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ank專訪TON亞太區生態成長負責人:萬類霜天競自由,TON不單只是資產的金融效應

從瘋狂的Notcoin,再到風靡加密圈的Tap to earn 遊戲模式,TON 生態從默默無聞快速成長為具有上億價值的超強公鏈。無需增加額外的用戶遷移成本,利用Telegram 現有的社交網絡,TON 實現了以Web3 的方式重構Web2 的商業模式。

這次專訪,LBank Labs 邀請到了TON 亞太區生態成長負責人Kenny,深入探討TON 的發展預期、扶持計畫和代幣爭議等,解讀TON 生態現狀並解答市場疑問,幫助用戶更了解TON 市場現狀。

以下為採訪實錄,由LBank 整理:

LBank: 首先歡迎TON 亞太區生態成長負責人Kenny 做客LBank,接受我們的獨家專訪。現在Notcoin 非常火熱,自上線以來,漲幅已經達329.6%,且市值高達2466M,市值排名54,點燃了市場對於TON 生態的空前期待。對此,請問notcoin 的發展是否符合了你們的預期?

Kenny:基本上符合預期。雖然整個過程中也出現了若干技術上的小插曲,不過整體目的是達到了的,為生態項目打響了破圈的開門紅。當然notcoin 的journey 還遠遠沒有結束,後續發展動作也同樣是值得期待,最近幾次公開分享中,notcoin 的創始人sasha 也進行一些roadmap 上的披露。

LBank: 請問目前TON 上的生態發展如何,主要應用有哪些呢,請與我們分享一下

Kenny:「萬類霜天競自由」。目前的整體生態情況, 以及包括TVL 在內的鏈上數據均有非常顯著的倍數級別的增長,而且已經有很多公開文章做了研究,我就不做重複的分享。

其中,值得一提TON 基金會的願景和目標——「在2028 年前,讓30% 的TG 用戶持有並且交易虛擬資產」來進行分享。持有和交易,我個人理解是兩個獨立且又存在遞進關係的動作。

對於並非web3 native 的TG 用戶,如何讓他們實現這條路徑的轉化,答案是錢包與應用程式(小程式)。錢包是轉化動力的載體,而這種轉化的動力是背靠TG 生態的各種自生長應用,這種應用往往是強web2 屬性,用戶友好、有一定趣味性、具有使用價值,比如說小遊戲、工具、娛樂等,透過互動讓這部分使用者開始持有虛擬資產(最簡易的就是tap to earn)。這背後不光是2C 應用的機會,還有2B 應用的機會。

緊接著如何讓這部分持有虛擬資產的用戶(不僅包括web2 轉化進來的,也包括web3 native)開始交易虛擬資產,就需要依靠我們TON 鏈的基礎生態,各種Defi、跨鏈橋、CEX、 NFT 交易、Meme 等各種領域的建設與發展,一起推動資產的分發與流動性。

LBank: 背靠10 億Telegram 用戶,在進行web2 用戶無縫進入web3 世界中,有哪些工具或創新應用接受度比較高,可否詳細介紹一下目前TON 基金會在這部分中所做的努力與扶持計劃?

Kenny:關於哪些工具或創新應用接受度較高,這個圈子的大家其實都非常擅長資訊收集,一些第三方平台還有公開文章也都可以參考(詳情可查看LBank 研究院:TON「裂變」時刻|從趨勢中碼住未來流量入口)基金會層面所做的努力與扶持,從數量與力度上已經很給力了,包括廣告激勵、grant、投資等等。

這邊強調一下,基金會今年最重要的生態扶持計畫The Open league,今年向參加的專案方空投總共價值1.5 億美元的TON 代幣作為獎勵,可以理解為搭台唱戲,我們基金會搭台,各個項目方來唱戲競爭,我們會設置幾個賽道,如defi、小程式等,透過一系列數據指標得出項目方的綜合得分,排名高者就能獲得更多的空投。比較有趣的是,本來我們計畫的是3 個月一個賽季,不過後來生態發展的速度讓我們將週期壓縮到了一個月一個賽季,最近更是壓縮到半個月一個賽季。

