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警告稱,各國央行必須“提高對人工智慧的重視程度”


國際清算銀行(BIS) 呼籲各國央行「提高」人工智慧水平,並充分利用新技術帶來的好處。國際清算銀行在周二發布的報告中表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利用人工智慧的力量來監控數據,並改善預測金融和價格穩定性的分析工具。

另請閱讀:國際清算銀行和各國央行合作進行資產代幣化計畫Agora

該組織因與全球金融當局的合作而常被稱為「各國央行的中央銀行」。該組織表示,它已使用人工智慧進行了多達八次實驗。該組織得出的結論是,人工智慧可能會「改變許多活動,並對更廣泛的經濟和金融體系產生深遠影響」。

國際清算銀行稱人工智慧可以幫助預測通貨膨脹

國際清算銀行在報告中表示:「各國央行迫切需要提高其能力。」報告還稱,最近的證據表明,人工智慧直接提高了需要認知技能的任務的生產力。

總部位於巴塞爾的央行傘狀組織指出,億萬富翁馬雲旗下的中國金融科技公司螞蟻集團最近進行了一項研究。研究發現,當使用ChatGPT 等大型語言模型(LLM) 來幫助編寫程式碼時,該公司程式設計師的工作效率提高了55%。

另請閱讀:到2028 年,人工智慧將推動金融業利潤達到2 兆美元

中央銀行使用人工智慧的主要案例之一與國際清算銀行所謂的「即時預測」有關,即使用即時數據預測通膨和其他經濟變數。它表示,人工智慧還可用於篩選金融系統漏洞數據,「讓當局能夠管理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研究主管兼經濟顧問Hyun Song Shin 在聲明中評論:

“海量數據可以為我們提供更快、更豐富的信息,以發現經濟和金融體系中的模式和潛在風險。所有這些都可以幫助央行更好地預測和引導經濟。”

報告稱,對需求和通膨壓力的影響將取決於失業工人能多快找到新工作,以及家庭和企業是否正確預測了人工智慧未來的收益。報告補充說,在金融領域,人工智慧可以提高支付、貸款、保險和資產管理的效率並降低成本。

國際清算銀行表示,對於央行而言,人工智慧在其業務中的廣泛應用可能會對通膨動態產生影響。它表示,這項技術將影響金融體系、勞動市場、生產力和經濟成長。人工智慧的普及可能會提高企業「根據宏觀經濟變化更快調整價格」的能力,從而直接影響央行的工作。

🎙️ 數據將成為中央銀行用來監控經濟和金融系統的新AI 工具的命脈,這需要重新思考傳統的統計方法。 @HyunSongShin 在此#BISness 播客中進行了解釋https://t.co/TxmVl6Qt2Y#BISAnnualEconReport pic.twitter.com/katZC0ayQQ

— 國際清算銀行(@BIS_org)2024 年6 月25 日

人工智慧增加了網路攻擊的風險

國際清算銀行警告稱,人工智慧還會帶來一些風險,例如新型網路攻擊,並可能加劇現有的羊群效應、擠兌和拋售等風險。

另請閱讀:世界各國央行別無選擇,只能推遲降息

報告指出:「為了應對新的挑戰,各國央行需要提升其作為技術進步影響的觀察者和技術使用者的能力。」並補充說:

「雖然它 [AI] 可能能夠執行需要中等認知能力的任務,甚至發展出’突發’能力,但它還不能執行需要邏輯推理和判斷的任務。 」

據報道,一些央行已開始在部分業務中使用人工智慧。根據《金融時報》報道,英國央行今年稍早表示,正在使用人工智慧「支持和增強」其預測經濟成長、銀行業困境和金融危機的能力。

聯準會正在研究如何在工作中使用人工智慧,儘管目前官員們對人工智慧在任何政策工作中的應用並不感興趣。歐洲央行最近開始使用人工智慧起草簡報,並彙總銀行資料來編寫軟體程式碼和翻譯文件。

Jeffrey Gogo 撰寫的Cryptopolitan 報告

資訊來源:由0x資訊編譯自CRYPTOPOLITAN。版權歸作者Jeffrey Gogo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