘管如此,投資者仍“用腳投票”,增持計劃公佈以來,廣匯汽車股價不漲反跌,並一步步拉響了退市警報。

短期債務負擔較重

國盛證券研報顯示,廣匯汽車成立於1999 年,早期以豐田、本田、通用等主流中高端品牌為主。 2016 年公司收購寶信汽車、大連尊榮,大幅提升豪華及超豪華品牌的覆蓋程度,同時公司抓住後市場發展機遇,搶先佈置乘用車融資租賃及二手車市場。

根據該公司2023年年報,目前廣匯汽車是中國最具規模的豪華乘用車經銷與服務集團、領先的二手車經銷及交易代理服務實體集團,乘用車經銷商中最大的融資租賃提供商。

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2023年廣匯汽車在各大經銷商集團中在乘用車總銷量中排名行業第一,營收規模排名第二。

雖然在業界佔據著頭部位置,但廣匯汽車的業績卻並不穩定。該公司在年報中指出,去年各大主機廠為了爭奪市場份額,打響了貫穿全年的價格戰,導致汽車銷售價格普遍下跌,對汽車業內相關企業的利潤造成了一定衝擊。尤其是處於汽車產業鏈末端的汽車經銷商,被迫承受龐大經營壓力。

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9.98 億元,較上年同期成長3.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3.92 億元,實現扭虧為盈。財報顯示,公司的整車銷售毛利率僅1.65%,相較整體毛利率8.29%有較大差距;同時,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報告期間公司的銷售淨利率低至0.46%。

2024年第一季,廣滬汽車實現營業收入277.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11.49%;淨利7,094.0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跌86.61%。公司稱,受產業價格戰影響整車獲利能力下滑,且傳統燃油車受新能源汽車市場擠壓,收入規模下跌但成本相對剛性導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大幅下滑。

截至2024 年3 月末,公司股本為81.11 億元,其中廣匯集團持有公司31.14%的股份,為公司的控股股東,孫廣信持有廣匯集團50.06%的股權,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汽車業價格戰不斷,經銷商遭殃。除此之外,廣匯汽車的另一個難題是財務承壓。截至第一季末,公司總負債為692.54億元,其中短期借款高達304.63億元,但帳上貨幣資金僅83.36億元。

同期,公司總資產1,117.37億元,對應資產負債比率為61.98%。但考慮到公司報表上商譽高達187.5億元,未來資產有減損的可能性。

有趣的是,6月19日,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發布針對廣匯汽車的信用評等報告。

其中指出,公司存在獲利不穩定;2021 年以來資產規模持續下跌;商譽規模較大;受限資產規模大,資產流動性一般;截至2023 年末,短期有息債務佔比較高,公司短期債務負擔較重等風險和挑戰。

即便如此,大公國際仍確定廣匯汽車的主體信用等級為AA+,對未來1-2 年的評級展望為穩定。預計未來,公司將保持穩定發展。

而在5月以來,財通證券和華創證券,也在研報中對廣匯汽車分別給予「增持」和「推薦」的投資建議。

「新疆首富」的資本局

官網資料顯示,廣匯集團創建於1989年,是新疆本土「世界500強」企業,集團現已形成「能源開發、汽車服務、現代物流、房產置業」四大產業板塊並進的發展格局,擁有廣匯能源、廣匯物流、廣匯汽車、廣匯寶信、合金投資5家上市公司,業務遍及全國、延伸海外。

2023年,廣匯集團總資產2,471.93億元,營業收入2,146.03億元、淨利44.09億元。

千億資產“廣匯系”,由新疆首富孫廣信一手締造。公開資料顯示,1962年孫廣信出生在烏魯木齊一個大雜院。高考落榜之後,孫廣信應徵入伍。

1988年,26歲孫廣信從部隊復員。拿到3000元轉業費和借來的40萬他轉戰商場,創建了廣匯集團的前身廣匯工貿,並靠著賣推土機賺到第一桶金。

此後,孫廣信一度躋身餐飲業,並投資娛樂實體。自1990年代開始,憑藉對市場敏銳的嗅覺,孫廣信又相繼跨入石油業和房地產領域。 1993年,建造了當時烏魯木齊最高的標誌建築「廣匯大廈」。

2000年,廣匯集團先後進入汽車服務及清潔能源產業。同年5月份,廣匯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交所上市,後來改名為廣匯能源。

隨著產業版圖不斷擴張,孫廣信的財富急劇增加。早在2002年,他就以6億美元的身家高居2002年《富比士》中國富豪榜第三位,被稱為「新疆首富」。 2024年胡潤全球富豪榜上,孫廣信以355億元身家排名第655名。

不過,目前孫廣信旗下的多家上市公司,都面臨不同的挑戰。除了廣匯汽車的退市危機,港股上市的廣匯寶信股價已跌入「仙股」行列,最新股價為0.172港元/股,總市值4.88億港元。

截至6月21日收盤,廣匯物流報收4.93元,創年內新低,累計跌幅達36.63%。

市值492億的廣匯能源,算是「廣信系」的旗艦上市公司。財報顯示,公司去年營業收入614.75億元,年增3.48%;實現歸母淨利51.7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54.37%。 2024年第一季,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00.41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49.44%;歸母淨利8.07億元,較去年同期下跌73.15%。

對此,民生證券研報指出,主要產品量價年減拖累公司業績,考慮業績下滑,將公司下調至「謹慎推薦」評等。

對於廣匯系的後續發展,雷達財經將持續關注。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