LBank: 目前有大量的生態開始在TON 上搭建,尤其是以Notcoin 為主的mini 遊戲,但是我們也注意到DEX、lending 等這類基礎的能夠吸收龐大的資金體量的金融產品,依舊很少,甚至是頭部的依然吸引力不足,而且開發者數量相比較其他公鏈上數據差距很大,針對這個情況,請問可能是什麼樣的原因造成TON TVL 處於比較尷尬的境地?對此,TON 基金會針對這部分是否有切實可行的生態計畫來解決當下的困境?

Kenny:首先不能刻舟求劍,評價TON 不能用傳統的公鏈價值評判標準,TON 是一條很獨特的公鏈,不單單只是資產的金融效應。 TON 的核心價值在於其與Telegram 的緊密整合,這為TON 提供了獨特的使用者入口和應用場景。因此,我們更傾向於從用戶基礎、交易量和DApps 的協議收入等方面來衡量生態的成功。

其次,由於TON 相比其他成熟公鏈仍處於相對較早的發展階段(先前由於與SEC 之間的訴訟有較長時間耽擱),開發者社群和金融產品的成熟度也還在逐步建立中,最近我們也接觸了許多在這類方向上規劃部署的專案方。

LBank專訪TON亞太區生態成長負責人:萬類霜天競自由,TON不單只是資產的金融效應

另外,就是透過我前述介紹的基金會層面的諸多動作,我們在TVL 上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表現,月增長率達到了85%,相信我們是在良好勢頭上。

LBank: 在今年的dubai TOKEN2049 會議上,TON 宣布Tether 在TON 上發行USDT,這對整個生態意味著什麼?

Kenny:首先,原生USDT 的整合將簡化用戶在TON 鏈上的交易流程,提升資金的流動性和使用便利性。相較於先前透過ETH 網路跨鏈的USDT 或TRC-20 資產,原生USDT 避免了複雜的跨鏈步驟和潛在的安全風險,增強了交易效率和安全性。

LBank專訪TON亞太區生態成長負責人:萬類霜天競自由,TON不單只是資產的金融效應

此外,原生USDT 的接入有望吸引更多的交易和開發者加入TON 生態,USDT 作為廣泛接受的穩定幣,其在TON 上的直接支持可以降低用戶和開發者的進入門檻。同時,TON 基金會與交易所合作,推出零成本互動模式,進一步促進USDT 在TON 的流通和接受度。

這種深度整合不僅提升了TON 區塊鏈的功能性,也可能成為推動其廣泛採用的關鍵因素,為TON 鏈上的各類應用和服務提供穩定的貨幣支持,增強整個生態系統的活力和吸引力,上線以來取得的數據成績超過了雙方預期,這一點也是有目共睹的。

LBank: 在TON 代幣的經濟模型中,每年約0.6% 的速度增長(約300 萬枚),而且早期TON 的token 大部分被礦工所掌握,其去中心化遭受很多質疑,對此情況TON 團隊和基金會採取了哪些措施來管理呢?

Kenny:需要說明的是,TON 基金會是一個非營利組織,旨在促進和支持TON 社區對TON 區塊鏈的實用性和生態系統的倡議,並非代幣原始發行者,我們也是依賴公開的鏈上數據來進行分析。

針對這個問題,首先,基於去中心化的社區投票表決,約21% 的不活躍礦工的錢包被鎖定至2027 年。此外,社區發起了TON Believers Fund,佔總供應量約26% 的代幣目前被質押在該Fund 中。

最後The Open League 項目,旨在透過向社區成員和項目分發Toncoin 促進供應的去中心化。從web2 的角度,還有一個舉措是Telegram 的廣告平台透過將廣告收入以Toncoin 形式獎勵給頻道所有者。透過包括且不限於上述這些措施,將近47% 的總供應量已被鎖定,為提升TON 的去中心化程度和促進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Total
0
Shares
Related Posts